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真的缺水吗?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这颗蓝色星球,确切地说应该叫“水球”,因为它表面71%的面积被水所覆盖,总面积达到3.6亿平方公里,总体积达到13亿8600万立方千米。这样看来,地球上并不缺水。
然而,人类概念中的缺“水”,指的是淡水。淡水是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在地球上,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体积只有约3500万立方千米。在这2.53%的淡水中,有87%的淡水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25%,而且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还极不均匀。
而对于占全球总水量97.47%的海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经常远洋出海作业的船员,如果遇到淡水短缺,那么他就算是被渴死,也不会选择喝海水。这是为什么呢?
在大航海时代,英国、荷兰等海上强国的商船货船每天都穿梭于四大洋之间,有时候遇到风暴、迷路等意外事故,船员们就会面临缺水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经验丰富的船员会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水源、节约用水,到最后就算是被活活渴死,也不会直接饮用近在咫尺的海水。
而那些没什么经验的年轻船员,当渴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大口大口地喝海水。在喝下大量海水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在短时间内死去,这就是经验不足的代价。
那么,船员们为什么会在喝下海水后死去呢?
这还要从人类特殊的身体器官功能说起。人类喝下的每一滴水,都要经过肾脏进行“过滤”。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肾脏的排泄功能其实是有限度的,通常排泄盐的浓度不能超过2%,而海水的含盐量高达3.5%(这意味着平均每一升海水中就含有35克的盐)。如果直接饮用海水,不但会加重人体泌尿系统的负担,而且为了排出饮用每百克海水携带的盐分,人体还要额外补充75克的淡水才能把海水冲淡到2%。
如此一来,人体就要排出175克的水分。如果一个人喝下了海水,同时又没有及时补充淡水,那么他就只能消耗体内原有的水分了。这就是船员在喝了大量海水后,最终脱水而亡的原因。
奇怪的是,很多常年在海上飞行的海鸟为什么就能直接喝海水呢?这是因为,海鸟体内有一种叫做排盐腺的器官,排盐腺就像人类使用的海水淡化装置,能够及时高效地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
除了海鸟之外,地球上的一些植物也能够直接“喝”下海水,尤其是那些常年栖息在海洋中的水生植物。有些生长在陆地上的农作物也可以直接用海水进行灌溉。科学研究表明,有些植物用海水灌溉后,不仅长势更好,而且含糖量也提高了。比如用海水灌溉的苜蓿,产量比用淡水灌溉的增加了9倍之多。
除了盐度过高,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每一毫升海水中大约含有100万个微生物,其中包括一些真菌、细菌、古菌和病毒等。以病毒为例,科学家已经在海水中发现了近20万种病毒。因此,对于人类来说,一旦喝下大量未经处理的海水,其后果无异于饮鸩止渴。
此外,海水中除了含有高浓度的盐分,还含有很多金属矿物元素。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有80%都可以在海水中找到。其中,每一升海水中超过1毫克的元素主要包括氯、钠、镁、硫、钙、钾等。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海水中有些元素的浓度实在是太高了,它们远远超过了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如果大量饮用,就会导致某些元素过量进入人体,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实际上,海水不是不喝,而是要在喝之前进行淡化和过滤。淡化过滤海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反渗透法、离子分离法、沉淀法等。只不过,这些方法都需要专业的设备来支持,船员们在茫茫大海上不可能获得这些专业设备。
对于海上的船员们来说,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莫过于蒸馏法。这种方法是先把海水加热、煮沸,使海水产生蒸气,再把蒸气冷凝下来变成蒸馏水。在用蒸馏法制得的淡水中最好掺入少量(2%)的洁净海水或者适量矿化剂,这样水味可口,还补充了蒸馏水中缺少而人体所必需的无机盐。
据估计,如果把海水中的所有盐分都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可以得到厚达153米的盐层。海水中这么多的盐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的时候,海水其实是淡水。但是在岩石和土壤中却含有大量的盐分,当陆地上的河流汇入大海时,就会把岩石和土壤中的盐分也带入海中,从而形成了海盐。
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其表面温度会逐渐升高,一部分海水被蒸发掉,但是海水中的盐分却不会被蒸发掉,它们被留在了海水中。这样周而复始,海水中的含盐量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随着人类用水量的急剧增加,以及海水淡化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解决人类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终极途径很有可能就是对海水的淡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