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老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人收入的报告,觉得很有意思,似乎与大家在网络上那些短视频分享的内容有很大出入,老伊觉得我们有必须拿出一期节目来聊聊这个话题,同时也浅谈一下工作与未来。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某研究院的调研数据,2019年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人口总数为6328万人,占比4.52%。换句话说,月薪超过5000元,你的收入基本上就超越了全国95%的人。也许与网络上长短视频各种炫富不同,也许这压根不符合你自己的思维认知,但确确实实,收入超过5000的人已经站在了14亿人口的前端。
那么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人口有多少呢?854万人,以14亿人口为基数,此数字占比不过只有0.61%。说直白点,如果你的月收入超过1万,那么你就已经战胜了全国超过99%的人。看到这,是不是会让你感到骄傲呢?
不要盲目乐观,即便如此,那些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白领大都并不快乐,原因很简单,因为工作机会越好的城市,其生活成本尤其是房价房租的成本就会越高。根据某互联网公司《2019国人工资报告》数据,我们国家能拿到月薪1万的人,基本上都来自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都有超过25%的人口拿到1万以上的月薪。而这三个城市的房价也是全国最高的。
估计90后甚至是00后看到这会接连叫苦,即便拥有同样的学历,同样的知识,同样的能力,就是因为晚出生了一二十年,70、80后的打工族就在大城市有房子住,而我现在却连首付都付不起,去哪说理去呢?战胜全国99%的人又有神马软用呢?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也就在网上流传了这么几件事,据说某著名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每月能拿到3.5万元的工资,却因为不愿意支付大几万一年的房租,选择在车里住宿。而也有某些非办公室从业者,即便年收入达到14万,就是由于在大城市里工作,被老婆抱怨没出息,没前途。
也许有朋友对这些数据表示怀疑!怎么可能?月薪过万的人数也太少了吧!其实这里我们需要弄懂一个概念,就是月收入与可支配收入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家庭资产的差别也很大。在此前的节目里我们曾经提到过,由于中国家庭的大资产配置过度集中于房产,在房价高涨的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这些投资房子的人是赚得盆满钵满。而由于房子不仅本身价值高,叠加可居住属性,令投资人在享受资产增值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份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房租收入。
而晚出生的小伙伴们,在谁都不想承认的情况下,目前确实在给那些早年买房的人打工,姑且把银行和地产商也算进去,换句话说,除了自己现成的老板,还有剩下的三个老板等着你去供养。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这毕竟是现实,可不管如何,我们应该看到,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些在二十年前一起步入工作岗位的人,可能就是由于买房数量的不同,造就了目前生活状态的巨大差异。这就是选择的重要性。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的选择与投资的选择是差距产生的主要两方面。
就像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互联网从业者,即便是拿着高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的焦虑感也会急剧增加!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大厂对于互联网从业者尤其是程序猿的体力要求是很高的,公司既要降低成本还要求年轻化,同时叠加技术的不断更新,自身还得不停地加强学习,生怕一不留神就被甩掉了。
还比如说投资这个行业,大多数的投资从业者初始的工资并不高,与大多数白领几乎差不太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积累,其自身的价值也在抬升。就好比一位工作五年的基金经理和一位工作十五年的基金经理,投资者往往会更信任后者。当然,这也只是概率,入行15年,年年赔钱的人也不在少数。
讲这些就是在告诉大家,我们的工作不只是挣得每月的那点收入,它同时也是自我价值实现和提升的过程,找工作就像是投资自己,在选赛道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升值确定性较强的行业。就像是新基建,老伊知道它不错但不敢长期投资,因为它10年20年的成长是不确定的,而像是医药,即便短期波动大,但20年后一定比今天强很多。
至于理财?其实目前很多家庭的理财观念还比较差!比如老伊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把存款放到了货币基金里,稍微激进一点的也就买个债券基金,再叠加近两年楼市不好,存款基本上都是躺在自己的兜里。
可有人会为货币贬值感到焦虑吗?一般不会!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理财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工作,它决定了比你小20岁的人,他们要踏入社会之后是否可以为你打工?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100万的资金按照10%的年化收益,30年后它就会接近1750万,50年后它就会超过1亿元。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没能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呢?虽然大家都知道货币是会贬值的,但由于货币贬值不是一下子发生的,也就是说今天的100元,购买力不会是明天就变成95元。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温水煮青蛙,煮着煮着就发现,钱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