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浣纱--沉鱼: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村姑,五官端正,天生丽质,粉面桃花,禀赋绝伦,婀娜迷人。据说,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别号,在附近流传开来。
我认为西施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巾帼,具有高超智慧和纯朴的绝色女子,美得真,美得善,美在内在。西施入越宫以后,“与家人永别,回肠百折,情怀忧郁,万种伤心。清晨对镜,恒顾影而徘徊;日夕凭阑。时临风而雪涕。”西施在越王宫中被授以机宜,教授宫廷礼仪,熟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锦衣美饰后,被送到了吴王宫中。她入吴十载,夕无虚度,含辛茹苦,曲意逢迎,在吴国上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吴国朝廷大乱。西施在越国做准备工作的半年中有了自己的恋情,但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而要去陪伴异国君主,身病,心累,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越王交给她的“复国”使命。西施对于自己的祖国确是忠心耿耿的。为了祖国,西施割舍了双亲和个人情爱。从个性的角度来看,西施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吴王夫差对其十分宠爱,真情无假,恩爱备至。直到勾践打到吴国,逼得吴王夫差引剑自刎时,还在为西施的安危呼号哀伤。西施助越国灭吴后又如何?有很多版本,有的说她回越国与情人终成眷属;泛舟浮海而隐去;有的说回越国被越王勾践侮辱并杀害,因为越王怕这美女再给越国带来祸乱。如果结果是后者,将是一种悲剧。一位绝色美女,因美而被利用,又因美而被杀害,可见政治的残酷,残酷到忠良不分,善恶不分。西施因为美被人赏识,因为美舍身“复国”,还因为美被复“国”之主杀害,令人惜、令人痛,令人怜,令人不解。
昭君出塞--落雁: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据说她之前进宫,仗着美貌过人,所以没有贿赂画官。谁知画官将她画得丑,一颗大痣长在脸上,所以后来皇帝才将她送去结亲。等皇帝发觉时,纵然悔恨也来不及了!
貂蝉,又称刁蝉,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一个虚构人物,在关汉卿的剧本中名为任红昌,乃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歌伎,后被收为义女。相传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一阵清风吹来,浮云便将那明月给遮住了,王允瞧见之后,便对外宣扬自己的义女长得如何漂亮,就连月亮都自惭形秽的躲在了云彩后面,因而貂蝉便有了“闭月”的称号。
《关公月下斩貂蝉》的故事,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曹操阴险狡诈地将貂蝉送给了刘备,关羽为了不重蹈董卓、吕布的覆辙,闭目竟将她斩于月下。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对于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数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如果真有关公斩貂蝉,宁愿相信貂蝉应该是扑向刀,是扑剑自戕。
杨玉环,号太真,于开元七年(719年)生于官宦之家,高祖父杨汪乃是隋朝上国柱、吏部尚书,其父杨玄琰曾任数周司户,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传说,杨玉环一次和宫女们赏花,无意中碰到含羞草,草的叶子便卷了起来,宫女们便说这是花草见到杨玉环美貌后,羞得抬不起头来,于是杨玉环便有了“羞花”的雅称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于天宝十五年(756年)带杨贵妃等逃离长安,行至马嵬驿时发生兵变,称因杨国忠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稳军心,遂杀杨国忠,军队仍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不过,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来看,杨贵妃是否真的被杀,仍有疑点。
此外,有说法认为原本的四大美女本是西施、王昭君、赵飞燕和杨玉环,直到明清时期赵飞燕才被貂蝉所取代。这个说法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四大美女”中三位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只有貂蝉属于虚构,看上去的确有些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