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创立于隋代,后被历代沿袭。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到顶峰,成为读书人入仕的主要渠道。但同时在科举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官学,这些官学的学生也通过考试、举荐进入仕途。本章节就详细地介绍一下清代的科举和学校选官。
“私塾”、“家塾”这两个词汇大家都听说过,这是孩童最早入学的学校,类似于现在的小学到中学的这个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私塾是某个老师自己开的私人学校,收学生的学费。家塾是达官贵族之家聘请老师教授自己的子弟,学生也不一定是本家族的,亲戚、街坊四邻也可以在家塾里读书。乡塾是一个村一个乡的学校,由村里共同聘请老师教村里的学生。另外,还有社学、义学,这些都属于初等教育。
不管是在什么学校就读,以后如果要走科举入仕的途径,就需要先考童试,参加童试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叫童生或儒童。参加童试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参加本州县的考试,合格以后参加府考试,叫府试,府试合格者,再参加院试。院试是由省级最高教育长官学政主持的考试,合格者录取为“生员”,即俗称的秀才。
只有成为生员后才可以进入官方的儒学,即府、厅、州、县学,称为“入学”,并正式步入科举之路。这些生员以后或选为国子监的贡监生,或考举人,进一步再考进士。
国子监是中央级的官学,教育贡监生。入国子监的贡监生在一定年限以后可以考职授官,也可考举人。不过,清代有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秀才深造不一定要在官学,很多人都选择书院。《清史稿·选举·学校》称:“儒学浸衰,教官不举其职,所赖以造士者,独在书院,其裨益育才,非浅鲜也。”
府、厅、州、县属于同级学校,但秀才却分三个等级,第一等叫廪膳生,全称叫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是官府发给助学金的;第二等叫增广生员,也叫增广生,简称增生,本来是指扩大录取的,后来专门成了生员中的一个等级;第三等叫附生,也是属于扩大录取的,后来成了生员的一个最低等级。增生、附生是不享受官府助学金的。
通过院试的一开始都统称为生员,以后再根据成绩,决定属于哪个等次。府、厅、州、县学的学官分别为教授、学正、教谕、训导,教授是府学的教官,学正是州学的教官,教谕是县学的教官,训导是以上教官的副职。
生员并不是天天都要在儒学上课,只是这些教官们有月课,通过考试督促其学习,生员还有岁试和科试。清代有句话叫“翰林怕大考,秀才怕岁考”,后一句指的就是秀才岁试。届时,各省学政要对所有生员进行考试,根据成绩决定是属于廪生、增生还是附生。
原来那些老生员也要参加考试,廪生如果成绩差的话,还要降级,最差的甚至要开除,所以非常残酷。另外是科试,也叫科考,是指生员参加乡试之前的资格考试。
不要以为考中了秀才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在此之前还要进行一个选拔考试,由学政在全省巡回主持。这种资格考试还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录科,一个叫录遗。录科是指科考中没有考中的,还可以补考一次。另外,由于其他原因没能参加科试的,也会统一进行考试选拔,叫录科。如果录科又没有被选拔上,再给一次机会,叫录遗。
乡试为三年一次,一般在秋天举行,因此叫“秋闱”,还有个称谓叫“大比”。乡试是在本省的省城,考官由皇帝临时派遣。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以下也分名次。取中举人后,第二年春天到京城参加会试,会试称“春闱”。
会试是礼部举行的考试,地点在京师贡院,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贡士还要进行殿试,殿试是以皇帝名义主持的考试,取中者授予进士,俗称天子门生。殿试实际上是对会试录取的所有贡士的一次重新排名的考试,基本不存在落选问题。
殿试和会试的名次变化很大,殿试状元和会试会元往往也不是同一个人。殿试是由大学士等代皇帝亲临主考,但是又不能叫主考官,而叫读卷官,判定名次以后要把前十名的考卷送呈皇帝,由皇帝来决定名次。
附带说一下状元,状元是全国第一名,实际上授予的官并不高,只是从六品的修撰,榜眼、探花授的编修也只是正七品。不过,状元也有自身的优势,他可以与其他翰林官具有选任某些职官及进入中央高层官的资格,出路较一般进士优越。
考中进士以后并不会直接授官,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朝考主要是为了选拔庶吉士,然后进入翰林院深造。没有被录取为庶吉士的进士予以授官,所授的官以两种居多:一个是部院主事,二是知县。另外,清代各阶段进士授官的情况也不一样,清初任职较高,晚清还有候补排队的。
朝考中被选拔为庶吉士的,入庶常馆学习,三年后进行考试分配工作,叫“散馆”。若是遇到恩科,不满三年也要散馆,因为又有一批新的庶吉士要入馆。
散馆考试优秀者留馆,即留翰林院为翰林官,一是授编修,正七品,一是检讨,从七品。原来殿试中凡是二甲的,授编修,三甲的授检讨。没有留馆的庶吉士大多也与其他进士一样授主事和知县,但出缺即用,由于进士授官也有待缺现象,因此庶吉士比以前同科的进士享有优先权。
附带也说一下举人选官问题。清代举人的选官就不乐观了,进士基本上都可以授官,只是时间长短而已,举人就不一定了,终生不得官的不在少数。
举人所授官,有知县、州县佐贰等官,还有教职官。乾隆中期,实行“大挑”之制,一般是六年至九年举行一次。凡会试几科落榜者,上报吏部,一等者可授知县,二等者可以补为州县佐贰等官。但举人较进士人多,候补问题十分严重,雍正、乾隆时,知县缺动辄二三十年才能等得到。
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学生有贡生、监生,清代监生数量比明代多,而且大部分是例监生,即由捐纳而成的监生。贡监生主要是由府、厅、州、县生员中选拔的,尤其是贡生。清代的贡生分为以下几种:
1,岁贡。是按年头选的,基本上每年或每两三年一次,由廪生选送入国子监,岁贡看重年限,看谁在儒学里的时间长,所以也叫挨贡。
2,恩贡。国家有重大庆典时候,特殊恩准一次选贡生入监,所以叫恩贡。
3,优贡。基本上是三年一次,因为各省学政是三年一任,第三年时,由各儒学选拔一些比较优秀的生员,由学政或督抚核定,参加礼部与国子监的考试而选定,叫优贡。
4,拔贡。选拔间隔的时间比较长,清初曾是六年,乾隆时改为十二年,由学政按成绩选拔,所以拔贡一般素质比较高,在选官上也比其他贡生有优势。
5,副贡。乡试取中举人之外,另取若干名为副榜人员,给予贡生的身份,叫副贡。
6,例贡。就是通过捐纳而得的贡生。
清代的监生分为以下几种:
1,举监。以举人的资格入国子监,明代比较多,清代主要实行于光绪十一年以后。
2,荫监。一是恩荫,文职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得荫一子为荫监生;二是难荫,是因公而死的官员,荫一子入监;三是特荫,指特恩予荫者。
3,优监。由附生、武生考选为国子监生,就叫优监。武生是指武科举的武秀才,武秀才有文才的,也可以考入国子监。
4,恩监。清代主要是皇帝特恩许八旗汉文官学生、算学馆满汉肄业生考取的监生。
5,例监。这指的是通过捐纳取得入学资格的监生,最初规定必须是秀才身份才可捐得,后来取消这一限制,普通身份即可,所以例监生是最低的。
贡监生到了一定的年头便要考试,不同的贡监生所设的年限也不同。考试以后按成绩定等次,按等次授官,一般为州县佐贰官,主要是州同、州判、县丞、主簿,低的也授首领官吏目的。另外就是授教职,如教谕、训导,主要是训导。
值得注意的是,荫监生的授官品级较高,是五品以下。如果父亲为一品官,所荫子授五品,父亲为二品官,所荫子为六品,一般比父亲的官职低四品。也就是说,一品文职官员所荫的荫监生,授官要高于进士。
八旗旗人的选官途径,比汉人要宽阔得多,门槛也比汉人低,即使是身份低下的拜唐阿(各衙门管事而无品级者)、兵丁、闲散人等,也可挑选为低级的文官,比如选用九品、无品级的笔帖式、太常寺赞礼郎、读祝官,鸿胪寺鸣赞等。
文职方面,旗人与汉人在大的方面是一致的,如科举、国子监考职。旗人科举要考的科目,除了与汉人相同者之外,还有翻译科举,专门选拔翻译人才。当然,旗人还有一些八旗官学学生选官。
八旗各旗、营等所设的学校,都可称为八旗官学,这是广义的八旗官学,学校名目甚多,如八旗按旗所设的官学、圆明园学、健锐营学、外火器营学、八旗义学、世职官学、礼部义学、咸安宫官学、景上官学、蒙古官学等等。
旗人官学中规模最大、最正规的,是按旗所设的八旗官学,也可称为是狭义的八旗官学,其学生由国子监负责教学与管理。八旗各种官学的学生学习一定年限后,可以按考试成绩选为低级职官,较多的是笔帖式、库使和内阁中书等。此外,还可考选为顺天府学生员,学习一定时期,再选拔为国子监贡生,或走科举之入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