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米SU7的火热发售,雷军凭借“跨界灭霸”称号又一战封神。作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连续创业者,他向大家生动地诠释了“人生在于奋斗”的真谛。
雷军作为中国第一代程序员大佬,其早期故事在科技圈一直流传甚广,例如大学两年修完四年学分,大三就赚到第一桶金,以及被求伯君挖掘进入金山等故事,都被很多用户和粉丝津津乐道。
而作为初代计算机程序员,雷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我没有写过诗,但是有人说我写的代码,像诗一样优雅”,这句话相信很多朋友都很熟悉,20年前雷军写的代码,如今仍被大家拿出来赞许,他超前的理念和思维,更是对整个IT业的技术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小编翻到雷军十多年前给入门程序员的建议,如今阅读仍颇有启迪,觉得对刚入行或是已经入行的程序员而言都是宝贵的经验,希望大家看完之后也能有所感触。
以下为正文内容:
我并非天生喜欢写程序,上高中时也没有想过程序员的生活。
我学电脑非常偶然,小时好友上大学时选择了计算机系,为了和这个朋友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也选择了计算机系,可是当我学会一些后,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写程序。
我是1987年上的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大一下学期才有专业课。当我有资格上机的时候,发现电脑世界太美妙,就一头扎进去。
大学毕业后,分到研究所,不太适应那里的气氛,就在1992年初加入金山软件,开始了职业程序员的生涯。
后来成了金山软件研发部门的主管,但我一直都是一线的程序员。
写程序还是自己最擅长的事,也是最喜欢的事
我刚接触电脑就发现电脑的妙处,电脑远没有人那么复杂。如果你的程序写得好,你就可以和电脑处好关系,就可以指挥电脑干你想干的事。这个时候你是十足的主宰。每每你坐在电脑面前,你就是在你的王国里巡行,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电脑里的世界很大,编程人是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国里。你可以想象到电脑里细微到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比特的东西。
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没有什么不能做的(现在还能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而且更要命的是好象我们特别聪明,特别适合开发软件,比老外强得多。当我们真正接触那些杰出的开发人员的时候,发现他们太厉害了,都有十多年的开发经验。虽然也有很多年轻人做了很多好东西,但决大多数的产品出自这些有丰富开发经验的程序员的手。
刚毕业的时候,编程不仅仅是爱好,而且也成了一辈子的工作。整天不知道写些什么东西,觉得特别没劲,找不到感觉,特别灰心。后来,才明白,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程序才会有感觉。
写程序的活特别费脑子,也特别累,但我喜欢,可以肯定我会干上一辈子,虽然我没有打算一生只干这一件事。用一生来编程序是一件既容易又困难的事。如果碌碌无为,为交差写点程序,这样的日子太好混了。但如果想全身心地写程序,写十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我不少朋友都洗手了,有时我也想“用什么电脑呀,windows 外的世界不是也很大吗?”。面对电脑的时候,立刻顿悟:写程序还是自己最擅长的事,也是最喜欢的事。
建议一:不喜欢写程序的人早点转行,不要勉强自己,免得误人误己。
不要被追求的目标限制自己的抱负
有的人学习编程技术,是把高级程序员做为追求的目标,甚至是终身的奋斗目标。后来参与了真正的商品化软件开发后,反而困惑了,茫然了。
一个人只要有韧性和灵性,有机会接触并学习电脑的编程技术,就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程序员。刚开始写程序,这时候学得多的人写的好,到了后来,大家都上了一个层次,谁写的好只取决于这个人是否细心、有韧性、有灵性。掌握多一点或少一点,很快就能补上。成为一个高级程序员并不是件困难的事。
当我上学的时候,高级程序员也曾是我的目标,我希望我的技术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后来发现无论多么高级的程序员都没用,关键是你是否能够出想法出产品,你的劳动是否能被社会承认,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高级程序员绝对不是追求的目标。
建议二:时刻保持好奇心,不要局限在技术本身,多花点精力关注用户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出现。需要时刻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各种新的东西,才能在未来的几十年职业生涯中不落伍。人的精力有限,高手往往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整个行业动态,的确不是简单的事情。我的经验是经常看业内的各种技术杂志,参加各种聚会,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最重要的是,交几个博学的技术高手,多和他们交流,一定受益匪浅!
现在的软件研发越来越强调团队协作,不少团队都配置了专门的需求分析工程师、用户界面及用户体验的设计师,软件研发的分工越来越细。很多程序员以为只要把技术搞好,不用管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实际上,需求方案及界面方案不可能写得非常细,具体的实施还是程序员自己来实现的。这个时候,好坏的差距很快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写程序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不是简单完成需求规划方案中的功能。所以,程序员一定要认真揣摩用户心理,能明白用户的真实需求。
我强烈建议程序员不要仅仅局限在技术本身,还需要多点精力考虑和用户相关的问题,学会洞察用户的需求,并努力设计好用易用的产品。做到这点的程序高手,就算创业也有很大的成算了。
编程是技术,更是艺术
有人认为编程是一种熟练工种,也有人把编程说成是艺术创作。
我们换个工种来看,石匠应该是熟练工种,属于工人,更和艺术似乎沾不上边。但正是这些石匠,给我们留下多少文物古迹,如乐山大佛、莫高窟等等。应该说这些石匠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文化财产。
现代软件工业已具相当规模,很多软件的完成需要的是大兵团作战。一名普通程序员接受编写某一模块的任务后,往往只是写代码,发挥的余地很小。在大项目中,很多程序员只能了解到和自己所编模块相关的很局部的细节,另外还受到开发环境的限制,真的很难体会到自己在从事艺术创造,更多的时候是感到自己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有的时候还担心自己苦苦参与的这个项目究竟有没有意义,是不是在同类产品中有竞争力,会不会开发出来以后就因为硬件的发展,操作系统的换代而过时……
编程应该说两种属性都有。编程不仅仅是技术,也还是艺术。编程是技术活,才有可能大规模进行,才会有软件工程和软件工厂。也正是编程是艺术,才会有如此多的好产品,让大家如痴如醉。
建议三:必须像工匠一样写够十万行代码,又须像写诗一样来写代码
程序员像木工一样,熟能生巧。程序员必须写足够代码量的程序,才会有感觉,这是一个苦力活,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没有动手能力做支撑,很难做出好的科研成果。我的一个学长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博士,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在全世界都非常出名,他说每个博士生必须写十万行代码才能毕业,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生进任何一个大企业基本不用面试。而国内培养的大部分研究生、博士生,动手能力都偏弱。没有写过足够代码量的程序员,想成为高手是不可能的,只能纸上谈兵!
那么,怎样像写诗一样写代码呢?很简单,买几本经典的编程书,把书上所有例程全部重新写一遍,逐个比较和书上范例的差距,一步一步改善自己编程的风格和技巧。时间长了,自然就能写出像书上例程一样的代码,甚至可以比书上写得好。基础扎实后,多看看linux等系统级的源代码,看看高手是如何写的,就有感觉了。通读一下MSDN中所有的资料,这样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还有,一定要牢记软件工程的铁律:可能出错的地方一定会出错。
每个变量都做初始化,引用每个参数都要做有效性检查,在可能出错的每个地方都要做边界条件检查,这样开发出来的程序一定会稳固很多,就是出错也很容易修改。野路子出来的高手,一般开发速度很快,但做完后Bug会很多,经常需要很长时间修改。
而真正的高手,追求的境界是Bugfree code(零缺陷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