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三体》吗?在刘慈欣笔下,三体人用一种叫“智子”的黑科技干扰了人类的实验,从而锁死了人类的技术。而在现实世界,一把无形的“锁”其实也悄然逼近了我们,它就是芯片。
随着光刻机与芯片的发展,计算机的算力也再不断获得着提升,可芯片终究不是不是庄子口中“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木捶,等芯片尺寸抵达极限后,我们的算力是不是被锁死了?没有更高的算力,我们的技术是不是也被锁死了?
在《三体》中,打破智子封锁的是面壁者的计谋,那在现实中,我们要如何打破这无形的“智子”呢?或许,量子计算机就是答案。
那量子计算机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又是如何帮人类突破算力限制的?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样的?且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量子计算机的意义
在探究量子计算机的意义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传统计算机。传统的计算机,是由无数的晶体管构成。这些晶体管在接收到信号后,会进行“关”和“开”这两个操作,以此来表达0和1,一组0和1,被称为“1比特”,是计算机中的最小单位。有了“比特”,我们就能用二进制来表达所有信息,比如3是“011”,4是“100”,大写字母“A”是这个——“01000010”。
无数这样的晶体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电路,而大量的电路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芯片.我们常说的10nm、5nm的芯片,就是指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晶体管越多,芯片的运算速度就越快,算力也就越强。
我们为何需要算力呢?因为传统计算机有个根本性的问题——不管晶体管的尺寸有多小,精度有多高,在同一个时刻,一个晶体管只能表达出一个状态。简单来说,当它表达“开”,也就是“1”的时候,它不能表达“关”,也就是“0”。就像一台电灯,它只会出现“点亮”和“熄灭”这两个状态,不会有第三种情况。
受制于这种情况,传统计算机每次计算,都只能得到一个结果,你让它算1+1的时候,它是没法同时算出1+2、1+3的,因此,当面对特别复杂,特别庞大的计算量时,传统计算机只能加快自己的运算速度,或是用多个计算设备同时进行运算。这也就是当今芯片疯狂卷精度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传统计算机除了堆砌算力,没有其他的办法。
但如今传统计算机的算力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了吗?并不能,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进行质因式分解时,传统计算机可以轻易的把21分成“3*7”,把81分成“9*9”,可如果你让传统计算机去分解一个300位的大数,它可能需要15万年才能完成工作。而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有时需要进行比分解300位大数复杂的运算,这时,传统计算机的算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解决问题的希望,就落在了量子计算机身上。量子计算机能用自己独特的原理,摆平传统计算机搞不定的“大麻烦”。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不同于传统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内部没有晶体管,而是用特殊方法“禁锢”住了一个个微观粒子,用这些时刻变化,不停活动的微观粒子当作零件。构成量子计算机的最基本单元也不是只能表达“0”和“1”的比特,而是表达能力更强的量子比特,Qubit。得益于微观粒子的物理特性,Qubit的表达范围虽然依旧在“0”和“1”之间,但它除了能表达这两个数外,还能表达诸如“0.5”这类位于“0”和“1”中间任意的数。
打个比方,这就像我们在赶路时汇报自己的位置,传统计算机的比特只能告诉你,“我是否出门了”和“我是否到了”,而量子比特却能像你汇报“我具体到哪了”、“还有多久才能到”。怎么样,是不是觉得量子比特能表达的信息丰富多了?
你以为量子计算机就这点能耐了?不不不,这还是在只有两个量子比特的情况下。倘若有三个,量子计算机能同时表达的结果就是2的3次方,8个,比传统计算机快了8倍。4个量子比特呢?就能同时表达2的4次方,也就是16个不同的信息。倘若把量子比特的数量扩充的足够大,一次运算就能获得巨量的数据,当有300个量子比特同时工作时,它们能同时得到的信息数量就是2的300次方,这个数是很夸张的,比宇宙中所有的原子总和的数还要多。这不比死磕芯片精度香多了?
量子计算机的局限性
当然,量子计算机不是万能的,由于它表达的结果过于丰富,因此每次运算时,会产生大量我们不需要的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特殊的量子电路,去筛选我们需要的结果。
量子电路会根据计算机中Qubit的特性,比如微观粒子的自旋方向、偏振角度、能级、位置、原子核数量等参数,对Qubit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从茫茫多的计算结果中选出我们需要的那个。因此,量子计算机并不能像传统计算机那样具有极强的泛用性和通用性,而是专用计算机。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研究可控核聚变,需要计算可控核聚变的某个重要参数,这个参数的运算量又非常的大,需要传统计算机耗时上万年。我们就可以制造一台针对这个参数的量子计算机,没准投入使用的当天,它就能把正确答案呈现在我们面前。但这也是它唯一的作用了。倘若我们再拿这台计算机去计算常温超导的参数,它就会算的一塌糊涂,根本无法胜任工作。换言之,每台量子计算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次性产品”,它们只能去处理某个特定的任务,任务完成了,它们就成了废品。不像传统计算机那样,有着极强的泛用性。
同时,量子计算机的保存条件也极为苛刻,量子计算机内部的量子芯片对制作工艺的要求不高,可它对运行环境却非常挑剔,温度、震动、噪声、电磁波甚至光线都会影响量子芯片的状态,得同时控制好这些变量,才能让量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其维护成本比传统计算机高太多了。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我们用量子计算机打游戏刷视频是不太可能了。不过,量子计算机却能帮我们研发出更好的材料,从而制造出性能更优秀的传统计算机。
其实,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它们的存在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如果只有传统计算机,我们就无法搞定那些过于庞大的计算,如果只有量子计算机,过高的制造与维护成本同样会让科研寸步难行。只有它们合作,我们才能更好的叩开通往星辰大海的门。
其实,同样的道理放在我们人类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我们团结一致,精诚合作,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在互相制约中走向毁灭,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