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中声明变量后,编译器就会为该变量分配相应的内存单元。也就是说,每个变量在内存会有固定的位置,有具体的地址。由于变量的数据类型不同,它所占的内存单元数也不相同。如下列声明了一些变量和数组。
int i = 18; // 声明整形变量 i ,并赋值
char c[5] = { 89, 90, 91, 92, 93 }; // 声明字符型数组 c 并初始化
float f = 12.89; // 声明单精度浮点型变量 f 并赋值
double d = 1.414213; // 声明双精度浮点型变量 d 并赋值
在程序编译时,编译器将制定这些变量和数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长度。程序运行中,则由操作系统为这些变量和数组分配内存单元。整形变量所占用的内存为 2 字节,长度为 5 的字符型数组所占用的内存为 5 字节,单精度浮点型变量所占用的内存为 4 字节,双精度浮点型所占用的内存为 8 字节。由于计算机内存最小的寻址单位是字节,设变量的存放从内存 3000 单元开始,则操作系统为这些变量和数组分配内存单元,如下图所示: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存放的位置示意图
变量在内存中按照数据类型的不同所占内存的大小也不同,每个变量都有具体的内存单元地址,如变量 i 在内存的地址是 3000,占据 2 个字节后,数组 c 的内存首地址就为 3002,变量 f 的内存地址为3008等。对内存中变量的访问,过去用“scanf("%d", &a)”表达式将数据输入变量的地址所指示的内存单元。那么,访问变量,首先因找到其内存的地址,或者说,一个地址唯一指向一个内存变量,称这个地址为变量的指针。如果将变量的地址保存在内存的特定区域,用变量来存放这些地址,这样的变量就是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对所指向变量的访问,也就是一种对变量的间接访问。
假设一组指针变量 pi、pc、pf、pd 分别指向上述的变量或数组 i、c[]、f、d,指针变量也同样被存放在内存,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指针变量的存储空间中存放的数据为对应变量或数组的内存地址,通过该地址就可以访问对应的变量或数组。
指针变量与所指向变量的映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