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作为宇宙级大银行,自然获得非常多客户的信任,但与此同时大家也有一点共识,就是这一家银行的存款和理财收益率都相对较低.
不过我们在实际评测的时候,也发现有一些理财产品收益率还不错,今天评测的几款产品中,甚至有一款在过去一年的收益率从轻松的达到了7%。
不过,财说得明白提醒大家,即使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也不能够只看收益率,闭着眼睛买,还要分析一下这一款产品的投资范围,封闭期限,从而对风险级别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才决定是不是购买,做一位精明的投资人。
"*合"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产品是工银理财的一个比较新的系列产品,其中有一款封闭期两年半,业绩比较基准达到4.5%,相对比较高。
不过,这个产品的风险评级是PR3型,风险适中可能会有本金亏损。
80%以上是固定收益类,不超过20%投资于权益类,产品可以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但不超过10%。这样的投资比例,整个产品的风险应该不会太高。考虑到产品的运作封闭期达到两年半的时间,即使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是当产品到期时,应该也已经抹平了风险。
不过,这个产品有超额管理费。如果到期时收益率超过了4.5%,银行获得超额收益的20%,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将会略微降低。
如果大家担心上面这个产品PR3型,风险略高,可以看看另一款,也是固收为主的,而且封闭期较短,过去一年的收益率也达到了4.48%。
这是一款季度开放的固收增强型产品,是去年6月份成立的,到今年6月正好一年的时间。一年来,净值增长到1.0448元,也就是说过去这一年净值增长4.48%。这样的年化收益率比起很多预定收益型的理财产品高了不少。
这个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严格控制在5%之内,大部分的资金(超过80%)投资于固定收益类的资产。投资于衍生品的比例不高,并且主要是国债期货和汇率利率互换等。因为投资者的资金至少有一个季度的封闭期,可以说风险更低。
不过现在固定收益类的资产收益率也在降低,所以这个理财产品未来一年的收益率有可能会略微下降,但至少风险不高。
工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一年期,参与定增,业绩比较基准3.9%,这有点特色。
因为前不久才发行一号产品,所以没有历史数据作为参考,只能够认真的研读这一份产品的说明书。
固定收益类的投资不低于70%,但不高于80%。因为主要资金集中在这一项资产里,所以整个产品的风险可控。
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合计不能超过30%,但也不会低于20%,未来的风险波动主要就是由这一部分的资产所造成的,但是主要的收益也由这些资产所贡献。
投资策略里面清楚的说明了,这个产品将会参与定增。因为公布了新的定增规则,所以很多公募基金都看好定增市场的收益。而银行理财产品明确参与定增,这样的产品并不多见。
工银理财还有一款全球混合类封闭式理财产品,通过这个产品可投资于全球市场。这款产品1005天封闭期,相当于两年9个月。业绩基准4.8%,
这虽是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却是一款基金产品,严格的说相当于基金中的基金。因为这一款产品的资产将主要投资于市场上的公募基金,包括货币式基金,债券式基金,股票型基金等,而其中的部分基金将以QDII形式投资于海外市场。
不超过80%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而投资于权益类资产最高可以达到40%,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最高不超过20%。从这些投资比例分配来看,这个产品的投资比较灵活,所以产品也注明属于混合型。但同时也说明这个产品的风险波动,比一般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更高一些。
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是年化4.8%,如果封闭期满,年化收益率超过4.8%,超额部分的20%归银行。
既然本身就是一款投资于基金的产品,既然超额部分还有20%归银行,那还不如自己构建基金投资组合。
财说得明白以相同的投资比例,选择一个基金组合,发现过去三年来的收益率,折算年化,远高于6%。
还有一款"全*科技创新优选"的净值型产品,去年6月份成立,到现在一年净值上涨到1.07,也就是说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略超7%。
一年的收益率能达到7%,对于很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朋友来说,觉得非常可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这个产品的投资比例中40%以下投资于权益类,并且会有意识的倾向于科技创新板块。不超过80%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
最高40%投资于权益类,而投资于固定收益类的不超过80%,无疑会使这一个产品的风险略高。财说得明白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投资组合,至少80%固定收益类投资,最多不超过20%权益类且主要为科技基金,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权益类比例,也降低了投资组合的风险。但这样的组合,过去一年的收益应该在10%以上,还不会被收取超额的管理费。
PS:工行的以上产品的浮动管理费有点特别,年化收益率超过8%,并且净值创新高时,超过8%的部分就有20%作为银行的管理费。收费可不低。
看来,我们买银行理财产品,只是懒人选择,应该学会自己构建投资组合,追求在同等或更低风险情况下,获得更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