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人都买保险,保险公司是赚的可能性大,还是亏的可能性大呢?
答案绝对只可能有一个:赚钱!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到保险的新闻报道里,很多会提到XX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多少,XX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增速创新高……
保险公司对于保费规模特别重视,都希望公司保费规模越大越好。
直白点说,就是保险公司自己也认为,保费规模越大,他们就越能盈利。
这是一个规模效应的问题,它属于发展经济学的范畴,指的是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
生产都是有成本的,保险虽然不是制造业,但金融服务业同样会产生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规模效应是根据边际成本递减推导出来的。所谓边际成本,指的是每新增一个单位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边际成本是会变化的,刚开始产量或销售规模较低,产量或销售规模的增长速度大于成本的增长速度,这时候企业需要扩大规模,这个过程叫做边际成本递减,对企业是有益的。
当保费规模超过了盈亏平衡点,才能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保险还是基于大数法则的特殊金融产品。
什么是大数法则呢?
我们知道保险事故是一个概率性的事件,一个人买了保险,最后会不会出险并不知道,也永远无法预测。但在随机事件大量重复出现时,就会出现必然的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经验数据推算出某个年龄段身故的概率,某个年龄段罹患重疾的概率等等。
专业点说,就是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生命表"、"重疾表",而且这两张表会根据社会情况变化进行更新,是保险精算、费率厘定的基础。
当样本数量越大,就越接近发生概率,这符合概率学的原理。
因此,做大保费规模不光是保险公司盈利的需要,更是分散风险的需要。
保费规模越小,风险聚集越大,赔付率就越高。保费规模越大,风险就越分散,赔付率就越低。
有人说,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进入规模不经济。
这种说法是基于边际成本递增原理,当产量和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成本的增长速度开始大于产量,这时候按照原有方式生产就不是那么经济了,这个过程叫做边际成本递增。
这个现象在第二产业比较典型。由于产品和类型相对比较固定,会存在一个显著的盈亏平衡点,但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虽然利润可能还在增加,但是每单位成本的利润贡献已经开始下降了,显得不那么经济了。
边际成本递增
但是保险属于第三产业,产品具备多样性,不依赖生产原材料。当一款产品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出现边际成本递增时,保险公司可以停售这款产品,开始销售另一款新品,从而保证整体利润率和销售经济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保险公司不断停售、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原因之一。
因此,保险公司不会出现典型的"规模不经济"特征。
我们看到很多保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并且可能听到过一个比较专业的词:承保亏损。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新增的保费,抵不上付出去的成本和理赔款。
对一般的企业而言,如果每成交一单就亏钱,那肯定要调整经营策略,不可能按照原有方式继续销售了。
但保险业不一样,保险是一种天生负债属性的金融产品,因为它是以赔付为最终目的的。
承保首年,保险公司需要支付包括佣金在内大量的开单成本,从第二年开始成本就大幅下降了,因此只要客户维持续期,保险公司的成本就会被不断摊薄。
而且,保险公司赚钱最主要是靠"利差",就算出现承保亏损,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来赚取利差。
根据经验,一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需要5-7年时间才能扭亏为盈。即便刚开始几年亏损严重,也仍然会要求不断扩大保费规模,刚开始亏得严重点不要紧,以后有希望扳回来。
可如果保费规模无法扩大,那盈利的希望可就渺茫了!
总结一下,保险公司是负债属性且主要靠"利差"盈利的,不太可能进入"规模不经济"阶段。保费规模越大越能够摊薄成本,且越接近精算发生概率。因此,保险公司不怕短期内的亏损,保费规模越大盈利的可能性越高!
君不见,保费规模排在前列的几家保险公司,都上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