北京工人体育场 东方IC | 供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程璐洋 7月27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北京发布”称,北京工人体育场将正式启动保护性改造复建。
新北京工人体育场计划于2022年12月交付使用,目前,北京市已将该项目列入市级重大项目范畴,成立市级工作专班进驻现场,推进改造复建工作。
2023年6至7月,第18届亚足联亚洲杯足球赛将在中国举办,北京作为10座承办城市之一,将举办2023年亚洲杯开、闭幕式和决赛。根据亚足联对杯赛场馆的要求,需将工人体育场由综合性体育场改造为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专业足球场。
此次改造复建具有三个特点:做好风貌保护,注重功能提升,优化观众体验。
首先,改造后的工人体育场将保持主体椭圆形造型基本不变,保持外立面形式和比例基本不变,保留特色元素基本不变,恢复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传承首都历史文化风貌,保留北京十大建筑城市记忆。
其次,改造后的工人体育场在恢复原有开阔、疏朗空间形态的基础上,将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无缝连接,使地下空间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建设多项体育活动场地和配套设施,满足市民各种体育文化活动需要。按照平疫结合做好空间功能转换设计,提高场馆及地下服务设施公共卫生、公共安全设计与建设标准,保障公共安全。
最后,此次改造将采用最新的看台碗设计、罩棚构造技术、电视转播技术、音响声学技术、体育专项技术等,场内设施更加突出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使观赛环境更为舒适,将给观众带来最佳的观赛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改造复建特别提及要按照平疫结合做好空间功能转换设计,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给建筑空间功能提出的新课题。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副院长刘智斌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平疫结合”在建筑设计领域实际上是一个古老话题的新挑战,他从三个层面给出了自己对空间功能“平疫结合”的理解。
首先是建筑设计上常说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其实不仅仅指能源、材料要绿色环保,还包括建筑空间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设计,在满足现有建筑功能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过于固定的、不可变更的一些结构构件。
比如在室内尽可能采用装配式隔墙,便于拆除和重新分隔空间;比如在设计中尽可能选用比较方整和简洁的建筑平面,避免奇奇怪怪或凸凹过多的室内布局;比如做城市综合体或者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时,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把用电、用水、排水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空间内,为后期的功能转换提供足够的冗余度和灵活性。
第二,在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当对技术依赖的思想有所反思,核心是建筑能否最低限度地依赖人为的设备和技术去达成室内空间的功能性和舒适度,尽可能地利用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空间,保证更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用建筑本身去适应未来功能的变化,这种建筑是最具韧性的。
第三,期待使用者对建筑空间形成更好的使用习惯,比方说对空调管道新风机组以及排风设备等进行定期清洁维护,选用防臭、防逆流、有存水弯的地漏并定期维护检修更换等等。
刘智斌介绍,类似工人体育场这种尺度较大、开敞的建筑空间实际上是最有利于平疫结合的,建筑的平疫结合不仅指建筑的室内空间,还包括一些公共建筑的周边集散广场及体育场内运动场地,这些场地非常有利于成为临时的、突击的功能用地,能快速搭建一些帐篷或装配式建筑,可以很快提供一个防疫场所。
刘智斌强调,平疫结合不仅要考虑一些重要公共建筑在疫情时期的改造和利用,也要考虑在城市的重要公共节点预留出比较大的开敞广场,配置好用水、用电接入条件。这样可以把平疫结合从单一的具体建筑扩展到城市的公共节点,在应对大型疫情时,可以结合这些开敞空间去做快速的防疫和备战响应。
据介绍,北京工人体育场于1959年建成,是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地,也是北京市足球运动的主要承载地,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已列入首都近现代优秀建筑名录。
北京工人体育场主体建筑为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进行了三次结构加固和一次设施改造。目前,北京工人体育场主体结构已达到使用年限,经国家相关专业机构鉴定,房屋结构安全性和建筑抗震能力整体不符合《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DB11/637-2015)。同时,工人体育场原设计标准已相对落后,设施设备功能陈旧,已无法满足举办国际大型专业足球赛事活动的功能要求,亟需进行升级改造。
北京工人体育场作为北京市大型体育比赛馆场和演艺活动场地,累计举办了数千场各种文化活动,成为北京重要的娱乐体育活动中心,承载着市民和城市的特殊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