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家学会了看成分表选护肤品,然而,走的弯路和交的学费还是不少。于是,大家又开始迷惑了——
护肤,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玄学?
护肤当然是科学,那么既然是科学,就必须经得起质疑和论证。
基于此,面对用户群体的认知误区,从业人员有必要尽可能地耐心纠正,否则,随时会把护肤带到玄学范畴。
在关注成分的朋友们的认知里,成分在护肤品里起着关键作用。但为何有些护肤品的配方很像,使用效果却相差很远?
我们将护肤品比作菜肴,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番茄炒鸡蛋,食材都一样,卖相很不同:
夸张点的还有:
采用相同食材,采取不同工艺(蒸)加工:
我们需要知道,护肤品的实际效果是由【什么成分】+【成分原料的品质】+【组合成分的配方】+【制作工艺】共同决定,不能只看什么成分。
就像一道菜,最终味道是由【食材种类】+【食材品质】+【菜谱做法】+【厨师技术】共同决定。
哪怕是最简单的番茄炒鸡蛋,食材也一样。只要不是精细的标准化生产,每一次出品的味道都或多或少有不同。化妆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的把控,就好比厨师在烧菜的一套经验组合拳,就算你遵照厨师的菜谱、选用相同的食材来做菜,但是出品的味道、口感甚至卖相都会有差距。
除此以外,你还需要知道——
合规合法的成分在INCI里都会拥有一个名字。
INCI是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的缩写。INCI名称通常与系统化学命名法或是其他更常见的俗名有很大的差别。在某些情况下,化妆品的INCI名称和化学名称类似,但是有些情况下,却是千差万别。
它的准确性在某些情况下不高,会出现不少同名不同料的情况,所以相同的成分名称,有可能对应的是不同东西。
同名不同料的重灾区是植物提取物。很多时候,叫XX提取物的东西,由不同原料供应商通过不同工艺提取到的产物会有很大差别,纯度和浓度也大不一样。
相同成分的功效需要配方里的其他成分相互促进。
在某些成分党眼中,仿佛功效和成分是划等号的,化妆品里面其他东西似乎都没有用。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配方是成分的载体,很多时候,成分的功效需要配方的促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例如,某配方中含有主打成分A,发挥着主要功能;
添加成分B保护成分A;
添加成分C,增加对A的导入;
再加上D,调和A、B、C带来的刺激性;
叠加E,提升使用感。
配方是商家的核心机密,一般都是经历大量实验才发现的。难以掌控的复配关系是成分党们容易忽略的要点之一。
即使成分排序一样,含量也可能不同。
根据国家法规规定,如果成分在配方中的含量高于1%,那么需要按照浓度排序。而对于低于1%浓度的成分,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品牌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排序 。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把活性成分放在前面,把防腐剂和香精放在后面。
你看到的配方表,可能是包装出来。
有些产品的成分列表非常长,特别是各种提取物多得数不完。这时,部分成分党们就会觉得这类产品用料足、功效多,商家诚意满满。
其实不然。
上述成分列表反而是没有诚意的商家故意包装给用户看的,在业内,商家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概念性添加”。虽然配方成分相同,但是0.1%和0.0001%的功效差异就不是一般大。
看着相似的配方,达不到相似的效果,可能缺失了核心成分。
例如“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是许多国际大牌明星产品成分列表常客,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近年在国内出现了滥竽充数的产品,先前有商家被扒皮,添加了名称相似的“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来迷惑用户,打着“平替”的噱头吸引用户购买。
最后聊配方技术和制备工艺。
在配方技术里,乳化体系、防腐体系、抗氧化体系、促渗体系、输送体系等每一项选择都很考验护肤品配方师的功力,如果其中一环出问题,功效都非常可能大打折扣。
而生产工艺对产品的影响或能达到60-70%。好的生产工艺能使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功效加倍且节省成本。但是生产工艺没到位的话,就算给你王母娘娘的蟠桃当原料也是白瞎。
总之,“唯成分论”的怪圈应该被摒弃。
回到话题最初,为何有些护肤品的配方很像,但使用效果相差很远?
因为好的护肤品,背后都是品牌、研发、原料、配方、人才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切没有捷径,全靠时间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