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收藏中,一般人很难见到珍贵古瓷真品,即使在博物馆能看到一些,也不能拿在手上仔细把玩研究,这就是行内人所说的“上手”难。
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从而方便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古瓷的各种特征,以提高“眼力”。
北宋 汝窑瓷片
岁月变迁,让流传至今的古瓷器很大一部分零落成片。古瓷片作为瓷器的一部分,虽残缺但这些碎瓷片依旧具有丰富的艺术文化价值......
| 历年残器拍卖 |
2014年9月美国拍卖行
估价15万—25万美元的清乾隆釉彩大瓶,
其身上多处有小修,表面磨损和划痕严重,
尤其还少一只“耳朵”,
但最终以2472.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2亿元)成交,
成为当年的三件亿元瓷器之一。
2017年12月14日比利时一小拍公司放大招,
一件没有头颈的青花釉里红大罐1600欧元起拍,
最终235,000欧元落槌,超起拍价150倍
一件断头清代釉里红团花纹摇铃尊
拍前参考价仅为1,000 - 2,000,
最终以138万成交,溢价1380倍!
西泠拍卖仅见南宋官窑弦纹炉600万起拍,
800万落槌,1012万成交(含佣金)。
从弦纹炉残存的冰裂纹看,
原来满器应该都是冰裂纹,品级甚高。
此种残器,在传世器物中极少见。
伦敦苏富比一件直径44.5cm;高8.3cm有冲
有残缺的青花大盘原为北美私人收藏,
拍前估价30 - 50万,最终以5,35万英镑成交!
约合人民币4811万!
这个盘子口沿有不少磕碰痕迹,底部有非常明显的冲线。即便如此,这件带有浓郁波斯风格青花盘还是赢得买家青睐,溢价逾17倍!
古瓷器收藏永远不缺市场,
缺的只是精品!与此同时,
它也用实力证明了:残器收藏也疯狂!
以上残器之所以能焕发“第二春”,
除了器型独特,或与孤品/珍品同款外,
还因为它们经过匠人的巧妙修复,
重新变成了整器
(破碎的瓷片价格也许不足其百分之一)。
| 学会欣赏残瓷之美 |
真正懂得收藏和审美的人,不只会欣赏完整的美,更懂得感受那种摄人心魄的残缺之美。
伤残是岁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明代正统 青花龙纹大缸(钉了一圈接痕锔钉)
完整的东西不一定美,而美的东西也不一定完整。一件藏品虽然局部残缺,只要它还保留着基本器型和主体纹饰,就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于收藏者来说,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伤残,才能让他们摒弃金钱方面的考量,以更加淳朴的意念注视它的艺术本质。
比如说“世界上最著名的残器”——“马蝗绊”。
本身是一只南宋龙泉窑梅子青六瓣花形茶碗,但其身世却不平凡。
据记载,南宋淳熙年间,日本武家之首平重盛为开展对宋贸易,向南宋京城育王山寺庙布施了大量黄金,寺庙住持为表谢意,便将此碗赠予平重盛。
宋龙泉窑青瓷茶碗(马蝗绊)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哪些古瓷片的升值潜力较大?
从年代上看,各个时期的古瓷精品,如宋代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及元青花、清三代官窑片的升值潜力极大。
晚清、民国新粉彩瓷、浅绛彩瓷中的一些有名头的瓷片,也颇具升值潜力。
古瓷瓷片
从器型上看,一般情况下,观赏器瓷片的价值要高于生活器的价值:那些数量上相对少、制作上相对精良、器型上相对奇异的瓷片,在收藏市场更受青睐。
明宣德款青花网文钵,锔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同时,要尽量收藏能反映整器特征的瓷片,所谓有“天”有“地”的(带口沿和底足的),信息量大,研究价值相对高。
古瓷片也要做中长期投资。收藏者适度的“养一养”、“捂一捂”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
另外,打“地区差”也是一种有效的购藏手段。由于审美观念、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同一种古瓷片在不同地区的市场价格是不同的。
明代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修复件
景德镇考古所藏
2005年佳士得拍卖龙纹明宣德瓷片36万
收藏和珍视残器,并不意味着要抵制整器,而是在收藏和投资的征途上,要懂得发现艺术品之美,正确认识艺术品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学习和尊重先人的智慧创作与劳动成果,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