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的出现,方便了许多人的零钱理财需求,然而近几年余额宝收益率一直在持续走低,7日年化从年初的2.6%直接又降了一个台阶至2.3%左右。按这趋势,到今年年底难不成要破“2”了吗?
余额宝时代终究过去了
今年4月10日,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取消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个人交易账户限额和限购。也即是从当日起,购买余额宝不再限制单日买入2万元以下、账户最高持有10万元以下。
放开限购的背后,一方面意味着余额宝在人们心里变得“不再重要”,因为收益的下行降低了其吸引力,基金规模也相比2018年一季末的峰值下降了30%以上;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理财习惯已经发生改变。
目前,不少互联网平台、券商、基金公司都会推出类似的闲钱理财渠道,比如将资金打入账户中,它会帮你自动转入该机构自有的货币基金里,等你想要炒股或买其他基金时,又可以随时取出。
看来,金融机构为了承接这块余额宝“吐出来”的大蛋糕,改变用户的理财习惯,没少花心思。
但不管怎样,余额宝时代是终究过去了。此前咱们的闲钱大多都会以定期存单的形式存在银行,但由于存单流动性不强,这种诟病使得存单逐步被抛弃;直到2013年被流动性更高且收益能媲美存款的余额宝所替代。而近几年包括余额宝在内的理财收益率持续下滑,人们更倾向于闲钱多元化理财,余额宝甚至零钱通已经不再是人们主流的投资渠道,而是闲钱的中转场罢了。
收益率会不会破“2”?
有人说这是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基金规模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宽松变得越来越大,但货币市场投资工具毕竟有限,因此“过剩的资金”充斥着市场,利率走低,收益率下滑很正常。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但其实余额宝在未来面临的压力其实远不及此。
首先是监管压力。当初限制余额宝规模的初衷便是管制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而余额宝当时也是借助天弘基金才实现了基金销售功能。而对于互联网基金销售的管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其实还不算完善,未来包括互联网基金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都将得到逐步完善,未来余额宝在投资范围、基金规模等都会更加受到严管,至于收益不可能再大幅回升,基本是随行就市。
其次,余额宝相当一部分资金是以同业存款的形式用较高利率存入银行,而银行的存款则主要用于放贷。如果市场的贷款需求不多的话,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就没那么多,再加上市场利率的下行,余额宝的收益自然也就下滑了。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余额宝对接的是多只货币基金,所以也就必然会出现分流资金的情况,而货币基金的收益是需要平摊的,因为对接的每只基金的收益率都不一样,但余额宝的收益是一定的,因此略高收益的基金会补偿一些给那些略低的。
最后也是最大的压力,那就是利率下行周期。目前国内的利率环境越来越微妙,加息怕经济扛不住,降息又怕刚刚压下去的资产泡沫重新抬头。虽然目前央行基本只是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的形式释放流动性,但毕竟货币存量大,即使M2的增速下去了,增量依然可观。
你的闲钱该怎么办?
上面说到,余额宝更多的只能充当“资金中转站”的角色。在此,我推荐几种非常适合中小额闲钱理财的渠道:
1、定期银行理财
比如这款30天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可以达到3.65%,掐指一算,1万块钱的话每天就有1块钱,比余额宝要强。当然银行理财虽然门槛降了,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像这款的起投金额就是1万。
不过如果你资金充裕点,比如5万以上,10万以下,那么这种系列产品60天期和90天期或许会更好。比如90天期的兑付公告显示最终实际兑付的收益率可达4.26%。
有人说,万一需要用钱咋办呢?没事儿,这种流动性问题当然是可以解决的,比如通过投资多种不同期限的理财,这样你会发现在固定一段时间内会有好几款理财集中到期,这时如果想用钱,便可以自由分配了。
另外我还需要提一下,一些券商也会发行结构性收益凭证,听上去好像很复杂,其实本质就是浮动收益产品,起投点跟银行理财差不多,同样也有一定的期限,但它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是跟踪某一个指数或其他风险产品的走势的,并根据跟踪标的走势做相应的收益浮动,最低有活期保本利息。当然这也适合闲钱较为充裕的投资者。
2、股票基金
如果你的闲钱只有几百几千,也没关系,那就选最常见的股票基金。虽然目前行情不算很好,但并不代表没有亮点。之前咱们聊过不少基金的投资方法(可查看往期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不过咱依然是推荐指数基金。长期选择宽基指数,短期,比如闲钱理财,就可以选择行业、主题型基金,因为后者波动往往更大,对于中小额闲钱来说也能承受更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