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桥接
桥接是专业音响领域功放的一种连接方式——桥接模式。
简单点说,功放桥接就是把两个放大线路的输出端同时推一组负载(扬声器或者扬声器系统)。提升功放的音频不失真输出电压值,从而提高功率。
桥接时两个放大线路输出的音频波形是反相的,同时加载在扬声器上,这样负载就有了两倍的音频电压,从而功率提升四倍(在理想电流足够的情况下,并且负载阻抗一致。但实际由于功率限制,电流没法跟上,因此往往桥接不适合低于8欧的阻抗,所以往往输出功率一般翻一倍。)
大部分专业演出、KTV等功放,都支持桥接模式,把功放的状态拨到桥接模式(BTL),扬声器就不需要接地(黑色负极接线柱空接),扬声器接线跨接在两个红色的输出级上,相位则红色接线柱会注明桥接的相位(也就是正负极)。
为什么要“桥接”?
1、早期功放产品,因元器件参数的限制,单通道无法实现大功率输出,使用桥接模式可以缓解对大功率输出的渴望;
2、功放单通道功率不足以推动大功率尺寸音箱时(例如双18寸超低音箱),需要使用桥接模式满足音箱大功率的需求;
3、为了节约成本,单通道功率越大的功放,价格越昻贵,使用桥接模式可满足大功率输出;
4、现场布线有一定距离,音箱数量较多且功率需求大,环境又比较特殊时,也会采用桥接模式推动多只大功率音箱。
怎样去桥接?
模拟功放
一般输入接口板设有拔码开关(见图一),功放后面把拨动开关从studio(立体声)换到bridge(桥接单声道)。
图一
前面板有桥接(BRIDGE)指示灯见图二,使用桥接功能时BRIDGE指示灯会自动点亮;
图二
功放输出端连线(见图三),使用桥接功能时需连接到专业的SPEAKON插座上(不需要改变音箱端SPEKON头,仍然是1+、1-),
图三
或者连接到两个输出通道的红色接线端子上(音箱端1+连接功放A通道红色端子,音箱端1-连接功放B通道红色端子)见图四;
图四
接线方式:音响的正极接功放左通道的正极,音响的负极接功放右声道的正极,音量通过左通道的增益旋钮控制!
数字功放
一般接口板输入端有LINK按键;使用桥接功能时需LINK按键在ON状态(见图五),但是无桥接状态指示灯。输入信号CH1、CH2端口都可以正常进入功放(要求输入的是平衡信号);
图五
使用桥接功能时,两个输出SPEAKON插座任一端口连接2+、
2-(以Powersoft功放M系列为例,见图六);
图六
温馨提示:因数字功放输出功率非常大,为了减小端口接触电阻(降低发热量),较好采用并线连接方式;OUT1(1+、2+)连接音箱端的1+,OUT2(1-、2-)连接音箱端的1-;(以Powersoft功放K系列为例,厂家推荐连接见图七)
图七
如何计算桥接后的功率?
以单通道带8欧负载功率200W为例,此时:
每个通道:U=Ua=Ub=40V;
桥接后:Uab=Ua-Ub=40V-(-40V)=80V
计算功率时:P=U*U/R=80*80/8=800W
相同的输入信号,可以看出桥接后接相同阻抗负载时,是单通道功率的四倍,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功放机器内部电源提供的功率问题,线损、功放内阻等综合因素,一般达不到理想的4倍功率输出,质量较好的数字功放在3.75倍,模拟功放满功率时只有2.5左右。(以Powersoft功放X4为例,单通道8欧负载时1600W,桥接8欧负载时6000W,见图八)
图八
模拟功放满功率时只有2.5左右(以某品牌功放为例,单通道4欧负载时900W,桥接4欧负载时2400W,见图九);
图九
桥接对音响有何伤害?
一、首先要明白,桥接是在功放功率不足以推动音响的情况下采用,通常情况下这种接法不太稳定,所以不推荐!
二、功放桥接常用于大功率的低声扬声器。从理论上来说,对音质是有影响的,但人耳是听不出来的,用桥接的功放来推全频,扬声器出来的声响会让人感到很爽快,只需把握好,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烧的,在迪厅里烧扬声器是常见的事,首要是因为功率配置不行,或压限没调整好,还有即是DJ的混音台电平到头了,混音台的输入电平到头了,输出电平却不到-10dB,也会烧的。
三、选用功放桥接来推大扬声器是体系应用的下下策,是没有招的招数。
理论上说是功率加倍,能够推进,但用户都忽略了一个很要害的疑问:理论上所说的功放桥接是指在两个通道的技术参数目标彻底同等的情况下,而实际是不可能的,就连国外高品质的功放也很难做到摆布通道的肯定共同。
所以在桥接时,功率不匹配致使喇叭焚毁,首要仍是交越失真和两个通道的参数不平衡所造成的。桥接就比如两自己的腿及手被捆在一同当一自己运用,此时就得保持两自己动作的肯定共同和谐才行,不然就会犯错。
四、双“18”或双“15”或双“12”超低声通常都是4欧姆,只需功能能在4欧状况下桥接,那么自然没有任何疑问,跟工作方式没有任何关系。有的功放之所以功率大,本来内部电路也即是桥接而来。
通常,就超低声的功率,功放能够是扬声器额外功率的3倍。烧扬声器有许多因素,除了硬件自身因素外,通常都是人员操作不妥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