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MySQL数据库为例说明。
一、数据库架构原则有以下几种:
1、高可用
2、高性能
3、一致性
4、扩展性
二、常见的架构方案:
三、弊端解决方案
任何方案都有弊端,有了弊端就要有应对方案。
下面是解决数据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
1、直接忽略,如果业务允许延时存在,那么就不去管它。
2、强制读主,采用主备架构方案,读写都走主库。用缓存来扩展数据库读性能 。有一点需要知道:如果缓存挂了,可能会产生雪崩现象,不过一般分布式缓存都是高可用的。
3、选择读主,写操作时根据库+表+业务特征生成一个key放到Cache里并设置超时时间(大于等于主从数据同步时间)。读请求时,同样的方式生成key先去查Cache,再判断是否命中。若命中,则读主库,否则读从库。代价是多了一次缓存读写,基本可以忽略。
4、半同步复制,等主从同步完成,写请求才返回。就是大家常说的“半同步复制”semi-sync。这可以利用数据库原生功能,实现比较简单。代价是写请求时延增长,吞吐量降低。
5、数据库中间件,引入开源(mycat等)或自研的数据库中间层。个人理解,思路同选择读主。数据库中间件的成本比较高,并且还多引入了一层。
下面是常用的缓存使用方式:
第一步:淘汰缓存;
第二步:写入数据库;
第三步:读取缓存?返回:读取数据库;
第四步:读取数据库后写入缓存。
四、总结
1、架构演变历史
2、个人见解
有报考软件设计师而且想快速通过的朋友请私信我,给你传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