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腾讯财经作者 罗飞 发自香港
资本市场的剧本大多都是一样的。自从疫情政策放开后,中国资本市场的涨幅也延续了全球其他资本市场的戏路:短期内会反弹。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在2月21日的高盛宏观论坛上给出了一组其团队跟踪全球36个不同股票市场的数据,疫情政策放开后,股票市场可能在3个月之内有10%-15%的反弹。
这和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是一致的。自2022年底至2023年2月21日,上证指数从3045点涨至3306点,涨幅为8%。按照刘劲津的预测,A股未来还有继续涨的空间。
他在会上也给出了对于A股未来12个月大概有20%的回报的预测。这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这也是腾讯财经近期在香港中环遇见的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非常热情的原因之一。一些美国背景的机构投资者不管是对冲基金还是公募基金都对腾讯财经表示,过去这一个多月,他们在A股市场都是净买入的,但是整体的持仓比重并没有疫情前多。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月21日,北上资金2023年买入A股净流入超过了1677亿元,折合为243亿美元。
刘劲津提供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就高盛统计的其客户中对冲基金在过去三个月对A股的态度有所反转,对A股表现出非常乐观的态度,自去年10月仓位最低点以来,这些对冲基金对A股的持仓比重从7%上调至14%——暂时并未超过近年来最高点时2020年的约 16%的仓位比重。
比起热爱赚快钱的对冲基金来说,长线的外资投资者相对谨慎些。刘劲津也表示,从高盛的客户数据看来,这些相对长线的投资者的持仓比例相对低一些,尽管也是净买入的状态,但是持仓比重相较于平均值低配了420个基点。也就是说,这些相对长线基金对于A股的态度还是保守的。
对于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刘劲津在会上对腾讯财经表示,主要基于三个:首先是长线基金经理就地缘政治因素对中国A股市场的顾虑,他们不确定未来三五年会有怎样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他们在做长线投资时更保守。其次,长线基金经理暂时看不清楚中长期的宏观发展趋势,虽然房地产行业可预见于今年对经济的拖累不及去年,但是他们也担心没有了房地产拉动的经济,一时间暂时看不清未来经济具体的增长点在哪里。最后,这些长线投资者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担忧,尽管现在看起来监管已经放松,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多久。
不过,就我们接触的投资者来看,虽然他们对于中国市场有些顾虑,但相对来说,全球市场内暂时没有比中国市场更值得投资的地方了。
过去这么多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这些外资投资者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溢。2023年以来,这群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哪里才可以找到下一个像中国一样如此赚钱的市场呢?
麦肯锡中国区总裁倪以理给出了一个答案:若是作为投资者,你正在寻找增长的地方,答案就很简单,下一个像中国一样赚的地方就是中国。
倪以理于2月19日在社交媒体上引用了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数据表示,2020年中国有55个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7%,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人均GDP超过12695美元的城市是“高收入”城市。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93个城市,覆盖中国44%的人口。在他看来,这是投资者应该选择继续投资中国的基本盘。
像他一样乐观的人并不是少数。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在高盛2月20日的论坛上表示,2023年居民消费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加速,并预测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会在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