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事”“新模式”不再奔涌而现,互联网经济下场路在何方?近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陈歆磊在接受新华社、新华网“在线经济系列谈”栏目专访时表示,回归线下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主题。同时,下半场将为国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孕育更多创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给实体经济“做加法”
"下半场,互联网给线下经济‘做加法’。”陈歆磊认为,下半场重新定义了线上经济和线下经济的关系,两者从早期的零和博弈转变为合作创新,共同把蛋糕做大。抢占线下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最鲜明的策略之一。这和早期互联网企业抛弃重资产模式的道路截然不同。
今年以来,在线生鲜、直播电商等业态迅速崛起,新涌现的商业模式中,线下布局已经成为重要一环。随着4月份消费回温,小红书社区里“探店”关键词的单日搜索量显著增加,相比2月上涨了440%。现在,上海有10万家实体店在小红书上有内容展示,“五五购物节”期间,“线上种草,线下拔草”已经成为潮流。作为互联网汽车服务企业,途虎养车在全国范围内建有60个大仓,200多个小仓用以支撑销售。除了布局线下门店外,企业也在加快和上游厂商的合作。
对为数众多的O2O企业而言,下半场的发展逻辑发生了扭转:单纯依靠流量导入、轻资产、中介式的商业模式逐渐淡出,互联网企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实”。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甚至直言,生鲜电商表面上看是消费互联网,本质上是产业互联网。而早前,互联网企业在初创阶段就深度介入供应链的案例并不多见。
陈歆磊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上半场的竞争围绕线上流量展开,随着电商市场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互联网巨头将目光投入线下,大家发现线下经济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且线下流量成本还相对较低,是一个价值洼地。“下半场的特点,就是互联网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用线上技术革新线下场景,发现和孕育新的增长点。”
新的增长来自哪里?
下半场开始前,互联网经济经历了一个泡沫成长和泡沫覆灭的阶段。一些昔日的“明星公司”风光不再,黯然收场。如今“风口”再现,游戏规则已截然不同。从一级市场看,资本已经不再追逐“讲故事”“讲前景”,而是更注重企业的商业模式、利润和利润率,以及管理水平。这意味着,无论是对于BAT还是新入局的企业,都要在现有的成熟市场之外,寻找新的增长。
陈歆磊认为,新的增长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新技术,以拼多多、字节跳动为代表,通过技术方式寻找过去没有被满足的渠道和流量。“在天花板之外寻找机会”。二是通过互联网改革线下,用线上技术增加线下场景效率,以新一代O2O企业为代表。
而线下场景的市场容量又足够大,这就孕育出许多新的腰部企业加入竞争。近一年来,哔哩哔哩、拼多多等企业增长态势迅猛。虽然从市值上看,它们离阿里巴巴、腾讯这些老牌巨头尚有不小差距。但它们用更短的时间成本,站在了第一梯队的身后。过去一年,拼多多成交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全年成交总额达10066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同期的4716亿元人民币增长113%。而哔哩哔哩的股价在2019年翻了一倍,这说明资本市场对新的挑战者充满期待。
同时,线下经济体量足够大,少数几家公司难以做到“流量独占”,更多腰部企业开始出现。在细分市场,趋势更为明显:疫情发生后,在线教育、生鲜电商等领域出现了新的腰部企业。“竞争使得市场活力增加。”陈歆磊说。
监管带来持久繁荣
新主体、新业态、新增长——在线经济的下半场正在重新塑造新的行业格局。电商被认为是最成熟稳定的互联网经济业态。如今,这种稳定的格局正在被打破。拼多多异军突起,字节跳动打造“电商闭环”的野心显现。在和京东对弈许久之后,阿里巴巴面对的竞争愈发复杂。一大批腰部公司又乘势涌现,迅速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种种迹象显示出,新的“风口”已经出现,市场正在重新焕发创新活力。
陈歆磊表示,汲取上半场的经验和教训,对国民经济更好把握下半场“风口”,孕育更多市场主体、增进市场活力、创造更多就业有着积极意义。他表示,国内互联网经济早前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出现了“垄断化”的倾向。少数企业通过独占流量入口,在电商、游戏、音乐等领域取得较大市场优势,形成竞争壁垒。国家应当加大在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力度,让更多企业主体参与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陈歆磊建议应加大对金融市场监管,引导资本回归服务实体经济,避免前几年“互联网投资泡沫”重现。“上一轮互联网经济泡沫的出现,有资本助推因素,一些初创公司并不具备成熟商业模式,凭借故事就能连续几轮融资,最终形成行业性泡沫。”他表示,下半场互联网投资机构的理念正在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耕细作,携手行业共同回归理性。
“上述两点都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因此我认为在线经济下半场的关键,就是积极有效的监管;健康的行业环境将孕育更多的创新和就业。”陈歆磊说。
内容来源 |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