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有色眼镜,再看拼多多的作为
卸任CEO之后,低调的黄峥突然又让人惊讶了一回。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7月13日,总理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当天座谈会上,马骏、姜超等专家和中小企业协会、海尔集团、拼多多公司负责人先后发言。
而根据不久前拼多多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其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经达到6.28亿。从“0”起步,发展到服务超过6亿买家,拼多多只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不仅创造了电商领域的新纪录,而且越来越凶猛,越来越主流。
拿下这些成绩,拼多多“何德何能”?又凭什么参与这样规格的会议?这与国情相关,与会议主题相关,更与拼多多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密不可分。
01
拼多多崛起的产业支撑
1.中国制造+微信社交红利
拼多多诞生于与双雄并立的时代,在淘系与京东夹缝中崛起,这是让众人惊讶之处。但事实上,也正是淘系与京东给了拼多多机会:当时二者正忙于消费升级,忽略了中国更广大人口的需求。清除出的卖家,正好给了拼多多资源,使其得以收编整合,借助微信红利与社交玩法,拼多多顺势而起。
不可否认,这些商家当中确实有假冒伪劣产品,但是更多的是“白牌产品”。这些“白牌产品”或者不知名品牌的产品,是不是可以满足低消费能力的用户?拼多多的带动,消费的助推,未来是不是也能使得中国制造进一步升级?
再看用户端,黄峥曾经说过,“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纸用,有好水果吃。拼多多关注的才是中国的主流,最广大的老百姓。”——受众是普罗大众,这是拼多多用户定位。
可以说,拼多多平台给了更广大、更普通的商家与用户以机会,也给了中国产业链以机会。同样商家、用户以及低端产业也反向支撑了拼多多。
2.农产品基本盘+拼团模式
拼多多的前身是拼好货,业务切入点是农产品上行,而后拼多多也延续了这一基因。
“拼农货”+“货找人”模式,将即时性农产品消费转变为“半计划性消费”,将时间、空间上极度分散的农产品交易,变革、汇聚成为短期内的同质化需求,有效丰富了农产品的消费场景;加之“农货智能处理系统”+“轻仓储”的有效模式,解决了中国农产品物流链条长、中间环节多和两端收益低的问题。拼多多自身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
诚如英国《经济学人》所点评的:在这轮数字经济的创新中,中国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们正持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流通效率,并带动农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实现了共同发展。拼多多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从食物苹果到苹果电子产品等各种各样的商品,背后是对于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塑。
这种模式,不仅在平时可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解决了区域农产品滞销的燃眉之急,实现“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的直连对接。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拼多多相关助农专区和活动,已累计成交2.1亿单,卖出农副产品12.68亿斤,共推动超过130个特色农产区产品走向全国6亿消费者的餐桌,帮扶农户超过45万户。
一手工业,一手农业,两大产业支撑拼多多崛起,拼多多反向也带动了两个产业的发展,更适应国情,更接地气——这是拼多多商业价值,也是其社会价值。疫情之下,这种价值表现的愈发明显。而拼多多也推出了更多举措,比如针对外贸受挫,支持转内销的举措。
以鄂尔多斯羊绒为例,其曾广泛销往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此次疫情却对羊绒等外贸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今年6月30日,鄂尔多斯市政府宣布与拼多多平台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共同帮扶鄂尔多斯企业拓订单、稳产能,提振国内消费市场。这是继宁波、青岛、东莞、泉州等沿海外贸城市联手新电商以后,首座内陆腹地特色外贸大市启动出口转内销的新消费引擎。
02
拼多多“补课”
产业端给了拼多多“势”,而拼多多本身也丰富了自己的“术”。电商平台有健康长远的发展,除了合适丰富的产品品类,用户上也要拉新、促活、留存,为此拼多多进行了多种创新:
1.百亿补贴
“百亿补贴”是很多人对拼多多的最大印象,也是很多人质疑拼多多之处。但无论如何,“百亿补贴”对于拉新也好,提升客单价、提高GMV也好,效果是明显的。以618为例,今年618期间,拼多多“百亿补贴”已累计补贴商品超1.3亿件,覆盖46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超过50000款全网最受欢迎的商品,预计为消费者节省资金超30亿元。
同样,通过“百亿补贴”也让拼多多的用户结构与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更多“五环内的人群”以及品牌商品悄然走进拼多多。
2.直播带货
诚然,拼多多的崛起离不开微信带来的社交红利。而今,拼多多也在通过多种方法,获取更多流量。直播带货就是方式之一。不同于其他平台依靠网红、明星,拼多多的直播主播更多的是商家、是地方政府官员。他们更懂自己的产品,懂自己的家乡,不至于带不动货,或者带完货留下“一地鸡毛”。
人大中国扶贫研究院课题组也有类似的观点,其认为:市县长直播能充分利用政府官员的多元化信用背书,为深度贫困地区农产品代言,电商平台也依托直播这样的数字化能力对滞销农产品地区、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赋能,打破了渠道困局,更打开了贫困地区与外界交流的通道,让更广泛的人群了解这些地区的发展实际,为多主体合力开发深度贫困地区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传播环境。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数据:从2月10日起,拼多多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市县长当主播,农户多卖货”的电商助农新模式。市县长直播为农产品代言,平台提供全方位扶持,加速地方农产品销售恢复及提升。截至5月,拼多多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份举办了100多场市县长助农直播活动,推动各地特色农产品加速对接平台6.28亿消费者,帮扶农户超过35万户。
3.上线拼小圈
当下,拼多多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假货。除了各种技术手段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举动是拼小圈的上线。
对于拼小圈,拼多多这样介绍:鼓励消费者与好友共享自己的真实购物体验,拼小圈将有助于从消费侧完成“去伪存真”的鉴别环节,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
从上述介绍和具体体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因为有好友的背书,可以避免跳入“假货”的坑;因为有好友的分享,也可以形成新的关系链和新的拼团。对于商家而言,获得了新的曝光机会与成交机会,对于平台方,也获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新的用户。
4.“补课”物流
订单的爆发,也给快递企业带来了红利。即使在疫情之下,5月以来,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已超过6500万个,较2020年3月的5000万个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劲增30%。根据国际知名投行高盛预计,到2021年中国将有33%的电商包裹来自拼多多。
这样庞大的订单,离不开社会化的快递力量,同样拼多多也为此做了谋划,比如上线自己的电子面单系统,开发“新物流”技术平台,探索农产品上行专用电子面单。在与顺丰、邮政等保持良好合作的同时,今年4月,拼多多宣布将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同时,双方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国美零售全量商品将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电将接入拼多多“百亿补贴”计划。国美旗下安迅物流将接入拼多多平台,为平台商家在大件物流、仓配一体化、安装交付等环节提供定向服务。
未来一段时间,拼多多的物流,依然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03
“德”与“能”
归根到底,拼多多要做成一家怎样的企业?黄峥给出的答案是“Costco+迪斯尼”模式。
迪士尼意味着更多趣味,拼多多早期团队成员本身就来自于黄峥之前的一家游戏公司,拼团的玩法也带着娱乐与分享的基因,而今“多多果园”能模块也带来了用户更多的留存、互动机会。而Costco则意味着供应链升级,需求侧的拼团,供给侧的C2M,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短链,这都是对供应链的改造,也走向黄峥所说的“用需求侧的半‘计划经济’来推动实现供给侧的半‘市场经济’。”
而要实现最终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人与货更好的匹配。这也是拼多多与传统电商的不同,它不是搜索模式,而是推荐模式,不同于人找货,而是货找人。这就需要高质量的技术支撑,这也是为何拼多多被视为“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电商模式”。同样我们也能理解,为何接任黄峥CEO职位的,是原先的CTO陈磊。
基于分布式AI技术,为电商行业开创了差异化、个性化的路径——这是拼多多的又一贡献,也是一个新故事。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就可以总结出拼多多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也大致想出黄峥为何能够参加这样一场会议。当然,拼多多还有很多作为:以农产品上行为核心战略,未来5年内投入不低于500亿元支持农业农村“新基建”;倾斜大量资源,对“三区三州”地区的深度贫困地区进行定点扶持;投入5000万扶贫资金帮扶云南农产品上行;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合作,共同签署《“乡村振兴及抗疫助农”战略合作协议》;参与上海市“五五购物节”,与欧莱雅、特斯拉等企业一道发券提振消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释放消费潜力,这些都是拼多多“德”与“能”。
同样,虽然发展迅速,拼多多的短板也是不能忽视的:百亿补贴带来的费用攀升,平均客单价远低于淘宝、京东,物流环节未来如何解决,以及黄峥此次透露的:近几个月来,高端和低端产品消费增长相对较快,而中端产品消费则出现疲软状态……这些也是等待拼多多回答的问题。
来源/物流指闻(ID:wuliuzhiwen)
作者/叶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