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商品、货币、生产资料,原本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它才能为了资本。马克思通过对“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两种形式和内容的比较,揭示了从货币发展为资本的这个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生产方式。
商品流通,是商品→货币→商品(W-G-W)的流通形式。资本流通是货币→商品→货币(G-W-G)的流通形式。这两种流通在形式上,有根本的不同,首先是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其次是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最后是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比形式更重要的是,经济内容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1、经济目的不同。商品流通的目的在于满足生产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取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在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求,取的是商品的“价值”,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的货币。
2、实际内容不同。商品流通,交换的是双方价值量相当,而使用价值不同的两种商品。资本流通,并不在意具体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什么,而是在于何种商品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实现货币的增值。资本流通中,交换双方在“质”的内容上是相同的,只是“量”的多少不同。满足需求,是商品流通的实际内容。实现增值,是资本流通的实际内容。
3、流通限度不同。商品流通是有限的,这是由流通目的决定的,商品流通在于获取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个人的生存生活所需。生产者一旦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资本流通的目的在于获取资本的增值,货币只有在不断的运作中,才能实现增值。因此相比较满足个人生产生活所需,资本追求利益是没有上限的。货币一旦停止运作,它就失去了继续增值的能力。
从商品到货币,经历了四个阶段,这是商品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商品自身的二重性所决定的。那么,从货币到资本,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在资本流通中,马克思把这个“增值额”叫做“剩余价值”。即从货币G→商品W→货币G',虽说最终又换成了货币,但是前后是有价值量的差别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货币增值呢?
马克思指出,货币和商品的来回转换是无法增值的,唯一在这中间起到作用的,在于一种特殊商品的加入,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指的是一个人从事某种生产活动时候的体力和智力总和。资本家购买来的棉花,不会天然地变成棉布,只有经过劳动者的加工,才能实现资本升值的目的。这就需要资本家进一步购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劳动力的价值,同样是由产生劳动力商品的必要时间决定的。劳动者,需要一定的生活资料来维持生存,还需学习相应的技能来满足不同劳动对技术的要求,还需要养育子女来保障劳动力商品得以延续。这些都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基本要素。
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于它可以把棉花加工成布匹,可以把布匹加工成衣服,每一次的生产加工,都必然带动资本投资的增值。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来源于劳动者对生产对象的加工。因此,货币能否转变为资本,关键在于看它是否购买了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