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源挑战推动能源转型
2 以变应变:能源互联网概念的诞生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最早于2011年由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以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结合为特征, 一种新的能源利用体系即将出现”,它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开放共享的网络,即能源互联网”。
3 能源互联网两层互联:物理互联和数据互联
数据互联:互联网+
物理互联:能源系统的类互联网化
1 能源互联网的多种形态
2 德国能源互联网:侧重信息网络互联
未来电网:基于ICT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未来能源系统,能源市场中各类型用户广泛参与,电力生产方和用电方数据交互共享,实现整个能源系统的优化
德国能源互联网E-Energy计划(2008-2012)
围绕“低碳+去核”的能源转型目标,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与环境部在2008年推出为期四年的“E-Energy”计划——旨在以ICT(信息与通讯)技术为基础,搭建信息网络,实现能源数据的实时交互和反馈,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人用户和工业用户)根据信息进行决策和交易,从而形成广泛参与的电力交易市场。经过竞标申报选取了6个示范项目,结合地域特点,从市场、技术、服务、系统等多层面探索能源转型的道路,六个项目总投资1.4亿欧元。
德国能源互联网SINTEG计划(2016-2020)
“E-Energy”计划结束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于2016年开启了能源转型的第二阶段探索——为期4年的“能源转型数字化”智慧能源展示计划(SINTEG),在五个大型示范区域开启试点项目研究,共有超300家企业参与,投入资金预计为5亿欧元。
3 美国FREEDM项目:侧重能源网络互联
项目理念
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能源管理技术,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储能连接到电网中,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对等交换和共享网络。
研发进展
4 日本Digital Grid项目:能源和信息网络深度融合
2011年日本开始推广“数字电网(Digital Grid)”战略规划。“Digital Grid”的概念最初由东京大学教授阿部力也提出,旨在借鉴互联网概念重组国家电力系统,将同步电网细分成异步自主但相互联系的局域网,为发电机、风光发电、存储系统等电网基础结构分配相应IP地址,通过电力路由器(DGR)与现有电网和局域网相连,识别发电设备及用电设备,实现能源分配。
特点:能源网和信息网深度融合
项目进展:研发出第三代电力路由器“马克三号”;2015年3台电力路由器在和仓温泉酒店试点运行,5台电力路由器在福岛Sun Flex Nagatani-en项目上试点运行;2017-2019年开展Urawa Misono项目试点,连接5所住宅用户、一个光伏电站和一个商场,但未涉及真实电力市场交易。
5 瑞士VoFEN项目:侧重多种能源综合互联
2002年瑞士联邦政府能源办公室和产业公司共同发起Vision of Future Energy Networks(VoFEN)研究项目,旨在探索多能源传输系统的利用和分布式能源的转换和存储,计划到2050年建成理想的能源系统设施。
借鉴计算机科学中集线器的概念,该项目以能量集线器(Energy Hub)为核心。一方面“Energy Hub”是一个信息中心,通过实时监控和超短期预测对发电侧和负荷侧进行优化,实现对配电网上能源的补充、消纳和存储;另一方面具有多能转换的功能,将输入侧各分布式电源流入的不同形式的能力转换为输出侧的电力/热/冷能源。
该项目仍处于概念阶段。
1 “能源互联网”贯穿国网发展战略
1 数字化建设——国内重点参与公司梳理
2 智能化系统升级——国内外主要公司梳理
3 基础网架建设—特高压关键设备及重点公司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