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京东财报发布,其数据表现远超市场预期,股价持续上涨。美东时间5 月18日,京东继续高开,开盘5分钟内蹿至52.56美元,涨幅3.36%。截至收盘,京东股价大涨9.2%,报收55.53美元/股,创历史新高,市值也突破800亿美元关口。
这一切,离不开京东的技术野心和技术投入。
京东拥有“技术野心”,也砸下了真金白银。
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人民币。2020年一季度,京东研发开支为人民币39亿元(约合6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人民币37亿元。
不过坦率而言,曾经京东的技术体系内、技术与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京东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京东智联云总部,囊括京东的云计算、AI、IoT、智能管理与效率平台等技术体系。过去明显能感觉到的是,京东不同的技术部门虽然在同一处“安营扎寨”,但往往自我生长,面对客户时也更偏向独立行事。
在T型理论中,技术的下层是组织。“过去京东的技术解决方案散落在不同部门,在组织层面面临如何协同,形成体系性解决方案的情况。”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坦言道。因此,在面对一个客户时,如何将物流、云、金融、采购等灵活组合变为一体化模式,京东正在探索。
技术组织层面的改变之一,发生在去年12月,京东将云计算、AI、IoT业务进行重组,成立云与AI事业部。之后不久,京东又成立集团技术委员会。今年3月,京东云与AI事业部正式对外启用京东智联云品牌,周伯文任总裁。
据周伯文介绍,如今,在京东零售、物流等多个子集团业务中台向前演进的过程中,京东围绕技术给出的调整是,搭建全集团共建共创共享的T-PaaS(Technology PaaS,技术平台即服务),它属于京东技术中台的核心。
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的设立,也正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它也意味着京东有了更加体系化的组织架构。
资料显示,京东技术委员会下设决策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周伯文任主席,颜伟鹏和曹鹏任常务副主席,于建强和李德浩任常务委员,组成技术决策委员会并享有投票权;执行委员会由集团各体系及BGBU技术VP及T12(含)以上技术专家或高级技术业务负责人组成。
“我们分别在技术本身、技术产品与服务、全集团层面技术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价值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周伯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围绕整个集团技术一盘棋,我们已形成完整战略,如今正在共建共创的过程中。”
例如,当前集团技术委员会管理层下设有17个常设工作组,每个工作组人员来自不同BGBU的顶级架构师、优秀程序员和科学家,构成联合工作组。工作组按照技术方向分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安全、数据库、中间件、通信套件、移动PaaS组件等,从而形成高效高能的技术中台。
“T-PaaS打破了组织边界,以Best-of-breed为原则,每一个工作组都是基于京东内部最好的核心技术,以共建共创的方式来搭建集团统一的技术中台和底座,并在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一起共建共创共享。”周伯文介绍道,这样一方面科技促进不同部门技术人员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减少大公司普遍存在的“烟囱”,减少“重复造轮子”的现象,并高效地支持不同的B-PaaS(业务平台即服务)。
同时,技术委员会还将集团所有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而明确集团内哪些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能够独立存在并对外赋能。这也为后续技术与业务部门的配合打好铺垫。
京东近期推出的“京东新动能计划”便是一个实践。该计划首批服务包括智能中台、智能协同管理、智能采购三大解决方案,是由京东智联云与京东企业业务部共同推出的。
“这个计划将独立于京东业务存在,且经过京东场景千锤百炼的解决方案,通过企业业务部强大的客户触达力,推向市场。”周伯文表示。
集团技术委员会还将内部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器、网络、存储等)进行了统一收归。“技术委员会决策在不同基础设施投入多少资源,具体基础设施的实施和服务由京东智联云负责。”周伯文解释称。这也就意味着,京东智联云是京东集团技术服务的底座,集团对智联云的支持和定位也十分清晰。
此外,技术委员会还负责推进及打通集团的数据共享。通过技术手段使数据在各业务部门之间流动起来,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