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688981.SH)将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交易。该公司境内发行股票总数为168,562万股,其中104,023.1223万股于2020年7月16日起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中芯国际",证券代码为"688981"。
芯片代工国际第四,大陆第一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2004年中国香港上市。第一大股东为大唐控股(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01%。前十大股东中,不乏花旗集团、瑞士银行、先锋集团等明星机构。
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财务方面:中芯国际2019年1148.17亿元,净资产712.59亿元,资产负债率37.9%,2019年底账面资金372.68亿元,体量庞大。公司19年主营业务收入214.7亿元,净利润12.69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偏低,毛利率21%,与同行业相比处于平均水平线附近。
中低端制程的晶圆代工
按制程工艺来看,中芯国际的产线规划产能由高至低分别为:0.15微米>65纳米>45纳米>0.13微米>28纳米。
中芯国际收入结构
以28纳米作为先进制程与中低端制程的分界线,可以看出中芯国际仅有4.3%收入来自于28纳米工艺以下制程,另外96%的产能集中在中低端制程上。既然技术上不占优势,那么,中低端制程的晶圆代工,是不是就没有出路呢?半导体行业内,中低端制程的需求其实并没有消失。
对半导体代工企业,有两种生存逻辑,一种是台积电、三星这样的“先进制程追赶者”,一种是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样的“普通制程利基者”,前一种瞄准高端需求,需要不断投资研发先进制程,而后一种瞄准普通需求,占据细分市场。
因此,并不是当前的7nm或是未来的5nm一出现,所有的低端芯片就马上被快速迭代,需求仍然存在,这也是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类追赶者能够存续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智能驾驶、5G 等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统计,全球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由 2012 年的 2,382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3,933 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8.72%,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由2012年的2,15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5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27%。其中,2016 年、2017年及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分别为4,336亿元、5,411亿元及 6,531亿元,增速分别达20%、25%及 21%,具体如下:
来源:招股说明书
集成电路行业虽然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性,但整体增长趋势并未发生变化,每次技术变革持续带动行业增长。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向智能化、轻薄化、便携化的方向发展,新的智能终端产品层出不穷,使得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总结
半导体制造行业的核心护城河在于研发能力、良率、产能。三大核心实力缺一不可,而中芯国际,目前仅在产能上有所优势,良率、研发实力与行业龙头的差距比较明显。未来增长较为明确,每一次信息技术的迭代,都需要半导体工艺升级的支撑。因此,半导体产业在至少近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都不会存在类似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等驱动力换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