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大潮正澎湃而来,给能源企业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若要蓝海掘金,能源企业的发展理念要基于新基建的“新”进行重新构建,思维模式要从工业化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
那么,新基建“新”在何处?新基建的“新”,在于其不再是单独的电力设施、油气设施,甚至也不再分开能源、交通与建筑,而是,搭建在信息网络之上的,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数字的、智能的、融合的基础设施体系,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型基础设施的生态基因是互联网化的,具有强大的智慧交互能力和跨界赋能能力。
互联网思维又是怎样的思维?应该是开放的思维、共享的思维、融合的思维、用户的思维,是新技术形态下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如果用互联网思维重构能源基建理念,会发现当前能源发展中一些难走的路豁然开朗,“互联网+”能源释放出的能量让未来空间充满想象。
当前,能源系统中电力系统与互联网融合最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在电力系统都有空间,甚至5G基站都可以和电塔结合建设,同时也是其他新基建的重要应用场景,因而成为新基建的重要方面。电动车充电桩更是打造车内超级世界,一车融合电网、交通、通讯、购物、金融、休闲多种场景,让本来不能移动的电力设施移动起来。还有油气管网也具有这些特点,如果能够主动适应时代潮流,未尝不是一个新基建的发力领域。
看似能源与新基建方方面面百搭,但实际上这些场景距离实现还有一段路,对电力、油气这些以重资产建设运营为主的能源企业来说,从工业化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无异于一场基因重组式的变革。可以回顾一下,其实2016年“互联网+”智慧能源概念就已成型,2017年诞生了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期间有综合能源服务等一些新业态理念的强力助推,能源企业的互联网思维有了培养的土壤。不过,长久积累下来的工业化思维惯性还是太强,应该说时至今日,互联网思维仍未在能源企业中落地生根。
之前或有行业壁垒可以倚仗,如今在新基建风口之下,能源的边界更易被突破,华为、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大佬分分钟成为能源圈跨界明星,特斯拉也将今年布局充电桩数量提高到过去5年总量的两倍。可见,新一轮大浪淘沙将至,能源企业自我革命时不我待,要尽快彻底向互联网思维转变,把握住新基建这个重大战略机遇。
能源企业要具有开放思维。互联网精神的本质就是开放,而传统的能源行业独立提供各自领域的专属功能,边界相对封闭。新基建大潮中,割裂和垄断必将被摒弃,能源企业必须以开放打破封闭,打造开放的产业平台,才可以整合更多的跨行业资源。
能源企业要具有共享思维。共享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下,数据没有物理的局限,可以跨产业收集、处理和分析,以产生出产品和服务。同时新技术使产业链的界限慢慢变得模糊,各种角色平等发挥作用。能源企业要在产业发展中秉持共享价值链理念,才可以跨越界线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共享创造价值。
能源企业要具有融合思维。互联网的触角已经无孔不入,成为将不同产业行业有机联系起来的纽带。再叠加新基建热潮,城市、交通、能源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必将加深,不同领域深度融合和相互赋能的速度必将加快。能源企业要具有融合思维,要主动在融合过程中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竞争优势,否则很有可能被其他行业的优势企业所整合。
新基建时代,世界是平的,能源也是平的,一个全新的能源体系蕴含价值无限,谁能率先转向互联网思维,谁就掌握了开启未来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