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其它百科 > 历史

《狂飙》带火了《孙子兵法》,但为何熟读兵法,很多人依然打败仗

时间:2023-02-17 10:31:45  来源:搜狐号  作者:历史大学堂

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军事科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先秦时期的《太公六韬》直到明朝的《纪效新书》,优秀的兵法兵书层出不穷,而其中名气最大、流传最广的,还要算春秋时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上图_ 电视剧《狂飙》

在前期热播的电视剧《狂飙》中,剧中反派黑帮大佬高启强对此手不释卷,边读边做笔记的剧情让人印象深刻,以致于《孙子兵法》也在近期占据了热销书单前列,甚至脱销。这不仅体现了爆款剧的流量和热度,更体现出了经典古籍的经久不衰,可见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可以起到促进带动传统文化传播的作用。

的确,《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兵书一直受到各类人物所喜爱,军事家读了可以行军打仗、政治家读了可以谋划政略、企业家读了可以纵横商场。然而熟读兵法,是不是就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样,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呢?

上图_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熟读兵法,却还是吃败仗

答案恰恰相反,可以说很多熟读兵书的,往往却打不了胜仗。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战国时期的将门之子赵括以及三国时期诸葛亮“身边人”马谡,都是其中的典型例子。而历史上,很多精通兵法的朝廷将领败于目不识丁的农民起义军之手的战例也比比皆是。这看似反常的背后,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上图_ 三国演义

兵法不是阴谋诡计的合集,相反主旨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受各类演义小说的渲染乃至正史的影响,一提到兵法兵书,似乎就是各类计策的合集,从正面说叫“锦囊妙计”,从反面说称“阴谋诡计”,似乎按照兵法里的计谋去打仗,就能百战百胜。人们的刻板印象更是将《孙子兵法》中的 “兵者,诡道也”无限放大,以致于直到今日网上还流传着“从前大家打仗都很文明,直到出了个叫孙子的人”这样的段子。

其实,这都是对兵法断章取义的理解。就拿《孙子兵法》来说,确实很讲究“计”,但这个“计”并不是计谋的计,而是计算的计。孙子称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在其看来,道义、天时、地利、将帅能力等等种种条件,才是打仗获胜的关键,因此在战前要对敌我双方进行精确的计算和评估。

上图_ 古代行军打仗

而现实中,人们往往更津津乐道于一个又一个以弱胜强,仅靠妙计就能打赢的战例,刻意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对客观事实忽略不计。孰不知,综合实力差距过大,即使有再多的妙计,其实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而相较于作战,《孙子兵法》真正的主旨,并不是教人怎么穷尽各种手段去打胜仗,相反却是认为不通过打仗而取胜才是最高境界,推崇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认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可见, 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就已经意识到真正的“高端玩家”并不都是好战分子,而是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去在战争前就取得胜利。这种超前的理念和宏观的格局反而往往被人忽略。

上图_ 赵括(-公元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

比起兵法本身,实战的经验更为重要

兵法再高深莫测也只是理论,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熟读兵书,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生搬硬套,最后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秦末汉初群雄混战之际,赵国(重建的)统帅陈余率领20余万大军在井陉与数万汉军对峙,赵国谋臣李左车认为对方远道而来疲惫不堪,人数也是劣势,因此建议速战速决,主动进攻,而陈余却仗着自己熟读兵法,引用《孙子兵法》中的“十则围之,倍则战”,认为己方兵力绝对优势,因此无需速战,而要包围汉军,待时机成熟再与对方决战。

上图_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

可惜的是,陈余对面的统帅,则是大名鼎鼎的韩信,韩信利用赵军迟迟不战的有利战机,完成了战前准备工作。而其也一反常态,将军队背对河水布阵,后主动故意挑衅诱使赵军发动进攻,由于汉军背水作战,无路可退,只好血战到底,在韩信的率领下开始绝地反攻,结果一举击败了赵军。韩信可谓“一战封神”,也让“背水一战”的典故千古流传。

而韩信此战中也符合了《孙子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死地然后生”的道理。在这个经典的战例中,双方的指挥官陈余和韩信的用兵都符合兵法的用兵要义,不同的是陈余只是在“背书”,而韩信能取胜除了其用兵之道远远胜出之外,还在于他的军队虽然人少,但都是跟随他多年征战的善战之师,战斗力要胜于看起来人多势众的赵军,在这种情况下,“死地后生”才能成为现实。

上图_ 街亭之战

而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有着很多弄巧成拙的反例,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三国时期的街亭之战。蜀军的指挥官马谡虽然参加过一些实战,但都是作为参谋人员献言献策的,真正独立带兵打仗却是一次都没有。而首次独立带兵,就是在街亭这个战略要点,对手还是张郃这样的魏军“大咖”。

熟读兵书的马谡,非常教条的将重兵布置于山上,面对副手王平的质疑还搬出“置之死地而后生”“居高临下”等等兵法条文来反驳。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对此做了精妙的描写,“(马谡称)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可以说这样的描述也很符合马谡的形象。

结果却是一旦被魏军围困,蜀军自己却乱了阵脚,“一可当百”没有见到,反而溃不成军,最终惨败。对此,“打了一辈子仗”的刘备生前对马谡评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还是相当中肯的。可见如果没有好的统帅和战斗力强的军队,在“死地”布阵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上图_ 刘备(161年-223年)

另一个例子是,朱元璋和他的“创业团队”中,几乎没有什么熟读兵法的军事世家,朱元璋自己就是“开局一个碗”,徐达、常遇春、蓝玉等等也无一不出自社会底层,但这也不妨碍他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都从年轻时期起就投身战场,身经百战,并且善于在战争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这些往往比仅仅熟读兵法要更加可贵的多。

上图_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

兵法从本质上不是什么“武功秘籍”,只是课本属性

在造纸术尤其是印刷术发明之前,以绢帛和竹简为载体的书籍一直被皇家贵族们所垄断,普通人是难得一见的。因此很多在今天看来是常识的东西,在当时也会成为高深莫测的学问。

好比《史记》中“圯上纳履”的典故,年轻时候的张良偶然间遇到“高人”黄石公获赠了一部《太公六韬》,结果借此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在获取知识难度大、门槛高的时代,熟读兵法的人,确实也可以凭借“不对称优势”,实现降维打击的效果。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很多过去被藏于阁楼之中的兵书也变得不再神秘。比如北宋时期,朝廷就将《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等七部经典兵书合编为《武经七书》,并广泛印发,成为部队军官和武举应试的必读书目,相对来说已经得到较大范围普及,兵书也已经成为了普通的军事教科书,而不再是什么“秘籍”。

上图_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

熟读兵法,逐渐成为了应会的基本功,就好比在学校首先要学好课本一样。正如今天,仅仅只是熟读课本当然考不上重点大学,靠读了几本企业家传记自然也无法实现创业当老总的愿望,致于上了一些成功学“大师”的课程就能实现“逆天改命”走向成功之路的鬼话,则更是天方夜谭了。

就连那位熟读兵法的高启强,最终不也是没逃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必然结局吗?

作者:杨上柳下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春秋 孙武《孙子兵法》

[2]西汉 司马迁 《史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ags:孙子兵法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狂飙》带火了《孙子兵法》,但为何熟读兵法,很多人依然打败仗
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军事科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先秦时期的《太公六韬》直到明朝的《纪效新书》,优秀的兵法兵书层出不穷,而其中名气最大、流传最广的,还要算春秋时期...【详细内容】
2023-02-17  Search: 孙子兵法  点击:(305)  评论:(0)  加入收藏
《孙子兵法》3个谋略思维,帮你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中重视谋略,给我们勾勒出的是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沙场法则,那么和平年代这部经典是不是失去了它的意义呢?当然不是的,《孙子兵法》中具体的军事案例,其实已经上...【详细内容】
2020-08-24  Search: 孙子兵法  点击:(732)  评论:(0)  加入收藏
《孙子兵法》:以柔和奉行道义,以强硬亮出底线
一、人,不要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这是人生的道义;更不要惧怕比自己强大的人,不要在比你强大的人面前显示柔弱,这是人生该有的态度。如果一味的软弱和谦让,会让对方误以为你没有底...【详细内容】
2020-08-11  Search: 孙子兵法  点击:(854)  评论:(0)  加入收藏
《孙子兵法》:愤怒是情绪的错误,浅薄则是格局的愚昧
一、情绪主导思维,是领导用兵最忌讳的状态。情绪不仅包括一个人生气发怒时的内心状态,也包含了一个人的心胸浅薄,优柔寡断,目光短浅等人格卑劣性。两军交战,比较的并不仅仅是双...【详细内容】
2020-07-31  Search: 孙子兵法  点击:(742)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历史上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机构是干什么的,又是怎样的存在?
我们在看很多以明朝为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中都有着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名词出现,这些名字的出现通常都会伴随着一场杀戮的到来。那么历史上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机构是怎样的存在...【详细内容】
2024-04-03  天天知娱    Tags:锦衣卫   点击:(16)  评论:(0)  加入收藏
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曾经听说过刑部尚书的名号,但是仅仅限于一个配角而已,古装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往往由兵部尚书来担任,考察官员功绩一般由吏部尚书来担任,给皇帝建造个宫...【详细内容】
2024-04-03    静心读史   Tags:刑部尚书   点击:(15)  评论:(0)  加入收藏
古代四大美女结局,西施沉江而死,貂蝉被嫌脏,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从古至今都有一个不变的定律,那就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从来没有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停下脚步。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四对词,描述的就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四个美女。...【详细内容】
2024-03-21    熙米姐说娱乐  Tags:四大美女   点击:(14)  评论:(0)  加入收藏
古人没有指纹技术,为何还要按指纹画押?专家:我们低估老祖宗了
现代科技比较发达,能够用很多方式识别身份,比如指纹识别和面容识别等。这些身份识别的方式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以及公安机关刑侦过程都离不开这些方式。指纹...【详细内容】
2024-03-21  品读史即    Tags:画押   点击:(18)  评论:(0)  加入收藏
清朝的“从一品”和“正二品”差距有多大?说出来你别不信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论何时,都得要发奋图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明天,毕竟就连水都是一样,要顺势而为,使自己流入广阔的江海。做官...【详细内容】
2024-03-20  小宝爱多隆    Tags:清朝   点击:(19)  评论:(0)  加入收藏
你了解“举人”在今天是什么职务吗?范进职位给你,也许你更疯狂
目前我们国家所采取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手抓,每年国家为社会输送近千万的大学生,而我们现在的这些大学生,他们在上学之前,放在古代科举考试的时候就是举人的身份了...【详细内容】
2024-03-18  睿智古今历史    Tags:举人   点击:(17)  评论:(0)  加入收藏
清代二品官究竟有多大?放现在级别之高,你可能不敢相信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数千年封建制度的集大成朝代。满洲人作为少数民族,创建的王朝能够在中原扎根统数百年,其官僚体系的建设可谓至关重要。清朝结合历代官...【详细内容】
2024-03-18  陈现鑫    Tags:二品官   点击:(16)  评论:(0)  加入收藏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个月能挣多少?
在古代华夏大地上,货币的价值常常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那么究竟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古代丞相一个月的工资能有多少。首先,让我们来探讨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详细内容】
2024-03-01  史说人生    Tags:银子   点击:(29)  评论:(0)  加入收藏
午时三刻是几点钟?古时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有什么特殊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看着时间,来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事了。现在我们到了午后都会用13点来表示下午一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十四小时制,这也是国际标准时间系统,这种时间最大...【详细内容】
2024-02-27  知谈历史    Tags:午时三刻   点击:(40)  评论:(0)  加入收藏
北京的“王府井”到底是哪家王爷的府邸?又是谁家的“井”?
已经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府井大街,中外闻名,历史悠久。可是,王府井一点也不老,更不过气,反而一直行走在时尚的最前沿,引领新潮流、新时尚。平均每年8000多万的客流量,就是最好的证明...【详细内容】
2024-02-27  赵氏宗亲    Tags:王府井   点击:(27)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站内热门
相关头条
  • · 古代四大美女结局,西施沉江而死,貂蝉被嫌脏,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 · 古人没有指纹技术,为何还要按指纹画押?专家:我们低估老祖宗了
  • ·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个月能挣多少?
  • · 北京的“王府井”到底是哪家王爷的府邸?又是谁家的“井”?
  • · 刘邦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邦和刘备相差多少岁
  • ·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小脚,这种残忍的习俗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 · 清朝如何区分女人是汉族还是满族?有两个部位,一个明显一个隐私
  • · 古代书生去一次青楼要花多少钱?折合成人民币,你还愿意去么?
  • · 去一次青楼会花多少钱?相当于如今多少人民币?看完就明白了
  •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如今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也许不信
  • · 匈奴、鲜卑、突厥、蒙古、契丹……终于搞懂了!中国游牧民族简史
  • · 什么是五服?为何出了五服才不是亲戚?先把宗亲关系搞清楚
  • · 匈奴是什么民族?后来哪去了?现代哪些民族是匈奴后裔?
  • · 600多年来,为何故宫屋顶没有鸟粪?
  • · 中国游牧民族简史
  • · 北京建都史至今已870周年
  • · 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 · 收藏!中国历史常识口诀,背起来朗朗上口
  • · 杨贵妃为何有个“杏花花神”的名号?
  • · 清朝的“试婚格格”,是如何试婚的?最后命运又如何?
  •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