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你有攒过滤镜,囤过预设吧!那你调出想要模仿的色调了么?还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默默安慰自己,自由发挥更个性?如果你也为此烦恼过,请别错过该篇内容。
对于修片这事儿,调色必须得占C位。毕竟对一张照片来说,整体的色彩感受是最直观的第一印象,改变起来也比较容易,用最快的速度让人产生“焕然一新”的感受,性价比绝对高。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对视觉欣赏的需求不断提升,只要有图片的地方就少不了调色。除了自由发挥,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想好好模仿一种色彩,但这并不容易。
比如,下图:
对于色彩色调的模仿方法枚不胜举,特别是那种“一键复刻大片颜色”的内容总是特别吸引我们。毕竟,谁不想biu地一下就搞好颜色?问题是哪有那么简单。很多号称“一键复刻”的方法谁用谁知道,打脸的效果难以言状,让我们先一起来体验体验。
“匹配颜色”命令顾名思义,是将源图像的颜色与目标图像的颜色相匹配。
我们打开一张照片,就随便模仿一下《攻壳机动部队》的海报吧。使用ps“匹配颜色”命令,看能不能biu地一下就继承赛博朋克风的色调效果。
原片
电影海报
现在,让我们执行“匹配颜色”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源”选择之前打开的海报图像文件,按“确定”键匹配。
“匹配颜色”命令对话框设置
匹配了《攻壳机动部队》海报颜色的照片一目了然,效果一言难尽,好像只是单纯的颜色复制。
匹配海报颜色的人像片
虽然“匹配颜色”命令对话框中有一些调整选项,但因为两张图片的画面内容相差甚远,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力挽狂澜的。
当然也不是说“匹配颜色”命令毫无用处,问题在于:它会复制颜色,却不能复制光比;分析不了画面布局,只是照本宣科,导致被动生硬的套色破坏了图像本身的效果。
再说说很多人喜欢用的Lightroom。使用这个软件,无需具备Photoshop中大量的专业操作技巧,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图片文件进行转档调色。其中很有吸引力的一项功能正是——能够实现一键调色的“预设”功能。
很长一段时间,这让我们沉迷于从各种途径疯狂下载预设文件,总觉得:这个以后能用上,那个以后也能用上,我要更多,还要还要还要……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让我们试试看。先领略一个俄罗斯色调风格的Lightroom预设效果。
嗯,好像还不错。
我们再试试将这款色彩预设应用到别的照片上,看看会不会一样带感。
嗯,这就有点儿一言难尽了。
当然了,你会说——可以接着调啊!没错,这里只是泛泛演示,没有更深入的调整。但如果你对自己的照片和想要模仿的图片缺乏必要的认知,真的很难很难达成效果。最后,还不是为了省事儿,从“一键搞定”变成“试遍所有”——在百八十个预设中切换查看效果,想着找到一个中意的色调艳压四方。
久而久之,调色这事儿也就变成了“瞎猫碰死耗子,看运气”。一顿操作猛如虎,最终身心疲惫草草了事,差不多套个颜色和之前不一样就行了。
来!我们进入正题
说来说去,上面讲的几种方法只是达成调色目的的途径,并不是实现最终调色效果的保障,没有好或不好,只有适用与不适用,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还是那句灵魂发问:软件你也都有,工具你也会用,预设千姿百态,为什么就是调不出跟大片一样的色彩?
走不出调色的困局,那是因为没有弄明白:颜色不止是颜色,一个画面包含着很多东西,真正要模仿的不仅仅是颜色这一项,光影、层次、空间、影调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千万别以为凭张照片什么都可以调。做人咋那么单纯!
做任何事情都有诀窍,而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模仿色调这条路上,关键在于能读懂模仿与被模仿的对象,解析画面色彩和影调等相似性及可复制性的匹配度,科学地参照数据,不凭感觉任意为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进行仿色,我们再做个例子来试试。用一张摄影师拍摄的RAW森系人像原片为示范,观察匹配可效仿的色调样片,希望得到自然又高级的色彩感。
森系人像原片 摄影/贾云龙
至于模仿对象,就用这张俄罗斯摄影师Katerina Plotnikova绿野仙踪系列作品中的一张。下面大致说下思路。
要模仿的森系色调人像片
这里多一句嘴,不要看到什么片子颜色好看,就想用随便什么照片来模仿调色。应该先确定需要调色的照片,再根据这张照片的影调及颜色分布等因素,进行查找比对,找出有一定相似性的片子去尝试色彩模仿,这样效果更容易接近。
比较上面两张人像片的共同点——都很仙,以树林为环境背景且烟雾缭绕,人物身穿浅淡颜色的裙装,影调基本相同,具备互通条件,也就是“足够多的相似点”。
对照被模仿的样片,在ACR中将模仿片从整体到局部相似部分的色彩调至接近,打好片色较好复刻的基础。
ACR中初步仿色效果
ACR中雏形既定,继续用Photoshop深度追色,根据被模仿样片的显示效果做出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明暗层次的色彩铺就以及画面的调和与对比,最终达到近似样片色调的最佳效果。
仿色效果
不过,两张照片因为拍摄上的差异,在取色到位及色系统一的情况下,还是多少有点儿差别。但这样仿色出来的片子,效果会得到极好的提升,吸收样片的层次质感和空间感,色彩能在调和对比间变化,不焦灼也不灰霾,并突出了意境。
说了这么多,也许会对你有点帮助,也许还远远不够。当然,我没有打算在这篇文章里粗暴地“教”你一些仿色技巧和工具应用,因为那不是调色的“核”。
一句话,不够硬。
什么才是“硬核”?想要模仿那些视觉炸裂的调色,你得先看懂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