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广告总是说,房子是给人安全感的地方,但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充斥着危机感的市场。
文 | 谢石 余京菁
编辑 | 楚明
运营 | 一凡
政策降临的那一刻
改变是跟着一条消息到来的。7月15日上午9点半,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在官网上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它被称作“715新政”,也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深户购房者落户需满3年、非深户购房需连续缴纳5年社保、离婚往前追溯3年、满5年才减免转让增值税,等等……这则新政一共只有1500个字,它改变了数不清的人生路径。
王莹是被这1500字影响到的其中一个人。在715新政推出前,她是合格的购房者。她今年23岁,去年12月从香港硕士毕业后,选择到深圳的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入职。刚刚过去的大半年对她来说是一场全速跑,这个职场新人要忙着适应办公室,融入新工作,还要一边跑落户手续,一边找中介看房。
在中国,买房是一个年轻人的成人式。尽管忙碌辛苦,但关于未来的美好预期支撑着她坚持了下来——等户口落好了,房子也差不多看好,买了房子住下来,接下来就能迎接人生新阶段了。
然而,过去的4个月里,深圳的楼市也在经历一场全速跑。丁伟在深圳做房产中介,在过去的半年里,他的手机只在过年前后消停过。进入3月份,人们亲历了一场肉眼可见的楼市热,房价一路飙升,房产中介门口挂牌的房价一直在变换更高的数字,部分新房项目出现“万人摇号”、“日光盘”。
有些同行在3个月内就完成了去年一整年的销售业绩。在一些房价猛涨的地段,2015年还能2万一平买到的房子,年初已经是7万一平,而现在,不带学位的都可以卖到9万一平,而带学位的基本上涨到了13万一平了。而在涨价的核心地段宝安中心区,均价已经基本达到每平米10万以上了。
不断推高的楼市带动了一场持续了4个月的热情。根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数据,上半年深圳二手房住宅成交44000套,同比增加41.2%,是自2016年以来的新高,其中6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冲破万套,达10594套,创下4年来的最高值。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今年3-5月,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分别排名第1、第2、第2;同比涨幅分别为9.7%、10.3%、12.0%,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分别排名第5、第3、第2。而到了6月份,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再次领跑全国,同比涨幅达到14.3%。
在房价高企的北京、上海和深圳,动辄每平米近十万元的单价让一套房子意味着数百万的资产项目,是大部分普通人用尽一生才能偿还的庞大债务。尽管高考、升学、毕业、找工作都有层层关卡,但只有亲历了买房,才能学会生活的一种真相——再缜密的生活规划,都存在随时崩溃的脆弱。
熬过了持续了近4个月的“一天一价”的疯狂上涨后,王莹终于在7月初拿到了自己的深圳户口。就在715新政颁布前一个星期,她已经确定了自己想要买的房子,和家人打电话讨论着未来的家。她发给爸爸看房子的照片,敞亮的客厅,有落地窗的阳台,一家人还商量着把理财取出来,为买房的首付做准备。
在和爸爸的微信对话框里,同一屏还能看到那张房子户型图。7月15日9点半之后,却变成一番心酸的对话。她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两个人仔细阅读了715新政里的每一个字。她失去了购房资格——新政规定,购房者需要在本市落户满三年,且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在深圳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的个税或社保证明。显然,刚刚落户的王莹无法满足这样的条件。
▲ 之前看好的户型,政策下来之后也无法属于自己了。图 / 视觉中国
过了一会儿,她在对话框输入,“确定买不了。”爸爸回复,“看到了,即日生效。”
挤在去上班的地铁上,她哭了起来。“我其实蛮想给自己一个安全感的,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感觉看了这么久,没有戏了。然后突然觉得,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如果我早一点知道这个消息,我应该就不会来(深圳)了。”她告诉每日人物。
但哭过之后,更大的感受是失落。“个人的力量在社会的洪流中真的显得太过渺小,也感慨房价的变态让社会变得畸形……小时候想做医生,为的是悬壶济世。长大了做互联网和金融,为的是赚更多的快钱。”她当天在知乎的提问下这样写道。“我现在也突然失去了目标,不知道自己996的意义在哪里了。”
和爸爸的对话框里,她一开始还在跟自己闹别扭,“我好难过呢”,“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过了一会儿,经历了买房成人式的她也恢复了“大人的理智”,叮嘱爸爸,“家里的理财还没退出来吧,暂时不用取出来了。”
循环
丁伟在深圳做房地产中介,经历过好几轮房价的涨与跌。他比大多数人更早知道新政消息的到来,并不是因为知道什么内幕,而是一种直觉,更准确地说,“一直在等靴子落地的那一刻”。
把时间放远了看,他的工作是一种循环:涨得凶的时候,总会有新文件出来,市场应声消停一阵子,但要是消停得太平淡了,又会出现另一个文,刺激房价向上爬。这个规律在他的工作中循环往复地出现,像一个不断循环的螺旋。
对丁伟来说,深圳这一轮的楼市螺旋是从去年双十一开始的。那天他原本正在往自己的购物车囤货,突然之间很多看房的客户给他发消息,新消息提醒叮叮叮叮响了一天——那一天,深圳住建局公布新政,建筑面积144平米以下的住宅取消豪宅税,人们看到以后立马找中介,想要买房子。
对深圳刚需购房者来说,这是一次不亚于双十一的消费刺激。深圳因为房价高,常常出现普通住宅豪宅化,也就是说,明明只是买几十平米的普通二手房,但因为总价高而需要按豪宅标准缴纳高比例税。双十一政策改变了豪宅标准,大一点的房子一千万有的甚至可以免掉三百万的税,对于改善型刚需购房者是一剂强心针。
丁伟发现,自从有了这个政策,原本打算买几十平房子的人会跟他提出,想去看看更大一点的房子,“有没有符合豪宅标准的房子?”
楼市变得活跃起来。事实上,借着政策东风进场的不只是刚需家庭,还有更多投资资金。
“很多人企业不好做,人就拿钱来买房子,抗风险。”政府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提供了贷款福利,其中一种叫做企业经营贷,利息国家补贴一半。尤其是疫情之后,国家对企业资助,很多钱流入市场,再加上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导致投资收益不理想,有些人就选择拿钱买房,房地产抗风险能力强,资金又重新流回房地产了。这是在政策边缘打擦边球,而这些人也非常容易辨识——他们不讲价,有的甚至不去现场看房,成交很痛快。因为他们的需求只有一条,让钱保值。
春节是一年当中生意最平淡的时候,不管是买方、卖方还是中介都回家过年了,再加上今年春节又叠加了新冠疫情的隔离需求,和其他大部分城市一样,深圳楼市的销售曲线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了一个交易低谷。然而进入3月份,随着居家隔离要求逐渐放开,楼市销售曲线向上冲刺一般地挑起一条上升直线,一路冲高。
▲ 今年3月之后,楼市逐渐回暖,看房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图 / 视觉中国
丁伟在这段时间进入了疯狂的忙碌中,忙到了他有时候都来不及思考这股楼市热情到底是哪来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群聚集有严格限制,视频看房成了他的工作重点。他学会了熟练使用腾讯会议和钉钉会议,一个人在待售房子里给客户做直播,客户在屏幕另一端问,“再给我看看厨房”,“客厅这个时间的采光怎么样”,他就按要求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给他们展示房子细节,讲解房源。
成交活跃,合同签得也痛快,最忙的时候店里一下子来七八组同时签约的客户,因为防控疫情的缘故坐不下,只能排队等。常常出现当天看当天买,12小时内就搞定的买卖合同——毕竟,在房价不断攀升的日子,第二天一睁开眼睛,同一套房子又变成另一个价格了。
来买房的人告诉了他这股楼市热情的源头。讨论买房意向的时候,人们最常说的答案归根到底就是两句话,“怕上不去车”和“怕钱缩水了”。
危机感是促成房地产买卖的根本动力。尽管房地产广告总是说,房子是给人安全感的地方,但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充斥着危机感的市场。在中国,股市和楼市一直都是人们释放投资焦虑的地方,对抗通胀为数不多的出路。
715新政让这股热情冷却下来。丁伟说,新政的好处是让市场冷静下来,特别是打击到了投机性质的投资资金涌入,避免房价过热。不过同时,它的确也波及了一些刚需家庭。有的业主处于换房阶段,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想改善居住条件,拿卖掉的钱买新的房子,可是政策一出,他因为社保不足五年,卡在了限制条件里,买不了房子了。还有的来深圳很久了,但是最近刚刚换过工作,社保没能连续缴存,也失去了购房资格。
3月以来的深圳楼市热潮让丁伟想起2015和2016年,那也是一轮房价不断攀升的螺旋,一天一个价,一直持续了快两年。“咱们中国老百姓有个习惯,买涨不买跌,都是这样。涨的时候,资金很多都往这里流,它带动着投资客、刚需、置换、改善的,都行动了起来。越是涨的话,他越想早点买。就像股票一样,但是股票会跌下来,但是大家都坚信房价涨上去是下不来的,深圳也下调过一点点,很少暴跌,房子在抗风险能力上属于最好的了,很多人就愿意把钱放这里,关键还能拿去抵押贷款,做企业的人贷出来的利息比银行还低,所以人都买房,买涨也就比较容易。”他告诉每日人物。
同样的情绪在房地产市场中周而复始地上演。它催生了此前北京房价的飙升,也让杭州的房价曾经一条直线上升,同一个故事在上海、广州、成都都出现过。不过在深圳,715新政之后,一切好像又循环回来了。因为豪宅的标准又添了一条750万的总价限制,人们开始看小一点、偏一点、便宜一点的房子了,发给他的消息也变了:“现在还有750万以下的房子吗?我不要豪宅。”
消失的赛道
就在同一天,同一条消息影响了更多人。没上车的懊恼,但事实上,上了车的人也并没有感到快乐。杨杨在7月9号签了合同,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这是她用自己挣来的钱买到的一个归属感,而一切发生得非常快。周六回家路上,她路过一家房产中介,看到门口小白板上的广告上,一套45平米的房子总价自己能负担,就这样开始了看房,第二周周四下午跟公司请假,出来就签了合同。不到一周后,当她刷微博看到715新政,第一反应其实是后怕。
▲ 提前买了房的人一样受到了新政的影响。图 / 视觉中国
“我当时看第一条,就把我吓住了。我一直缴社保,但是我的户口是去年年底,当时我很紧张,我怕这个房子最后买不下来。”杨杨告诉每日人物,她着急地挨个询问中介,我的房子安全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还是焦虑了很久,不停查询政策细则。那种焦虑是买房子过程中无法抑制的恐惧本能。“新政刚出来的时候非常紧张,紧张了很久。”
7月15日政策下发,当天正式生效。此前几天,丁伟和同事们已经连着熬夜加班好几天了,跟新政抢时间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他都会收到不断提醒的新消息,询问他哪里还有合适的房子,可就在政策下发一天之后,询问的新消息依然多,但人们不再问房子细节,最常见的问题变成了——“我还有资格吗?”
因为715新政,王莹最近几天过得很迷茫。买不了房子,她在迷惑自己为什么要生活在深圳,可要放弃自己正在起步的工作,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她担心房子在自己没资格购买的日子里继续涨价,担心自己3年之后买不起,“只希望房价横盘,3年之后还能上的起车”。
王莹说,现在她有时候甚至会想,如果自己没有努力读书,没进成热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甚至如果家里能再穷一点,压根凑不齐首付,或许也不是一件坏事。“这样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退居二线,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市民。认识无数清北TOP‘人中龙凤’的朋友,可问起他们的目标,竟然大多都是在北上深港买上自己的房子,现在看来挺悲哀的。”
其实,即便是靠房价的佣金挣钱,丁伟自己也不希望房子涨价太厉害。“毕竟我也是年轻人,这种工作也不稳定。这房价一涨,我看了也怕啊。我觉得压制一下也挺好的,咱们也要考虑有钱买房,都是老百姓,房价太高毕竟不好的,大家都能买得起,那才是最理想的。”
曹毅在深圳宝安区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他在业主微信群里围观了这一次深圳房价的一路飙升,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房子涨起来,但他并不打算卖。
曹毅做过7年的北漂,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那几年,他去过杭州,在广州生活过4个月,最后在深圳买了房,现在去了上海,又一次成了漂泊者。可是,他还是希望有天能回到深圳生活。他喜欢这座城市,这里有全国唯一一个位于市区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为了图书馆专门制定一部法律。早年间做记者的时候,只有在深圳,他约访医院的时候才不用走宣传流程,会有专业的社工对接他的需求,提供帮助。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口占比近70%,这里很少有漂泊的感觉,这里会把“来了就是深圳人”写成城市标语挂在路边。
疯狂开始在另一个地方循环。买不了深圳的房子,人们开始寻找周边地区的机会。715新政后的第二天,惠州的售楼现场到了午夜还排着队,而东莞的房价也在步步升高。
▲ 最近在东莞看房的人也越来越多。图 / 视觉中国
在买房的赛道上,有些人不得不吃力地向前跑,但有些人已经从这个赛场上消失。丁伟见过一个买房者,在他看来,那是一个标准的聪明人,刚三十出头,有一份大企业的稳定工作,大学毕业,收入很好,说话文质彬彬的,对生活抱有良好的设想,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支撑他买房的动力就是对美好的希望。
丁伟第一次带他看房,那时候他看中的房子总价大约500万,但他总想仔细挑。因为平时工作忙,他只有每个周末出来看房。房价曲线就在他一个又一个的周末徘徊中慢慢向上爬,政策也在不停变,他最初看的那套房子从免税变成了加税,已经涨价到700万了。
这个聪明人似乎陷入了楼市特有的心理陷阱——正是因为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越不出手,越难出手。只有不理性的疯狂才能促成买房。中间丁伟还帮他租了房子,他喜欢上了新租的小区,三房一厅月租4500,住得也踏实,导致他有好一段时间不怎么爱周末看房了。有天还跟中介说,生活在这里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之前找的房源都作废了,重新找房吧!
715新政出台后,丁伟意识到,这个看了两年房的人已经划归“无购房资格”那一序列里面去了,因为他没有在深圳落户,之前为了职业发展,换过一次工作,社保断了一个月。按照新政要求,现在的他已经没有资格买房子了。
和这个理智人的对话窗口不再有新消息,丁伟知道,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他都不会再见到这个人了。就像通讯录里加的其他很多买房卖房人一样,恐怕要再等上一段时间,窗口才会再次冒出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