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传统观念认为,如果一个人性格宽容大度,会有很多人和他交朋友。然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这个规律似乎并不适用。有的人甚至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自己明明很大度,处处为他人着想,却没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有的时候甚至感觉自己很孤独。为什么越是大度的人越没朋友?下面,小小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
老好人
首先,大度的人往往喜欢迁就别人,让别人觉得你的好理所当然。生活中,有一部分人被称为“老好人”。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请求,他们一般不会拒绝;当你感到不太愉快的时候,他们会尽量站在你的角度去讨好你;就是出门吃个饭,他们也会完全凭你的喜好挑选食物,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的确,人们愿意与这种性格和善的“老好人”相处,但是,由于人都具有得寸进尺的心理倾向,久而久之,你的好会被渐渐的视作理所应当,这是一种“习惯化”的体现。
进化心理学解释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是具有生物适应性功能的。例如,当我们从光亮处进入一间昏暗的屋子时。最开始,我们眼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眼睛逐渐适应了新的光线强度,周围的一些大致轮廓逐渐呈现在我们的眼睛中,让我们能够看清周围的环境。
同理,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也具有这种适应性功能。当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会觉得开心、满足。然而,如果对方一直对我们好,我们就会习惯他的好,觉得这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好感激的。
这也就揭示了为什么凡事都大度的人,反而人缘一般。因为人们习惯了他的好,觉得他理所应当的应该对大家好,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形成了习惯。而那些不经常向别人示好的人,反而会因为一些暖心的举动,赢得对方的惊喜。
其次,如果你凡事都大度,别人会觉得你缺乏个性。交朋友这件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小团体的形成。人们会因为相同的爱好或是差不多的生活经历,寻找到共同点,产生紧密的交往,朋友之间会形成小团体,让人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小团体中的一份子,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你有着怎样的朋友,就会觉得自己也是怎样的人,这是团体归属感带来的心理暗示作用。
而对于过于大度的人来说,他们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少顾及自己的感受。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很少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展露。由于过于倾向取悦他人,忽略真实的自我,反而会被周围人觉得这种人缺乏个性,没有吸引力,自然也就疏远了。
于是,我们会发现,生活中,那些看上去很大度的人反而没有什么知心朋友。当然,我并不是在引导大家要做自私自利的人,而是应该保持一个度,适度大度,适度的为身边的人考虑才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学会和身边的朋友保持距离感,塑造出你的个性才是融入小团体的关键。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社交心理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