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从去年11月正式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如今的开市交易,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
而在48年前,大洋彼岸的另一端,纳斯达克敲响了钟声,为全球资本市场开启了新的里程碑。
同为加速科技型企业发展、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的平台,中国的科创板与纳斯达克有着相似之处。在科创板开市之际,回顾纳斯达克的发展历程,或能给科创板未来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风雨半世纪
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需要融资,但当时纽交所对上市有着较高的要求,让企业只能望而却步,转而选择场外市场。为了规范混乱的场外交易和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平台,1971年,纳斯达克(NASDAQ)系统上线。
NASDAQ全称为“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为全球首家电子化的股票市场。
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科技企业公司受到市场热捧,股价快速增长。Wind数据显示,纳斯达克指数从1990年的322.98点一路飞涨,2000年年初已高达5132.52点。
但好景不长。
2001年,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公司股价也随之下跌。更为严重的是,40%的挂牌公司退市,纳斯达克指数也在短短一年内下跌至1619.58点,跌幅达68.44%。
对此,纳斯达克对制度进行改革,设定了不同上市的标准。2006年,纳斯达克宣布将股票市场分为三个层次,包括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及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结构,吸引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
经过多年发展,纳斯达克吸引了苹果、谷歌、Facebook、Netflix、亚马逊等企业的登陆,也见证和哺育了这些企业成长。根据Wind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7月18日,其挂牌企业超过2700家,总市值为14.25万亿美元。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信息显示,纳斯达克目前为全球第二大的证券交易市场。
科创板的异同
从纳斯达克的发展可以看出,高科技企业所在板块需要时间来成长和磨练,中国资本市场同样如此。
2009年,为了鼓励创业型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A股市场新设了创业板。如今,为了推动全国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科创板孕育而生。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与创业板不同,它承担着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改革的试验任务,在机制上做了大量创新。但由于时间仓促,科创板或许存在一些漏洞。因此,为了防止这一新兴事物触礁,前期必然会有‘无形的手’保驾护航。”
与A股其他板块的审核制不同,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具体是由上交所的上市委审议申报企业材料,出具审计意见后报送证监会。证监会结合上市委审议意见,出具同意或不同意发行上市的审核意见。审核通过后,企业即可在证监会注册。
从全球来看,注册制是一个资本市场走向成熟化的标志。此次,科创板在注册制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创新。
虽然同为注册制,但科创板和纳斯达克也存在着不同。
记者在纳斯达克官网上查询到,企业仅需提交申请材料至纳斯达克上市资格审核人员(NasdaqListingQualificationsStaff),通过后即可注册上市。对比可见,虽都为注册制,但科创板却显得较为“严格”。
这也表明,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对科创板的监管放松。根据《监管规则》,开市交易后,上交所将对异常交易和虚假申报等行为加强监控,对于盘中异常波动行为将实施临时停牌。
此外,区别于A股其他板块,科创板的上市和交易规则也有所不同。
从上市规则来看,与纳斯达克相似,科创板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科创板制定了5套不同的上市标准;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在定价方面,科创板采取市场化的询价方式,打破了主板23倍市盈率的规定。相对于纳斯达克实行T 0的交易制度、不设涨跌幅限制的机制,科创板采取T 1的交易机制,在交易规则上,企业上市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之后为±20%。
而对于即将扬帆起航的科创板,纳斯达克的发展可以带来何种启示?
“纳斯达克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未来科创板可加大技术在交易市场中的比重,减少人为干预和运行成本。”沈萌对记者表示,未来科创板还需进一步完善奖惩适度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