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监督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这事儿,小伙伴们应该并不陌生,今年的315晚会推迟到近期才播放,又让我们见识到了不少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过近期深圳消委会对路由器的检测有点特别,不仅关注的指标和我们常见的评测有些不同,而且明确说有些指标未达到或超标,却只给了一个警示,没有任何处罚,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路由器,小伙伴们对它的性能和指标有什么认识呢?大概是速度、稳定性、覆盖能力,有些人大概会想起安全性和兼容性,其实专业的检测机构测试的也不就是这些,不过更全面、更精确。比如会定量化地实测所有频段的速度之和是不是真的达到标称值,还有电磁辐射到底有多高等。
其中穿墙能力和覆盖能力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很多媒体评测都会提供实测数据,但大都是几米距离,隔几堵墙信号变成百分之几一类的,这其实不全面,因为实际速度,也就是这次检测更重视的吞吐量也很重要,比如5GHz频段绕射能力差一些,所以在有些房间可能比2.4GHz频段的信号百分比低不少,但实际传输速度是更高的。
涉及到实际传输速度的指标,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总速率了。咱们之前的推送多次提到,一台路由器的标称无线速率其实是它的各个频段最高速率之和,这倒是可以理解,但厂商一般不会告诉你的是,这些都是理论最高速率,其实因为互相影响,各个频段一般不可能同时达到最高速率。比如检测中就发现很多厂商的产品存在这种“虚标”问题。
最后就是安全性和兼容性。我们一般理解的安全性加密技术好不好,比如用WEP还是WPA、WPA2加密方式;兼容性则更看重信道管理,规避其他路由的信号。但这些也都是理论化的,比如所谓最难破解的WPA2-PSK(AES)密码,如果黑客先掌握大家的常用密码和家人生日等信息(这很常见),用工具逐个尝试就好,根本不用攻击WPA2加密体系。
而在检测时的要求就不同了,比如要求路由器在几次密码输入错误后必须锁定一段时间,这样就能让自动尝试密码的黑客工具效率大幅下降,可能让黑客放弃破解,或者给用户留下充足的时间发现有人在破解路由器。
而本次检测的兼容性则包括测试发射功率,这是媒体评测很少会做的。因为高功率的电磁波会直接“淹没”其他路由器的信号,也就没法使用信道规避了,几乎是一定会干扰其他路由器或无线设备的,因此我们常见路由器会有200mw的发射总功率限制,被提出警示的路由器就是突破了这个发射功率限制。
既然发现了路由器有这么多问题,为啥没有处罚或发出消费警告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路由器的很多参数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比如用各频段理论最高值相加得到总速率,确实可以反映路由器的理论性能,并非完全欺骗消费者。唯一确认违反规定的是超过了路由器发射功率标准的产品,但它的实际功率肯定远低于相邻频段规定的1W,所以处罚也就很轻了。
虽然本次检测对厂商的处理很轻,但对小伙伴们,特别是正准备购买路由器的小伙伴们还是很好的警示。比如不要再盲目追求信号强度指标;不要以为支持新加密技术就安全等等。当然也让大家很无奈地理解了为什么自己的路由器达不到宣称的总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