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里文娱前端开发专家 芃苏
责编 | 屠敏
头图 | CSDN 下载自视觉中国
引言
▐ 前端构建工具的演变
回想在2015-2016年的时候,开发者们开始渐渐把视线从大量使用Task Runner的Grunt工具,转移到Gulp这种Pipeline形式的工具。Gulp还可以配合上众多个性化插件(如gulp-streamify),从而使得整个前端的准备工作链路,变得清晰易控,如刷新页面、代码的编译和压缩等等。自动化“流水线”工具取代了很多繁杂的手动工作,可以说,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之于Webpack而言,其本质是是基于“模块化”思想的一个“JS预编译”解决方案,诞生初期,和其相似的方案还有Browserify,和Webpack属于同门不同派别的还有sea.js或require.js,这二者需“在线依赖”解释器编译。
时至今日,多数日常工作接触的项目,已经可以完全的舍弃Gulp了。但工作中有时还会接触一些老项目,其中Gulp的使用和维护屡见不鲜。2019年初之时,通过一个老项目(gulp 3.x + webpack 3.x)的技术升级,借机了解了gulp 4.x的动态,又不禁让人回想起gulp-browserify,和gulp-webpack(五年前发布,目前改名为webpack-stream)。所以,Webpack做为某一个垂直方向的解决方案,当然可以manaually built-in Gulp中。在拿Webpack“方案”和Gulp类“工具”去做正面比较的时候,需要明晰两者解决问题的范围和思路。如今再次回顾历史,对技术的发展演变顺序,能有一个基本客观的概念。
在2017年的时候,Gulp和Webpack在用户的使用率和“将继续使用”的意向上,还不分伯仲。但从《State of JAVAscript 2019》 中可以看到,Webpack已经完全碾压了其它工具和类库,成为了首屈一指被大家广泛使用、讨论的Build Tool。2018年2月25日Webpack 发布了4.0.0正式版本;那是对不少项目进行了Webpack 4.10.2版本的升级;过年前后,又将部分项目升级到了4.29.0 最新版本。这一系列的“跟进式升级”中,一方面是在不断融入Webpack对于模块构建的新思路和理念,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其未来的变化(Webpack 5.x的beta版过应该不久就会面世了),另一方面是在一个好的方案中不断尝试,结合项目的基础设施优化,从而提高效能,保障产品稳定。
▐ 本次回顾
Webpack工具虽说只是前端项目CI流程的一个小部分(构建 build),就它自身而言,所涉及到的Node知识和包依赖管理经验,是一整块技能。细节来看,里面涉及了Webpack自己的包和第三方plugin生态,还要配合恰当的babel、typescript、flow.js、eslint配置等多个生态,去处理JavaScript语言本身的编译/转译。以及,正确管理本地静态资源文件和远端CDN资源文件路径(打包配置决定打包结果),涉及到了跨域知识和Node层服务配置、模板配置知识。更进一步还有,NPM众多包的版本管理等让人头疼的问题。其中琐碎细节数不胜数,当所有第三方工具正确使用的前提下,也许还有些plugin小工具,需要开发者去自研发。知识谱系之大,可见一斑。
本文不描述Webpack Docs使用指南,也不描述第三方插件的使用“指北”。更多的是结合过往项目经验,记录实践得出的使用技巧,也记录一些走过的弯路所带来的问题,希望对其它众多的前端技术人能够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Package Checking List:React: 16.3.2,Babel: 7.0.0,Webpack: 4.29.0,Node: 11.8.0)
文件结构
在4.x版本中的早期,CLI工具集里的命令是Webpack主包自带的,但在Webpack 4.x后期的版本,将webpack-cli作为独立包剔除出去,需要手动单独安装才可以执行tnpm run start这样的脚本命令。其次,对于开发/日常环境(dev)和预发/生产环境(prod)来说,打包的策略是截然不同的:
1. 对于dev日常环境:
方便的debug和troubleshootin,有比较强的source mApping;
希望能够得到颗粒度较小、且有根据变动代码针对性的的加载(live reloading/hot module replacement);
希望可以做一些代理Proxy相关的调试;
可以方便的根据开发者的情况,对本地的dev-server进行配置等。
2. 对于Prod生产环境:
通过压缩Javscript/css代码,获取更小的文件加载体积;
通过包的拆解来得到更优的加载策略,从而降低load time;
比较轻量的source mapping(当然,当你需要一些trace信息做日志和报警的时候是另外一番情景);
线上的产品的一些个性诉求(比如,对同一份Javascript代码也许要匹配不同的样式文件)等。
3. 通常评估效率维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稳重提到的数据来源主要属于前三个:
本地开发compile(w/ DLL or NO DLL)
本地开发re-compile(w/ DLL or NO DLL)
本地测试build(webpack analyse分析的重点部分)
云构建时长 (NO DLL or 配置化OSS支撑DLL)
在Webpack的新版本中,webpack-merge: 4.2.1 这个独立包的使用,开发者使用webpack.common.js文件对开发和生产环境中的公共部分进行配置,webpack.dev.js针对开发环境,webpack.prod.js针对生产环境。区分后,两种环境的配置差异,一目了然:
(图:webpack配置文件结构)
关于cz.config.js和flowGlobalVars.js里面“话题点”颇多,不在此处重点描述。
如果需要DLL配置(在后面的优化部分会重点讲),还需要单独加入一个webpack.dll.js打包的配置文件。当然,dll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文件Output,我们可以在webpack.common.js文件中module.exports时,写两个区分开。通过这种不是很常见的灵活写法(Exporting multiple configurations),可以更多的去理解文件的I/O和module模块的概念。
基础/自定义配置
▐ CommonsChunkPlugin被取代
被移入到了webpack.optimization.splitChunks中。有关拆包切分和颗粒度控制,这个其实从Webpack的层面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优化,自身也是有一套基础默认的优化策略的。类比来看,React生态里面diff算法本身也是有策略机制的,更多的优化,使用者可以在这个对象里面加入回调方法,自己去细化控制。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cacheGroups,当不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被cache时,或者是颗粒度不好把控时,这样的切分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冗余文件。下面的代码中,定义了一个vendors对象,那么我们的output文件(不包含chunksFiles)的每一个都会生成一个cache文件。加入output的有app.bundle.js和polyfill.bundle.js,一旦加入这个vendors对象,打包的时候会额外的生成两份文件,分别是vendors-app.js和vendors-polyfill.js。虽然不用担心这两个文件内容会重新打包代码进去,里面只是放一些cache索引,但这两个文件如果在不确定要用他们来做什么的时候,cacheGroups的设置,需要重新认真去考虑。
▐ OccurrenceOrderPlugin
本身不在是一个webpack类下面的构造器,而是被重新命名(之前的名称因为单词拼写错误了),然后放入到新的位置,调用起来需要重新去书写:new webpack.optimize.OccurrenceOrderPlugin。
▐ terser(默认的内置压缩工具包)
webpack.optimization.minimizer的新版本中,default built-in的工具已经由旧有的uglifyJS变成了terserJS,旧的uglify已经被depreacted处理,相信不久之后的状态就会变成legacy,新的terser更好的性能,对ES6+的语法支持的更多,也同时兼容了babel 7的生态,同步其它第三方库代码压缩后的诉求。目前我在使用的是terser-webpack-plugin,和普通的terser配置的参数上有一些差异,需要自己手动引入(官方文档推荐)。
▐ module.rules.exclude[0]
module.rules.exclude[0]的文件地址书写,要求更加严格(4.11.0以后的版本)。
以往我们在对module.rules做配置时,有些文件不希望被遍历到,那么我们通过exclude这个参数配置,将其跳过,有时候会使用'src/contianer/xx.jsx'这样的写法,如果是多个path索引,那就放到一个Array中就好。但这种写法,在新版本中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只能使用path.resolve或/regExp/的写法去声明文件路径地址。(Bonus Basic Tips,如何用正则书写并集和特定路径,如我希望include所有src加上一个指定的npm包: /(src/.*)|(node_modules/.*@ali/lark-components)/)
▐ alias和绝对路径
webpack在打包的时候,通常需要对文件的路径去做查找、搜索,它需要明确知道文件的引用位置和引用关系,从而能够完整的知道整个映射mapping关系。减少这方面的开销,我们可以考虑去配置alias,从而以绝对路径的写法代替大量相对路径写法。好处的话,一方面是帮助webpack更快的去定位文件位置,另一方面书写起来,也不再用被输入 '../../*' 还是 '../../../*' 而困扰。
Webstorm寻找绝对路径:在配置里面对webpack配置项加入webpack文件路径就好,Webstorm IDE会自己找到对应的alias关系。
VSCode寻找绝对路径:插件层面没有发现太好的办法,如果项目正在使用typescript,可以在tsconfig.json里面配置相关的编译项,可以达到和上面Webstorm同样的效果。
▐ 大图片上传CDN
上传CDN后可以大幅减小包体积。另外,webpack也不需要再去关注那些图片的文件索引路径了。项目稍微大一些,本地图片5Mb ~ 10Mb的情况非常普遍,亟待优化。
▐ devServer Proxy的代理能力
去调研这个能力,得益于一次请求层的改造。诉求是希望Token不再显示传递,而是通过塞到Header去实现。在本地开发的环境,我们通常使用jsonp去解决跨域问题,但其本质其实是在网页中嵌入一段<script />,自然也就不能写入Header信息,这个和我们的初衷并不相符,无法满足诉求。所以对于这样的跨域问题,我们通过几个简单的参数配置,在请求发起和请求返回的两端,分别做了代理配置,从而“欺骗”了“源Origin”,得以解决本地开发的跨域问题:
devServer: {
// ...
headers: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CORS
},
proxy: { // for ajax cors
'/h5/ajaxObj': {
target: 'http://xxx.xxx.xxx.com',
onProxyReq: (proxyReq) => {
proxyReq.setHeader('Origin', 'http://xxx.xxx.com');
},
onProxyRes: (proxyRes) => { // …},
},
},
},
优化性能 by Node / Happypack
基础配置和需要的自定义配置已经有了,整个项目的构建时间有可能还是非常不理想的,当前本文提及的测试项目,大概有57s的时间,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补足的,可优化的空间非常大。
第一步可以先关注下Node版本,经过测试,是对整体速度可以至少提升30%的事情,尤其是在Node V8版本到V10的时候,以下是之前在另一个项目做技术改造时记录到的数据:
Node版本 |
v 8.x |
v 10.x |
compile |
32s - 36s |
26s |
re-compile |
8s - 9s |
4s |
但是这次,在把项目直接升级到了 v 11.x 后发现,有带node-sass的项目编译构建都崩溃了。才意识到,node-sass的版本也需要相应的版本更新。也测试了Babel v 6.x 到 v 7.x 版本的升级效果,本来以为babel的大版本升级会带来显著的编译速度提高,实际上却并不理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打算开启多线程能力,去处理模块化打包里面那些本是单线程执行的 loaders 们的工作。Happypack的提升效率对整个项目的首次编译而言,效果是20%左右,比较明显。加入Happypack能力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对file-loader和url-loader的支持不好,可以考虑不加,毕竟我们项目里面图片类(最好上传CDN)的和非常规格式的文件只是小部分;
这次也尝试了把ts-loader加入到多线程中,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编译问题。大概率怀疑是我个人的配置问题,但过程中去看issues见到了不少ts-loader和ts生态依赖兼容性的问题。目前这个项目.ts只是少数文件,作为一种尝试,大部分文件还都是.jsx和.js,所以针对ts也先不加入Happypack能力了。
优化性能 by DLL/ Optimization
首先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分析,如:webpack-bundle-analyzer ,通过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对整个构建(用于生产,Webpack Analyse针对的build过程,不是compile)过程和结果进行数据、图形上的分析,从而得知问题具体出现在了哪里。进而得知DLL所需拆分的内容是什么。以下内容是在第一次分析时得出的:
这个图片的 3532 modules和62 chunks可以看到具体的模块以及chunks划分后的情况。更加直观的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Parsed的尺寸,入口文件(7.09MB)和主chunk(2.04MB,主要是一些首页就需要加载的node_module)的大小都很夸张,并且node_modules里面的包基本上是一一打包、整整齐齐:
有了这些分析结果,对应解法的思路就很清晰了:首先要抽离常用的node_modules(这是DLL的意义),然后要逐个分析,把不被经常用到的node_module们(仅被某些页面使用,不具有公共特点)也抽出去。
对于React项目中的React、React-Dom、React-router、Redux等,还要一些第三方比较大的库,比如antv或者G2相关的,也要进行DLL抽离了:
modules数量由3532降低到1500,编译时间缩短了三倍
在做了上述DLL的抽离后其实效果已经很明显了,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可以对optimization进行了配置(用法详见官方文档):
terser
chunksAll
no mimimizer sourceMap
结尾
本文大概主要介绍了一些工具衍变背景、基础的组织结构和自定义配置,以及如何通过分析工具去来做性能优化,其中很多小的细节没办法一一提到,比如我们看到加载的chunk都是hash值的时候,如何能够辨别是什么组件呢:解法是可以在路由处通过配置moduleName的方式去做:
=> import(/* webpackChunkName: "chunkNameDisplay" */'../containers/UserList/chunkNameDisplay')
诸如此类,实在繁多。随着Webpack 5.x版本的陆续发布和众多团队使用之后,也许很多东西又会有大的改变。并且各种框架的集成已经越来越丰富,更多的解放程序员在工程化维护上的双手,我们关注工程化的演进,看看Webpack生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