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以最低成本完成NAS测试,ET除了从闲鱼淘硬盘外,还去找熟悉的厂家借了两块SSD。那感谢金士顿的支持,特别发来两个全新未拆的KC600 512GB。
金士顿KC600发布于2019年11月,是一款采用SATA接口的2.5英寸固态硬盘。它提供256GB、512GB、1TB和2TB共四种规格,本次拿到的512GB版本售价约529元。
更多规格:
尺寸/接口:2.5英寸 SATA 6Gbps
最大容量:2TB
闪存类型:3D TLC
主控芯片:慧荣SM2259
标称性能:写入520MB/s 读取550MB/s
总写入量:每256GB 150TB
在M.2 NVMe 高速SSD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市售2.5英寸SSD逐渐走向低端化和廉价化。以约500GB产品为例,京东自营销量TOP10里有7款产品的价格低于400元。当然,这样的产品用来做轻办公或者老机器升级也是绰绰有余的。
但用于NAS传输加速就不一样了。ET这次搭建的是具有5GbE网口的NAS。给存储池内加入SSD,是希望在传输文件时可以突破千兆网络与传统机械硬盘的速度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关注SSD的最高读写速度外,还要考量大量文件写入时的持续速度以及存储空间占用较多后的传输速度。
小科普一下:目前的中低端SSD通常采用TLC / QLC闪存搭配缓存或模拟SLC的方法来平衡成本和速度。但这毕竟不是真的SLC型SSD,一次传输大量文件或在存储空间占用达到一定比例后,就会暴露出其本身的性能。
做了一些功课后,ET了解到KC600采用了最新一代的96层3D TLC,具有外置DRAM缓存和32GB的SLC空间,持续写入时的速度依然能够在400MB/s以上。可能是上市时间还不长,KC600目前的售价是512GB约539元,比采用64层3D TLC的同容量产品要贵约5%。由于NAS系统的要求,需要构建冗余存储后才能加入分层存储。以双盘RAID1为例,整体成本就会增加约10%。
OK,铺垫了这么多,KC600的实际表现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具体了解。
首先是在电脑上的测试数据:
- 512GB版本格式化后的到手容量为476GB,与其他品牌500GB产品相差无几,这是略低于预期的。
- 实测顺序读写性能约530MB/s、490MB/s,属于SATA3固态硬盘的正常表现。
- 200GB混合模式写入,前32GB接近500MB/s,缓存外约400MB/s。
- 读取速度非常稳定,没有多余的缓存清理操作。
然后将SSD塞入NAS中:
使用NAS系统对单独的机械硬盘和SSD进行测试:金士顿KC600 512GB的顺序读取速度约为537MB/s,是5900转机械硬盘的约3.5倍;随机读取性能更是高出2个数量级的差别。ET这次主要用SSD加速传输,如果是构建虚拟机或者网络服务器,则需要关注随机读取性能 —— 利用NAS系统的分析工具,判断预留约20%空间可以达到理想的随机写入性能。
ET构建了一个由SSD RAID1和HDD RAID5组成的混合空间,由NAS系统自动分配冷热数据的存放位置。将这个空间通过iSCSI挂载到电脑上,空盘下的顺序传输性能可以达到约350MB/s。通过USB接口转换的5GbE网卡可能是这个系统的最大瓶颈,有机会ET会换成PCIe网卡再测试一下。
最后,连续工作下,装入NAS内的两块SSD温度分别为41℃和39℃。在温度控制方面,2.5英寸SSD确实比M.2 NVMe SSD更适合NAS使用。
总的来说,金士顿KC600的表现是符合ET预期的,不会成为这个分层存储系统的瓶颈。随着8K RAW等高码率视频格式的出现,相信大家对于存储空间的需求也会不止于容量和可靠性。
优点:
- 最新一代的96层3D TLC
- 大文件持续写入速度在400MB/s以上
不足:
- 可用空间低于预期
- 单TB价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