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复苏,大家都拭目以待“新基建”。在目前新基建主要发力的七大产业领域中,充电桩之所以能位列新基建之一,是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能基础设施,充电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充电桩是重要的未来趋势,但具体的技术方向、行业标准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在得到App最新讲座《全球疫情爆发背后的隐藏机遇》中也强调,希望新基建中充电桩产业发展,坚持我们一贯的弯道超车传统,用无线充电新技术加速实现跳跃式发展,一步到位完成建设。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电动车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会迎来更加自由、便捷的无线充电方式吗?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 2020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7年全球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1600万美元增至2.34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6.8%。
随着人们对研发的日益重视,电动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充电的便利性,电动汽车市场对无线充电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无线充电技术允许电动汽车在不使用电线或电缆的情况下、通过嵌入在道路和停车位的无线充电源板自动连入电网进行充放电,使用方便安全,可以有效利用汽车电池容量、减轻车体重量、增加车辆续航里程。
无线充电的优点是既摆脱了线缆和充电插口的束缚,也不用再担心接口反复插拔的划伤和寿命问题,但其缺点在于,因为充电功率普遍只有5W到10W,充满一部3000毫安时电池的手机需要2.5小时至5个小时,而且在充电过程中,不能移动或者使用手机,因此充电使用场景只适合晚间睡觉、全心上课或者工作时,而这对于非常依赖手机工作或者娱乐的用户非常不友好。
因此,无线充电在消费电子领域目前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式,并未成为主流充电方式。无线充电在手机领域还只是高端机才会配备,都没有实现完全普及,现在为何就要进军汽车领域呢,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汽车电气化。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而其他国家也推出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这使得车企都在花大力气研发纯电动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如何为这些车的电池充电就成了大问题。无线充电作为充电桩的补充,能让汽车充电变得更方便、无缝,自然就受到了厂商的青睐。
无线充电近几年市场竞争开始越发激烈,标准之争也分几个阵营,按充电原理划分,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式、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
在目前这三种主流技术路线中,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优势在于安全性高、功率较大,传输距离更远,最远传输距离超过2米,同时可以为多个设备充电,也无需精准对位,还可以穿过墙体、木材等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因此得到汽车企业的青睐。
按照充电方式划分,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分为:动态充电和静态充电。动态充电系统易于使用,并且可以为行驶状态下的车辆充电。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技术开发公司多专注于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用电动汽车需求。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的无线充电技术的主要玩家有:WiTricity Corporation(美国),高通Qualcomm(美国),Momentum Dynamics(美国),Robert Bosch GmbH(德国),Continental AG(德国),中兴通讯(中国)和HELLA KGaA Hueck&Co.(德国)等。
作为通信行业的独角兽,高通也是发展下一代无线技术的领军企业之一,高通还拥有着超过1500个与无线充电相关专利及专利申请的拥有权或控制权,并积极参与制订了,SAE、ISO等国际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并且高通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已经在不同的车型平台上进行了测试。
2015年第二赛季的电动方程式锦标赛中采用的高通Qualcomm宝马i8安全车,通过功率达到7.2kW的Qualcomm Halo无线充电系统,在一个小时内将i8充满电,大大提升了充电功率,充电效率达到90%,已经与线缆充电效率相差无几。
很多前哨的朋友都知,海银资本很早投资了WiTricity,并一直关注相关领域。2019年2月11日,美国创新企业WiTricity宣布并购高通旗下电动车无线充电平台Halo,获得了高通手上1500项相关专利、所有的客户和授权。
WiTricity的前身是麻省理工学院从事无线充电的实验室。2007年该公司成立后,长期进行相关项目领域的研究。 无线充电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7kw,超出常见的交流充电桩7kw的功率。汽车从完全亏电状态到全部充满仍需7-8个小时,与目前国内的插电式充电方式效率相当。
目前多家主流公司已在布局这一技术市场。 三菱已与IHI和WiTricity合作开发了一个易于部署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消除了对插头和电线的需求。据悉,WiTricity已经为市场带来了一个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在20厘米(8英寸)的距离内提供高达3.3千瓦的功率,效率超过90%。三菱进入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的新阶段。
除此之外,奔驰、奥迪、宝马、沃尔沃等汽车厂商也已经汽车无线充电展开了研究,甚至该技术已宝马530e等车型中实现量产。
国内,无线充电技术整体虽稍落后于国外。但近两年对这一技术的热衷也日渐明显增多。 传统车企中,广汽新能源、比亚迪、东风日产、长安、吉利、北汽等已有30余家车企均对无线充电技术跃跃欲试。
2012年6月,中兴新能源研制出了无线充电技术样机。并在2014年将该技术应用到城市公交大巴上,于2015年7月及2016年12月完成了乘用车分体式及一体式无线充电系统设计,同时中兴也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尽管有这么多行业巨头科技公司在无线充电领域不断发力,但是目前无线充电技术还是有许多问题丞待解决。
1、现在可实现的无线充电技术,充电功率都很小,能量转换效率比有线方式低,随着车载动力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大,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时长方面面临挑战。
2、设备成本相对高昂,一个3kW的无线充电系统一般在1万元左右,传统的充电桩只需要不到2000元。
3、对充电环境要求严苛,无线充电器传输范围有一定距离限制。面对高底盘车辆,充电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由于以上限制,无线充电现阶段只能作为传统充电桩的补充。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和汽车厂商加入到无线充电的队伍里来,这项技术必然会进入快速发展期,无线充电有朝一日会成为电动车主要的充电方式。
我们自己的海银资本很早投资的WiTricity,就是做无线充电桩的,希望中国在新基建发展当中,还是要坚持我们的弯道超车的传统,就是用最新的技术能够实现跳跃式发展,这是正确的思路。
大量布设无线充电桩,一步到位,电动车就能够把智能系统也搭载上去,因为你难以想象都已经是自动驾驶了,智能的电动车还离不开人。最后一公里的充电时,还需人去插一下电源,这太无法接受了。
所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未来应该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智能电动汽车的标配应该是无线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