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脑百科 > 人工智能

新华社再度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5G和AI技术创新赋能两会报道

时间:2020-07-14 10:00:51  来源:  作者:

【摘要】5G技术加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长足发展,新兴信息技术如何推动新闻传播创新,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抢抓5G技术应用新机遇,不断扩大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场景的领先优势,综合探索卫星技术、物联网与新闻报道的结合,进一步创新新闻传播手段、提升新闻生产效率、丰富新闻报道形态,推出一系列具有全新技术特点的新媒体产品,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创新作出新的探索。

【关键词】5G;人工智能;两会报道;新华社

重大主题报道历来是新闻媒体比拼创新创意的重要契机,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的成熟运用,新闻报道创新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社紧紧围绕两会报道主题,充分运用5G和AI等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推出“5G+8K+卫星”超高清新闻直播、3D版AI合成主播、新闻互动微纪录片等全新报道形态,有效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受众体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新华社再度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5G和AI技术创新赋能两会报道

1 运用5G技术推动新闻直播升级

和前4代移动通信网络相比,5G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的特点。5G技术的应用,使8K超高清画面的即时传输成为可能,也为媒体创新超高清新闻直播、远程虚拟演播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5G技术支撑8K超高清新闻直播。新闻直播的魅力在于更多呈现现场细节,8K超高清技术能实现拍摄对象“纤毫毕现”,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当前,8K电视正加快走向市场,5G技术更打通了8K画面传输的技术瓶颈。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开创式地打造五地联动“5G+8K+卫星”直播报道,首次实现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多地8K实时采集、在线编辑加工和直播,并实现在8K显示终端和5G移动终端落地,为受众带来超高清、全方位、沉浸式的直播体验。尽管采集的画面质量更高,现场记者的采集设备却进一步轻量化,直播综合运用了“5G+8K背包”、8K摄像机、5G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采集传输,同时利用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确保异地传输的稳定性,从北京向威海、三亚、喀什、漠河四地分会场直播超高清视频。这场超高清直播实现双向采集传播,通过连线四地采访报道基层干部群众对全国两会的新期待,形成有效互动。

全息同屏让异地访谈身临其境。今年全国两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特意为新华社首创的5G全息访谈点赞,指出记者与代表之间的仿真全息视频连线,双方相隔大概有1000公里,但就像在面对面交流。5G全息异地同屏系列访谈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策划推出,邀请来自抗疫一线和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程桔、罗阿英、蔡卫平等讲述履职故事。这是新闻媒体首次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拓展此类5G场景,访谈将5G信息技术和全息成像技术有效融合,将程桔带领家乡群众建设幸福新农村、罗阿英家乡基诺山上的脱贫故事、蔡卫平抗疫一线的经历通过全息影像技术投影到受众眼前。在这场跨越空间的交流中,5G网络的千兆级超高宽带和毫秒级的低延时打破了距离限制,全息同屏、异地传输、实时互动,全部由5G技术支撑实现。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快铺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5G资费逐步降低,5G应用将全面向智能手机等终端普及,5G技术结合其他技术创新,必将在新闻领域带来更多新的体验。

新华社再度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5G和AI技术创新赋能两会报道

2 运用人工智能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打造智能化生产平台,是新华社探索人工智能驱动新闻报道创新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新华社相继推出“媒体大脑”、AI合成主播等人工智能产品,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和反馈等各个环节,不断巩固人工智能在新闻应用领域的领先优势。

“媒体大脑”推出“两会机器人”。“媒体大脑”是新华社发布的国内首个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集纳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音频语义理解等适应新闻生产场景的人工智能技术。今年全国两会上,“媒体大脑”推出“两会机器人”,提供数十款智能模板,实现从数据新闻智能配色、个性化媒资订阅、传播力分析,以及编辑器优化等多项功能,让可视化产品颜值更高。结合这些技术推出“MAGIC带你看”栏目,“两会机器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拆条数十条短视频供媒体使用,并将精彩片段集成至微专题。报道《MAGIC看民生数据|关键之年的成绩单》和《MAGIC带你看两会TOP关键词》分析政府工作报告新变化,通过词频突出报道重点。结合“第一学习文库”大数据和“媒体大脑”智能算法,应用知识图谱对关联词进行延伸,梳理出构建和发展精准理念的逻辑线条,推出《习语“智”读|精准,总书记教给我们的方法论》等报道,为创新高端时政报道积累了经验。媒体用户在“媒体大脑”订阅新媒体账号,能自动获取关注内容,快速制成短视频。

首位3D版AI主播提升可视化效果。继推出全球首位AI合成主播、站立式AI合成主播之后,新华社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推出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结合3D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开拓性应用。3D版AI合成主播以新华社记者为原型,高度还原真人形态,依据算法驱动生成相应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新增变换发型等功能,能够适应演播室不同的虚拟场景。在两会报道中,“新小微”实时播报两会消息、传递两会代表声音,带来更加生动的用户体验。随着AI合成主播成员日益丰富,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AI合成主播将更广泛应用到新闻报道中,实现只需输入一段文字,就能立即高效转化为多语种视频报道,有效提升了对文字稿件的可视化处理能力,全天候在线提供新闻资讯。

新华社再度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新场景:5G和AI技术创新赋能两会报道

3 运用多种技术融合丰富新闻报道形态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越来越表现出跨主体、跨领域、跨技术融合的显著特征。信息技术变革不断拓展媒介的内涵和外延,物联网的普及将连接各类电子终端,使之成为高效的信息传播载体,实现“万物皆媒”。卫星技术将受众的视角从地面转向太空,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通过画面比对分析,还能进一步挖掘数据中蕴含的新闻价值,推出形态多样的新媒体产品。

卫星拍摄技术拓宽新闻叙事视角。新华社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推出“卫星图鉴故事”系列报道,以“一镜到底”的呈现形式,实现卫星影像与生活场景的无缝对接,以人物故事为核心,实现“天地人”不同视角的系统融合,既丰富了新闻素材来源,又拓宽了新闻叙事角度,带给受众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比如,《卫星图鉴故事|修路老汉“穿越”记》将卫星数据融入新闻报道,讲述“老汉”张登普家乡修路、搬迁脱贫的故事。报道以人物叙事为主线,结合卫星拍摄展现白家沟村的地势地貌,俯瞰积石山县易地搬迁安置区,通过老人前后生活图景比对,使当地群众远离泥石流多发区、搬往县城安置区的天文地理因素以及搬迁后生活状态的变化清晰呈现,一目了然。

交互传播模式增强新闻体验。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出新闻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动人》,讲述全国人大代表李金莲履职为群众服务的故事。虽然以纪录片为报道载体,但在制作上加入了“依法讨薪”“普法宣传”“修路助农”等“剧情”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剧情”,李金莲根据“剧情”自述自己的履职经历,通过交互方式将新闻素材从单一输出变为多线叙述,让受众变成具有选择权的“导播”,进一步优化用户的新闻体验。这也是“互动视频技术”首次应用在时政新闻中,实现了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生成多元产品形态。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革新,都将驱动新闻报道模式不断创新。5G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催动传媒业发生深刻变化,全国两会报道只是媒体创新的一次集中演练,主流媒体应当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新闻产品形态、着力重构新闻生产机制、大幅提升新闻传播效率,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变革中占据主动、抢占先机,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径,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Tags:人工智能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推荐
11月2日召开的世界顶尖科学家数字未来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2007年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斯基、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2002...【详细内容】
2021-11-03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39)  评论:(0)  加入收藏
说起人工智能,大家总把它和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联系起来,而实际上这些科幻场景与现如今的人工智能没什么太大关系。人工智能确实跟人类大脑很相似,但它们的显著差异在于人工智能...【详细内容】
2021-09-17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57)  评论:(0)  加入收藏
作者:阿米特·V. 乔希(Ameet V Joshi)来源:华章科技 01 人工智能艾伦·图灵(Alan Turing)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如下:如果窗帘后面有一台机器,并且有人正在与之互动(无论以何...【详细内容】
2021-09-07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76)  评论:(0)  加入收藏
人工智能看似是这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一个新技术行业,但是人工智能不是一门新学科,它的学科发展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想要入门人工智能行业,那么你需要学习的知识将会非...【详细内容】
2021-06-16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127)  评论:(0)  加入收藏
起源阶段(1943-1969)1943年,神经科学家麦卡洛克(W.S.McCilloch) 和数学家皮兹(W.Pitts)建立了神经网络和数学模型,称为M-P模型,即两个人的名字的合称McCulloch-Pitts。这个模型是对...【详细内容】
2021-06-15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134)  评论:(0)  加入收藏
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如何影响它,是一种不同凡响的体验。在 Mate Labs 我们有一群自学有成的工程师,希望本文能够分享一些学习的经验和捷径,帮助机器学习...【详细内容】
2021-06-09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128)  评论:(0)  加入收藏
韩国著名研究机构IITP(2019年)曾经对外发布了一组调研数据,通过科研专家进行的问卷调查,将全世界范围内的AI强国来了一次评分排座次,最终结果显示中国位列全球第三,第一、二名分别...【详细内容】
2021-05-18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405)  评论:(0)  加入收藏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并且对很多行业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也是大不相同的。那么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场景有哪些?人工智能在...【详细内容】
2021-05-12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187)  评论:(0)  加入收藏
未来20年,这种工作不可代替,无需担心会失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有很多职业被代替了,尤其是电销行业,在过去需要人工来拨打推销电话,每天差不多最多能够拨打200通电话,这种工作...【详细内容】
2021-05-10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141)  评论:(0)  加入收藏
「中国人工智能研究论文总数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获得的资本青睐越来越少」「主流NLP系统也存在种族歧视」这些话题都出自斯坦福大学Human-Cent...【详细内容】
2021-04-20  Tags: 人工智能  点击:(205)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作为数据科学家或机器学习从业者,将可解释性集成到机器学习模型中可以帮助决策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更多的可见性并可以让他们理解模型输出决策的解释。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两个...【详细内容】
2021-12-17  deephub    Tags:AI   点击:(16)  评论:(0)  加入收藏
基于算法的业务或者说AI的应用在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但是,在实际应用的场景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奇怪的偏差现象。例如,Facebook将黑人标记为灵长类动物、城市图像识别系统...【详细内容】
2021-11-08  数据学习DataLearner    Tags:机器学习   点击:(32)  评论:(0)  加入收藏
11月2日召开的世界顶尖科学家数字未来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2007年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斯基、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2002...【详细内容】
2021-11-03  张淑贤  证券时报  Tags:人工智能   点击:(39)  评论:(0)  加入收藏
鉴于物联网设备广泛部署、5G快速无线技术闪亮登场,把计算、存储和分析放在靠近数据生成的地方来处理,让边缘计算有了用武之地。 边缘计算正在改变全球数百万个设备处理和传输...【详细内容】
2021-10-26    计算机世界  Tags:边缘计算   点击:(45)  评论:(0)  加入收藏
这是几位机器学习权威专家汇总的725个机器学习术语表,非常全面了,值得收藏! 英文术语 中文翻译 0-1 Loss Function 0-1损失函数 Accept-Reject Samplin...【详细内容】
2021-10-21  Python部落    Tags:机器学习   点击:(43)  评论:(0)  加入收藏
要开始为开源项目做贡献,有一些先决条件:1. 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由于在开源贡献中你需要编写代码才能参与开发,你需要学习任意一门编程语言。根据项目的需要,在后期学习另一种语言...【详细内容】
2021-10-20  TSINGSEE青犀视频    Tags:机器学习   点击:(37)  评论:(0)  加入收藏
SimpleAI.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还是遥不可及?来这里看看吧~ 从基本的概念、原理、公式,到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去理解,到动手做实验去感知,到著名案例的学习,到用所学来实现...【详细内容】
2021-10-19  憨昊昊    Tags:神经网络   点击:(47)  评论:(0)  加入收藏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当计算机具备了处理自然语言的能力,才具有真正智能的想象。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作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用计算机来处理、理解以及运...【详细内容】
2021-10-11    36氪  Tags:NLP   点击:(49)  评论:(0)  加入收藏
边缘计算是什么?近年来,物联网设备数量呈线性增长趋势。根据艾瑞测算, 2020年,中国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达74亿,预计2025年突破150亿个。同时,设备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AI与互联网在...【详细内容】
2021-09-22  汉智兴科技    Tags:   点击:(54)  评论:(0)  加入收藏
说起人工智能,大家总把它和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联系起来,而实际上这些科幻场景与现如今的人工智能没什么太大关系。人工智能确实跟人类大脑很相似,但它们的显著差异在于人工智能...【详细内容】
2021-09-17  异步社区    Tags:人工智能   点击:(57)  评论:(0)  加入收藏
最新更新
栏目热门
栏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