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损伤,如穿高跟鞋、打球运动、路面状况不佳以及上下楼不小心等都容易出现踝关节扭伤。今天,黄医生选取了两个曾经接诊过的不同年龄段的踝关节扭伤案例,跟大家聊聊有关踝关节扭伤的那些事儿。
病例一
踝关节急性扭伤的运动爱好者
20岁的大学生小刘被几个同学搀扶着,单脚跳着来到我的诊室,另外一只脚包裹着冰袋,手里拿着一张X线片。
小刘:几个小时前在打篮球时,我不小心踩到对方球员的脚,当时脚踝就肿了。在校医院拍了个片子,显示并未骨折。目前脚踝肿痛得厉害,这是什么情况啊?
黄医生:你这个情况应该是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崴脚后常会出现脚踝部位疼痛、压痛、肿胀、踝关节活动受限及无法负重行走等症状。不过踝关节扭伤分很多种情况,你还记不记得当时是怎么扭伤的,是不是像这样?(我模拟做了一个脚踝内翻的样子)
小刘:是的,当时就是朝这个方向扭的。我的脚踝主要是外侧肿得比较厉害,是不是很严重啊?
黄医生:踝关节扭伤有很多种,根据崴脚的方向,主要分为外侧踝关节扭伤、内侧踝关节扭伤及下胫腓联合扭伤(高位踝关节扭伤),你的扭伤属于外侧踝关节扭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踝关节扭伤通常伴有韧带损伤,不同部位扭伤会损伤不同韧带,大部分外踝扭伤都涉及距腓前韧带损伤。距腓前韧带是一个很重要的韧带,它在维持脚踝关节的基本解剖关系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距腓前韧带损伤,脚踝关节运动能力会大大下降,其危害不亚于踝关节骨折。
小刘:那我的距腓前韧带伤势如何,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吗?
黄医生:通常踝关节急性扭伤要拍X线片以排除骨折,扭伤6周~8周后,若持续存在踝关节疼痛或者关节不稳,则要行MRI检查。你的片子已经排除了骨折,暂时不需要做其他检查,可以先进行治疗。
小刘:我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黄医生:一般来说,急性单纯踝关节扭伤可以遵照经典的RICE原则进行保守治疗。RICE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个大写字母的组合名称。
Rest(休息):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受伤,要停止运动,马上休息。一般根据严重程度不同,休息3周~6周。若不好好休息变成慢性损伤,可能还需要手术。
Ice(冰敷):用保鲜袋加上冰块和水制成冰袋,敷在患处,低温可以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急性损伤的出血,同时减轻组织的血肿和水肿。每2小时~3小时冰敷15分钟~20分钟,伤后48小时内使用或者持续至肿胀缓解。
Compression(加压包扎):尽早采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但不能绑得太紧,否则会影响患侧足部的血液供应。
Elevation(抬高患肢):将损伤部位抬高,保持患侧足部在心脏水平以上,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缓解肿胀。
除了上述四个原则,其他治疗还包括:
1.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减轻疼痛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包括口服药物如塞来昔布、艾瑞昔布、布洛芬或萘普生等,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等,以及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草药。
2.支具固定制动:通过外固定方式来限制踝关节活动,从而让损伤的组织得到充分修复,有利于消除软组织的肿胀。
3.康复锻炼:建议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如跟腱拉伸、脚踝划圈运动、足踝相关肌肉力量训练及脚趾弯曲等,伤后5天~10天即可进行。
病例二
反复踝关节扭伤的女白领
小张是一位35岁的女白领,平时喜欢穿高跟鞋。自从一年前右踝关节扭伤后,穿高跟鞋走路总崴脚。
小张:我的脚踝经常扭伤,这是怎么回事呀?
黄医生:你第一次扭伤后是怎么处理的,当时有好好休息、不走路吗?
小张:当时没怎么处理,休息两天后肿消了一点,就正常上班了。但现在走路时,总觉得踝关节不舒服,而且更麻烦的是,我现在穿高跟鞋走路总崴脚。最近去拍了个核磁,报告单上写着“韧带损伤”,感觉还挺麻烦。我应该怎么办?
黄医生:你在第一次受伤的时候,没有进行规范治疗,并且太早负重行走,现在已经发展为慢性损伤。这是反复发生踝关节扭伤导致关节结构不稳定,正常踝部运动能力以及本体平衡协调感觉丧失,进而出现反复受伤、长期关节不稳定、早期退行性骨改变与慢性疼痛等临床表现,我们叫习惯性扭伤。
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况就需要做关节镜下踝关节微创手术,对损伤韧带进行修复或者重建,从而加快恢复。1.持续存在疼痛、关节不稳或者反复多次扭伤(踝关节习惯性扭伤)。2.MRI提示有韧带损伤或者软骨损伤。另外,穿高跟鞋走路对踝关节不利,尤其对于习惯性扭伤的人来说,建议尽量不要穿。
小张:我必须做这个手术吗,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吗?
黄医生:如果不做手术,那么关节不稳定就会持续存在,你走路尤其是运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关节磨损,关节老化的速度要比正常关节快很多,从而引起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那时候就失去做微创手术的机会了。
小张听从了黄医生的建议,进行了关节镜下的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经过几周的康复,小张的踝关节终于又获得了稳定。
黄医生在这里给所有踝关节扭伤患者一个忠告,崴脚要小心,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 黄玮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