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科学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时间:2020-06-26 12:01:11  来源:  作者:

疫情期间,医药产业终端场景变革催生格局重构

疫情期间,“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模式初步落地

医药产业具有特殊性。由于医药产业中消费方(通常为患者本人)、支付方(以国家医保 为主的多层次支付体系)、决策方(通常为医师/药师)三方互异,所以终端消费场景较 传统消费领域更为复杂,参与方更多,共同影响终端消费行为。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互联网+医”及“互联网+药”进一步向“互联网+医+药”发展。早期,“互联网+医” 及“互联网+药”的独立发展使得患者出现“诊药分离”现象。2017 年开始,医疗、医 药、运力等多方开始联结,以患者就医需求为中心实现功能融合,线上线下逐步融为一 体,“互联网+医+药”模式出现。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模式初步落地。新冠疫情期间,国家为解决以慢病 患者为代表的非新冠患者难以及时满足基本就医需求的问题,积极突破“互联网+险”, “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模式在诸多省市初步落地。

早期,health-tech 未向医药产业渗透时,医药终端消费场景完全受制于物理空间,患者 需要在医疗/医药机构内完成就医购药过程。为更好说明场景的演变,我们做出如下定义:

► C+:consumer,广义上,代表大健康领域消费者;狭义上,代表有治病需求的患者;

► D+:data,广义上,代表实现互联互通的数据化信息;

► L+:logistics,广义上,代表 2C 端的物流体系(按配送性质分为跨区域及同城配送);

► F2F:face to face,线下的面对面交流场景;

► F2S:face to screen,广义上,统指在线化场景;

► F2S2F:face to screen to face,在线化的面对面交流场景。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终端场景发生变革,催生医药产业整体格局重构

医药终端从 F2F(face-to-face)到 F2S(face-to-screen)的场景变革,使得患者在“医+ 药+险”全链路在线化中全面实现与医疗/医药机构、医师/药师、处方、医保卡以及药品 等的分离,我们认为,这将进一步催生医药产业格局重构:health-tech 的渗透、物流体 系的联结、各核心要素的终端场景分离使得医药产业格局重构,向平台型发展模式升级。

► 对患者而言:F2S 模式下的自主决策力变强,产品触达范围更广,从药品到非药品, 具有无界选择;针对常见病/慢病等复诊情形,还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的就医流程 (医保电子凭证的应用使得医保卡可脱卡支付),就医体验感得到明显改善;

► 对零售与工业而言:F2S 模式下,患者行为可追溯,并形成数据画像,有助于精准 营销(借助智能推送,产品信息触达消费者的能力变强)、无界触达(借助物流配送, 产品销售触达消费者的能力变强),从而使得工业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近。 近年来,以阿里、京东等为代表的流量平台突破医药产业各环节的线性关系,以消费者 为中心,积极联结大健康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供应方(诸如品牌工业企业、消费类医疗服 务企业、医疗机构及医生等),同时联结流通企业(精简供应链环节)、零售终端(有线 上业务开展资质的零售连锁,提供 B2C 及 O2O 服务)及配送平台(具 B2C 及 O2O 配送 资质的平台)等,协同满足消费者的大健康需求。我们认为,随着阿里、京东等流量平 台开始深耕大健康产业,未来诸如腾讯、百度、美团、拼多多抖音、小米等平台优势 明显的企业都有可能成为整合医药产业的潜在进入者,并形成入口多样化的医药产业发 展格局:诸如电商入口、互联网医院入口、移动支付入口、O2O 配送入口、直播入口、 物联网入口等,虽然入口有差异,但是消费者均能一定程度满足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取 决于各平台所联结的产品与服务等功能是否全面)。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疫后时代,医药产业拉开数字化发展序幕

2018,重要里程碑;2020,加速器。我们认为,2018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 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基调上明确了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的高度重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20 年,新冠疫情的发生,成为“互联网+ 医疗健康”加速发展的拐点,不论从国家频出的政策支持力度而言,还是从全民自行的 习惯培养而言,都成为行业发展的加速器。

全面基建时代开始,拉开健康数据时代序幕。我们认为,2020-2022 年,国内医疗/医药/ 医保体系将全面进入信息化建设时代,各地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建设、药品信息化追 溯体系的落地、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的应用等将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全国范围内实现 “医+药+险”联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医+药+险”各环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以 及多层次支付体系日益完善,我们认为,2023 年开始,医药产业或将进入健康数据时代, 各核心要素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国家监管能力实现指数级提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多入 口、无边界、个性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有望落地。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信息化基建提速,大健康全域数据网络有望形成,医药产业进入数据时代

“医”端信息化基建提速,医疗大数据中心有望形成

国家统筹,加快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疫情期间,国家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 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建立全省的互联 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加强对互联网诊疗服务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动态监管,加强医务 人员资质、诊疗行为、处方流转、数据安全的监管,保障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规范有序。 我们认为,各地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有望提速,同时随着 5G 的建设推进,网络稳定性 和传输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为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监护等提供基础和安全保障。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医疗大数据中心有望形成,推进 AI 辅助诊疗。我们认为,省市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 台的搭建有望实现医疗机构院内院外数据互联互通,使得海量医疗数据得到更为高效灵 活的深度挖掘与开发,助力临床科研的开展更为智能化,进而推进 AI 辅助诊疗的应用。

“药”端信息化基建提速,药品大数据中心有望形成

国家统筹,有望加快相关药品的追溯体系建设进程。2018 年 11 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 于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致力于搭建覆盖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 的追溯系统,统筹各方协同推进“一物一码,物码同追”,实现全品种、全过程追溯。2019 年 4 月、2019 年 8 月、2020 年 3 月,国家药监局陆续发布 10 项信息化建设要求,通过 统一标准推动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落地。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药品大数据中心有望形成,加强用药安全保障。作为药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药品上 市许可持有人、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等均负有追溯义务,需要通过药品追溯 系统实现追溯信息存储、交换、互联互通。我们认为,随着各省级及国家级的药品追溯 体系建设落地,药品大数据中心有望形成,药品从生产出厂到最终流向患者的各个环节 有望实现信息准确、完整、可追溯,在药品安全监管、问题产品召回、药品应急处置等 领域均能发挥重要作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险”端信息化基建提速,医保大数据中心有望形成

国家统筹,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疫情期间,国家印发《国家医疗保障 局办公室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的通知》(医保办〔2020〕10 号),要求在 2020 年底前,各地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在线上就医购药、公共服务查询和个人参保信息查询等 场景的应用,要求各地实现 30%以上本地参保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每个地级市主要大 型药店和至少 1 家医院支持使用医保电子凭证。

医保大数据中心有望形成,提升监管能力。此次国家统筹搭建全国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要求各地确保本地区与国家医保核心业务区网络有效联通,按照医保信息平台技术框架 要求完成系统运行环境建设,按统一标准采集人员基础数据和参保信息集中清洗后上报。 我们认为,随着各地医疗/医药机构遵循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相关业务和技术标准规范与医 保信息系统实现对接后,全民医保大数据中心有望形成,助力监管层实时管控医保账户。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实现场景击穿,推进医药产业进入健康数据时代

“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普及,助力监管能力指数级提升。我们认为,全国范围内医 疗/医药/医保体系信息化基建的推进有助于常见病/慢病复诊等领域“医+药+险”全链路 在线化普及,省市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集“服务+监管”功能二位一体,医疗机构 通过处方流转平台与医药机构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诊疗、处方、交易、配送全程可 追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全程可监控,助力监管能力指数级提升。

大健康全域数据网络有望形成,医药产业进入健康数据时代。我们认为,“互联网+医疗 健康”的发展会进一步引入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保证电子处方的唯一性、药品追溯 码的唯一性、医保电子凭证的唯一性,以及通过“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实现人、 处方、药品、医保等数据在同一网络中集成,全面实现医药产业数据互联,大健康全域 数据网络有望形成。其中,电子处方将患者、检验师(及所在医疗机构)、医师(及所在 医疗机构)、药师(及所在医药机构)、药品完整追溯信息等诸多数据一一对应。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数据资产“积累+运营”二位一体,成为新时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医药产业进入健康数据时代,药品数据化(一物一码,从工厂到流通到终端全流程可 追溯)、运营数据化(生产、营销、物流、销售等环节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就医购药行 为数据化(问诊、搜索、浏览、交易等行为均被数据化留存)等将产生海量数据资产, 我们认为,不论是来自于 C 端的数据资产,还是来自于 B 端的数据资产,都具挖掘价值。

以 C 端为中心的数据资产,在诸多领域均体现重要价值

基于消费者是医药产业最核心要素,以 C 端为中心的数据资产体现消费者画像的颗粒感, 是实现“千人千面”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搭建的根基。我们认为,对医药产业而言, 充分运营 C 端数据,在精准研发、精准营销、个性化健康管理、临床疾病研究、医保控 费等领域,均体现重要价值,进而为挖掘数据服务的盈利点提供可能性。

► 研发领域:改进临床试验设计、缩短药物研发周期、降低药物研发成本;

► 营销/销售:基于消费者数据画像,深入挖掘健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销售;

► 科研领域:挖掘海量医疗数据提升临床科研能力,推进 AI 辅助技术,助力基层医疗,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基于时间序列、不同属地、不同人群等实现疾病的动态分析, 加强疾病预测、流行病研究等;

► 监管部门:对各地医保实时监管,高效合理统筹医保资金使用。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医药产业新时代,数据资产“积累+运营”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为,从企业角度而言,未来数据资产“积累+运营”能力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一 方面积累与运营 C 端数据,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健康需求,通过精准营销为消费者提供更 精准的产品与服务并积极促成销售,提升变现能力;一方面积累与运营 B 端数据,基于 实时反馈数据进行动态决策,而决策后带动的数据更新将继续形成反馈机制,不断循环, 帮助企业优化运营效率,实现智能化的工业制造、仓储管理、销售决策等,降本增效。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Health-tech 不断渗透,多场景赋能医药产业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医疗领域:医疗科技贯穿“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

问诊环节:别、人机对话(智能导诊/预问诊)

► 语音病例:提升工作效率,但系统仍有一定优化空间

手工病历录入中有着诸多痛点:1)病历录入耗时过长,根据丁香园调查,50%以上的住 院医生每天用于写病历的平均时间达 4 小时以上,其中一部分甚至超过 7 小时;据美国 医学会(AMA)统计,医生职业生涯约 15~20%的时间用在病历书写等文档工作上,而正 在接受训练的医生(如住院医师)所耗费的时间更是高达 30%。2)由于需要使用器材进 行诊断,绝大部分医生无法立刻记录病人情况,事后补记往往会遗忘一些信息,影响后 续治疗。3)病例录入工作过于繁琐,部分医生无法拿出大量时间进行详细病历记录,过 于简化的记录不利于医院和研究机构进行病案的回溯性研究。

通过 AI 算法及硬件的辅助,语音识别到文字转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在保证识别 率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工作负担,也保证了病人档案的完备性和更新的实时性。

语音识别系统一般通过以下环节实现声波信号到文本的转换:预处理环节、提取声学特 征环节和确定用词环节。首先,在预处理阶段通过传统的算法降低声波信号的噪声干扰, 并将整段声音分割成毫秒级别长度的音频帧。其次,针对每一段音频帧提取声学特征, 用一个多维向量表示每一帧波形。最后确定用词环节中,根据特征向量,通过循环神经 网络模型(RNN)将音频帧识别成状态1,进而将状态组合成音素2,音素组合成单词,最 终确定声音信号表达的语句文本。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美国语音病历系统借助电子病例建设政策东风推进。2011 年美国政府推出激励计划和惩 罚措施大力推进全国范围的病历电子化,大力推进语音电子病历系统。目前,其医疗语 音解决方案在美国医疗机构中的覆盖率高达 72%,其客户分布在全球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 已经有 50 万名临床医师和 1 万台医疗设备采用其医疗语音解决方案。但是从近几年公司 年报来看,该公司持续亏损,主要由于 Nuance 核心语音识别技术较为落后,其他智能语 音市场被 google、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蚕食。

国内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语音电子病历系统首先建立在医 院信息化系统基础上,我国医院信息化系统渗透率较低;另一方面,基于中文的语音识 别技术起步较晚,所以目前该系统多数落地于试点医院,还未推广普及。对标美国医疗 系统的渗透率,国内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医疗机构间相互独立性强,系统落地过程中拓展市场是关键,数据集仍有待优化。国内 医疗机构之间业务方面联系较少,在信息化方面,国内距离医院间信息共享和传播的信 息化阶段非常遥远,所以语音病历系统在落地的过程中,需要逐个与医院建立单点联系, 这对于企业的市场拓展是一重阻碍,所以我们认为有医疗机构渠道优势的企业会较早实 现系统落地。此外,由于现今语音识别到文字转换这一环节正确率已有一定程度保证, 如何将直白的语言转换为医疗用结构化数据将是关键。我们认为,转换的效率和效果均 与训练数据集有关,若医疗数据的获取更加顺利,真正语音病历的全面落地速度会变得 更快。

► 医疗咨询

导诊与预问诊是指在用户有轻微症状或有分诊需求的时候,通过与系统的交互得到一个 较为宽泛的诊断信息,辅助用户在相应的科室挂号或辅助医院分诊台工作人员为患者提 供分诊服务。通过智能的人机对话,医疗机构可以使精确导诊服务前置于挂号和就诊前,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智能导诊帮助解决了三类问题:1)根据症状 诊断疾病;2)根据疾病导诊科室;3)直接挂号最匹配的科室大夫。相比人工导诊,智 能导诊不仅可以全天 24 小时在线,而且可以匹配医生,精确度更为提高,提高医患双方 的效率和体验。

在 AI 技术的助力下,移动问诊向辅助诊疗方向不断发展。移动问诊为就医过程中带来更 好的就医体验更多的是渠道拓展,让患者有较为便利的渠道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而未 来,在 AI 技术的推进下,移动问诊从“互联网+”形态转变为“AI+”形态,不仅是在渠 道上,更是在医疗服务上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疗 上不断进行尝试与突破,2018 年 6 月 21 日,腾讯发布首个 AI 医学辅助诊疗开放平台, 除 2017 年发布的 AI 影像诊断“腾讯觅影”以外,通过模拟医生的学习经历,运用自然 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学习医学文献、病历等信息,构建诊疗的知识图谱,最终通过病历检 索和知识图谱推理建立诊断模型。目前该平台涵盖医院门诊 90%的高频诊断疾病在内可 以预测 700 多种疾病。技术的发展拓展了移动医疗的边界。

平安好医生是“互联网+”时代移动问诊领域跑出的领军企业,目前正尝试 AI 技术赋能。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平安好医生 App 是“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 C 端移动问诊服务应 用,由平安健康(平安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推出,2018 年 5 月已于港交所上市。 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平安好医生服务了上亿用户,积累海量信息化的问诊、处方、用药 等医疗大数据,为其应用 AI 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平安好医生已经开始从部分疾 病入手,建立智能问诊系统。

除由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至今的参与者以外,在该领域也有许多以人工智能技术起家的 新进入者。以大数医达为例,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替代专业医生与用户进行交互,将 用户描述的不适症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匹配,反馈给用户一个诊断结果,在不同的应用 中,这一结果可以是诊断可能患的疾病,也可能是一个去医院就医的建议信息,包括就 诊医院,应挂号科室等。

但目前导诊和预问诊服务产品的 AI 技术应用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在大量的产品中,并 未用自然语言文本或语音的方式进行沟通,而是以回答“选择题”的形式进行交互。主要 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语义识别技术本身还不成熟,结合大量医学 文献进行诊断分析建立知识图谱的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症状描述 和诊断结果的匹配;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医学文献和医生记录的病历在疾病症状描 述时有很强的专业性,用户描述症状的口语化表达方式和专业表述之间的差异更增加了 语义理解结果准确性的难度,降低了导诊和医疗咨询服务的准确性。

诊断环节:影像诊断、脑机接口、远程会诊、胶囊机器人

► 影像诊断:AI 技术应用效果显著,数据仍是痛点

我国医疗影像行业存在信息化建设程度低、误诊率高、医生严重缺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据 CHIMA 统计,2015 年我国医院 PACS 系统的渗透率不超过 50%,正处于从胶片影像向 电子影像过度的阶段,而美国医院(除小诊所外)信息系统已达到 100%覆盖,影像数据 可在各医院间共享。另据中国医学学会统计,中国临床医疗中每年的误诊人数约为 5,700 万人,总误诊率为 27.8%,其中恶性肿瘤平均误诊率为 40%,器官异位误诊率为 60%,而 这些误诊主要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据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统计,医学影像数据年 增长率为 63%,而一名专业医生培养周期长达 7~12 年,放射科医生数量年增长率仅为 2%,远低于影像数据的增长,存在较大的缺口。

AI 影像诊断从不同病种的应用场景切入,有望解决医疗影像行业痛点。AI 图像诊断目前 已在肺部结节检测、糖尿病眼底镜筛查、乳腺癌病灶检测等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取得显著 效果。以腾讯公司研发的“觅影”为例,在一项人机对比实验(对 50 例病人进行判断) 中其敏感度和特异度(96%和 88%)均超过了普通医生的平均水平(77%和 81%),并已 接近优秀医生的水平,而且其仅需十几秒的时间进行判断,要远远快于医生。我们预计, 未来类似系统在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医生阅片效率、降低漏检的概率。

例如,在肺部影像识别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结节标注信息(需要影像科专家进行 训练数据的标注)生成的肺部结节图像,训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结节分割模型,再 用于未标注影像数据上肺部季节病灶的推断。推断过程使用常见的图像分类算法,如卷 积神经网络(CNN)或针对该场景调整过的网络模型等,进行分类,最终可以得到疑似肺结 节是否为真正肺结节的概率。

此外,肺部结节的判断容易和其他血管横切面影像混淆,通过 AI 算法可以训练得到更好 的分类模型,提取出更容易分辨的图像特征。在医生肉眼判断时容易遗漏的较小结节方 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漏检率并提高医生的判断效率。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AI 的优势仍受制于标记数据的有效性。如上所述,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基础的网 络结构在图像识别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在大量数据的输入后进 行的训练。医疗影像识别中起作用的是“标记数据”,需要资深医生长期的经验与完备的 思考才能获得。与已经实现不依靠人类棋谱学习的“AlphaZero”截然不同,AI 医疗暂时 不能去像学习围棋规则一般,来抛开人类直接获得医学影像识别能力的提高。因此,我 们认为,AI 将与人类在医学影像识别中一同进步,大多时间 AI 会承担辅助诊疗的任务。

医疗影像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市场参与者众多。医疗影像市场参与者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医疗影像设备商,通过 AI 技术使医疗影像设备更加智能化;科技巨头,如 IBM、Google、 BAT 等,整合多种疾病检测算法,在 AI+医疗领域全面布局;初创企业,专注于某类或某 几类疾病的 AI 辅助诊疗(如放射科的肿瘤检测、心血管影像检测等),部分公司的产品 已经商业化阶段。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技术核心算法同质化明显,影像数据的质量和可及性具有更高的壁垒。根据世界权威公 开医学图像数据集 Grand-Challenge 测试结果,在 CT 影像肺部结节检测数据集的测试结 果中,排名前十的算法均采用 3D-RCNN 神经网络结构作为主要识别算法的网络结构框架, 仅在部分网络模型参数设置上有调整和改变,可以认为在该细分领域已经有较为统一的 算法流程,包括肺部区域提取、疑似肺结节分割、疑似肺结节分类。并且随着 AI 图像技 术的进步,算法结构的技术壁垒在持续下降。

此外,同一算法在不同数据集鲁棒性3较差,不同医院间数据的差异可能导致识别率差别 较大。2017 年阿里举办了“天池医疗 AI 大赛”,参赛队伍在初赛和复赛两套数据集上进 行肺部结节检测,对比比赛结果的公开信息,在数据集质量和真值的标注标准一致,各 参赛团队技术水平恒定的情况下,不同数据集识别率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 不同医院间数据差异。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AI 影像辅助诊疗刚刚起步,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现阶段 AI 在食道癌、乳腺癌,肺部结节 等疾病的诊断结果显著,主要是由于这类疾病在影像上病灶点特征明显,人类医生进行 诊断时也主要依靠 CT、DR 等影像。而在病情较为复杂时,需要综合病人其他检查报告和 多种指征数据进行分析,此时要用到 AI 领域其他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等,在这一领域还 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依图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指导下,推出了基于 CT 影像的“新 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该系统依托依图强大的图像算法,可以根据 CT 影像,进行新冠 肺炎快速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为医生提供更加高效准确的决策依据。此外,各大科研 机构也在积极运用 AI 技术进行病毒基因测序、抗病毒药物研发等工作。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BCI)是指在人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用于 信息交换的连接通路,其内容涉及认知科学、神经工程、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脑机接 口按照信息采集的方式,可以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其中侵入式获取的信 号质量最高,但也最容易引起免疫反应和愈伤组织,而非侵入式的信号分辨率则较差。

脑机接口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脑部的神经信号(如皮层脑电图 ECoG 和脑电图 EGG),并进一步进行信号处理、分析和特征提取,随后对分析得到的信息进行再编码, 并实现对机械的控制。此外,脑机接口也尝试获得环境的反馈信息并作用于大脑,但实 现这一步其实非常复杂,因为反馈给大脑的信号很可能无法兼容。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脑机接口作为医疗器械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分别是强化和恢复,目前仍处于研究状态。 强化主要是指将芯片植入大脑,以增强记忆、推动人脑和计算设备的直接连接,Neuralink 和 Kernel 针对的就是这一方向。而恢复则是指针对多动症、中风、癫痫等疾病所对应的 恢复训练,BrainGate 等公司则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但目前脑机接口仍处于研究阶 段,仍需许多技术积累。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 远程会诊

3G、4G 时代中,远程会诊已经可以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较低清晰度的视频来实现。但图 像的清晰度、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对远程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5G 技 术将使得实时稳定的高清视频远程会诊成为现实。

胶囊机器人:胶囊机器人+自动诊断系统可能过采集到的图像自动判断病人可能出现的问 题,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意见。搭配云端的自动诊断系统,可实现异地诊断,多地诊断。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治疗环节:远程手术、手术机器人

► 远程手术

手术对于视频的成像质量和画面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具有较为严苛的要求,5G 技术的 大带宽、超高可靠低时延特性,使得远程手术成为可能。2018 年 12 月 18 日,在华为、 联通福建省分公司、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苏州康多机器人等机构的支持下,北 京 301 医院肝胆胰肿瘤外科主任刘荣主刀实施了世界首例 5G 远程外科手术动物实验,距 离跨越 50 公里,全程约 60 分钟。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 外科手术机器人

目前广泛采用的手术机器人包括持物臂式机器人、导航机器人和主从式机器人。

持物臂式机器人:主要帮助手术时举托盘、清洗等工作。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主从机器人:为外科医生远程手术、离台手术提供技术支持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就是一种主从式机器人系统,可帮助医生在未来实现离台手术, 甚至远程手术,让医生可以坐着手术,减少因为疲劳、失神造成的医疗事故。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预防、康养等环节:可穿戴设备、康复机器人

► 可穿戴设备实现高频率健康检测,可收集的医学信息趋于丰富

智能手表:健康监测手段进一步拓展。在今年的 CES 2020 上,我们看到智能手表新增了 心率监测等健康识别功能,Amazfit 能够达到实时心率监测及异常心率提示等功能,智能 手表的健康监测手段进一步扩展。

TWS 耳机:已有产品具备心跳监测功能,未来健康相关功能将继续丰富。在今年 CES 2020 大会上,华米科技发布了带有心率检测的 TWS 耳机,Amazfit Powerbuds。该产品采用 PPG 心率传感器,能够检测用户心率并反馈健康状态。我们认为,未来 TWS 耳机的健康检测 功能将逐步丰富,并且在更多产品上普及。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 肢体运动康复机器人:目前的康复机器人主要是上肢的康复机器人,以及下肢的外 骨骼机器人。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医药领域:药物研发、药品追溯

药物研发

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药物研发成本。目前药物发现早期阶段中的虚拟筛选方 法称为“高通量筛选”,这一方法非常容易受到 FDR4的影响。我们预计,随着人工智能和 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显著地降低失败风险。据 Turfs 的研究报告显示,一款成功上市的新药平均花费为 25.85 亿美元,其中包括 13.95 亿美元 的直接投入成本。从化合物筛选到临床测试,一种新药的研发需要经历大量试验,充分 利用早期药物开发的经验和仿真技术能够极大的减少试错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目前海外已出现了利用 AI 来提高药物研发效率的初创公司。例如 Atomwise 就利用 AI 来 模拟药品的研发过程,进行早期风险评估,为制药公司提供候选药物预测服务。而另一 家数据驱动型的生物研究公司 Berg Health 则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寻找癌细胞上的特异靶 点,并针对性的开发药物。目前 Berg Health 已经有两个在研药物,其中 BPM 31510 已经 进入到临床二期(适用于局部鳞状细胞癌),BPM 31543 则正在进行临床一期试验。

药品溯源

屡禁不止的假药和假疫苗是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而随着互联网药房的兴起,医药的监 管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看到传统的药品溯源中的痛点有:

► 中心化存储下的造假机会:药品的生产流通涉及到原材料、生产、检测、运输、医 院或药房等多个环节,对于监管方和终端消费者来说,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均采用了 中心化存储数据的方式,传统的二维码防伪技术存在被篡改造假的风险。

► 各环节间流通时的验证成本:药品在供应链中各环节间流转时,由于互相信息的不 透明,验证的流程不仅费时,还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

区块链药品溯源的优点: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将药品从生产至销售全生命周期 中的各环节信息打通并完整记录,同时其不可篡改的特性将保证数据的可信性,真正实 现药品生产流通的可溯源、可监管。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还可以提高验证效率,有 效降低供应链成本。

区块链药品溯源的不足:药品是一种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同一类型产品同质 化程度很高,单个产品自身并没有可提取的特征,因此区块链药品溯源中,药品上链信息的真实性如何保证是一个仍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区块链药品溯源大多采用药品外包 装上印制防伪标签的方案。这种方案对药品生产商的诚信依赖程度较高,同时也存在包 装和药品不对应的风险。区块链药品溯源技术距离成熟尚有一段距离。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监管领域:电子票据、医保电子凭证、健康码

电子票据:实现异地看病报销

医疗收费票据可以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实现电子票据的防篡改、交易 溯源、多方可信协作。传统电子票据存在以下问题:

► 收票信任问题。受限于开票主体和收票主体之间各自独立,收票方无法直接获取与 开票有关的交易细节。1)当电子发票重复打印使用或篡改信息时,对于收票方而言 难以识别真伪,存在多报、虚报问题;2)申报人员取得电子票据后,需要打印出来 形成纸质凭证,结合其他必要文件提交,还需要经过复杂的验证环节,流程繁琐。

► 监管效率问题。现阶段税务部门等监管主体并不能完全掌握开票主体的交易行为, 开票行为与真实交易行为并不一定对应,虚开虚抵、偷税漏税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同时发票领用、抄税上传等手续繁杂,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区块链电子票据与传统电子票据的区别在于其具有分布式存放、可追溯的优势。每一个 相关方都将接入分布式账本,税局、开票方、报销方多方参与共同记账。从领票、开票 到流转、入账、报销、全环节流转状态完整可追溯,解决了各主体间的信任问题。区块 链票据系统由主节点和轻节点组成,只有税务机关、社保部门等主节点才有全量数据, 其他节点只能查看与自身有关的信息。

► 对于开票方,通过数据实时上链和智能合约实现的发票自动配额,免除了发票领用、 抄税上传等手续,实现按需开票,避免了周期性申领票据造成的高峰期排队现象。

► 对于收票方,采购过程中的订单、物流、资金流等信息被写入区块链,收票方可随 时在本地节点查询支付行为并知悉相关交易细节,来检验发票真伪,提高了财务运 行效率。

► 对于监管部门,通过对发票的开具、流通、报销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相关交易信息 的掌握,保证了发票的真实性,杜绝了偷漏税问题;通过智能合约,实现限额调整 等功能的自动化,让税务局对发票的监管更加精细。

阿里的医疗收费票据区块链。浙江省财政厅和蚂蚁区块链合作,2018 年 8 月上线的电子 票据平台目前已经接入近 100 家医疗机构,并已实现医保零星费用网上报销和异地报销; 据蚂蚁区块链数据,该电子票据平台将原先 170 分钟的人均就诊时间降为 75 分钟,原先 半个月的保险理赔时间降至几分钟。此外,广州市国税局和蚂蚁区块链于 2018 年 6 月合 作推出了“税链”平台,可有效解决开票难、成本高等问题,目前该平台已经开票超 2 亿张、接入企业超 200 万家。

医保电子凭证:互联网+医保开始落地

2019 年 11 月 24 日,国家医保电子凭证在山东省率先正式启用。目前,全国范围内参保 人都可以通过国家医保 APP,以及支付宝、微信等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医保 电子凭证。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可以替代实体卡,在全国范围 内跨渠道通用,支持医保查询、参保登记、报销支付等所有医保相关业务。

目前,医保电子凭证已经实现了与身份证、二维码、人脸生物特征等信息的关联,借助 于人脸识别技术,参保人可以在手机上远程认证激活。国家医保局表示,将会进一步研 究引入 5G 和区块链等技术,不断优化医保电子凭证的功能。

我们认为,医保电子凭证将带来如下改变:

► 更加简单高效的就医购药流程:传统的就医流程中,患者平均每次就医需要在挂号 缴费、检查缴费、处方缴费、取药等多个环节排队,费时颇多;而医保电子凭证可 以实现在诊室内的当场挂号、直接扣费,仅取药环节需要排队。微信测试数据显示, 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可以比使用实体卡平均节约 43.6 分钟排队时间。

► 为“互联网+医疗”打通医保线上支付渠道:由于医保电子凭证可以实现患者历史病 情和用药的完整记录,同时打通了医保的远程在线支付,因此门诊慢病患者可以在 家中线上问诊并实现“慢病续方”,最后药品由快递配送至家中。

► 跨省异地就医和医保结算: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真正实现 了标准全国统一,与跨地区互认。我们认为,医保电子凭证将加速跨省异地就医和 医保结算的进一步落地。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健康码:位置大数据实现接触留痕,GPS 和蓝牙各有所长

健康码为国内复工主要疫情监管手段,通过 GPS、出行记录等多维数据实现轨迹拟合。 根据“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介绍,健康码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依托国家政 务服务平台开发的一项服务。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负责收集用户卫生健康,交通运输,铁 路,民航,运营商等信息,支付宝、微信负责搭建 ToC 端界面,凭借高 DAU 的优势实现 健康码推广。用户进入小区等区域时,管理人员使用扫码机进行认证。

医疗科技:把握终端场景变革、数字化、科技赋能的投资机会

 

其他领域:体温快检、远程教学(VR 教学等)

公共场合体温快筛

红外非接触式测温仪可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完成体温检测。视频图像中运用人脸识别、 跨镜追踪(Re-ID)等技术定位到额头部位后,结合红外热成像,可以在机场、车站等人 流量较大区域中快速筛查额温异常者,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低交叉感染风险等优势。 2020 年 1 月 30 日,国务院已将红外体温检测仪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我们看到,海 康、大华、千方、高新兴、旷视、云从、云天励飞等安防/AI 企业均提供了相关解决方案。 此外,云知声的对话机器人帮助社区实现高效的智能电话排查,G7 也为疫情防控提供物 流大数据

远程示教

相比于传统的视频示教,AR/VR 视频示教能提供更立体全面的场景、更丰富的交互功能, 对于重视动手和场景的临床医学来说尤其重要。目前阻碍 AR/VR 普及的关键在于无法取 得成本、计算能力、续航、重量之间的平衡,我们预计 AR/VR 借力 5G 网络实现云端计 算,有望实现轻量化、长续航与优质体验的共赢。我们认为,AR/VR 与 5G 的结合,有望 促进医疗远程示教的发展。

建议关注公司(详见报告原文)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中金公司)

 



Tags:医疗科技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推荐
雷锋网按:2020年8月7日,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峰会(CCF-GAIR 2020)正式开幕。CCF-GAIR 2020 峰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雷锋网联合承办,鹏城实验室、深圳市...【详细内容】
2020-08-11  Tags: 医疗科技  点击:(92)  评论:(0)  加入收藏
利好题材全线崩溃 2020年,在世界突发事件情况下,在全球股市暴跌暴涨的情况下,中国A股走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在此期间,消费、医疗、科技,三架马车争先恐后,一方唱罢我方唱,轮动...【详细内容】
2020-08-10  Tags: 医疗科技  点击:(90)  评论:(0)  加入收藏
疫情期间,医药产业终端场景变革催生格局重构疫情期间,“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模式初步落地医药产业具有特殊性。由于医药产业中消费方(通常为患者本人)、支付方(以国家医保 为...【详细内容】
2020-06-26  Tags: 医疗科技  点击:(87)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日本在今年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巨大消息,日本著名的球星本田圭佑出资设立的一家公司,正式发售了飞行摩托车。 在之前可是在电视或者是电影中才能看到的,是具备了未来科幻的一个...【详细内容】
2021-12-28  科学知识点    Tags:飞行摩托   点击:(4)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海洋、陆地、天空三片领域中,都有处在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它们站在食物链顶端,拥有王者的身份,如海洋霸主虎鲸是毫无争议的海洋王者,在海洋中,基本上是所向披靡,没有天敌,而草原王者...【详细内容】
2021-12-17  小楠动物世界    Tags: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氦元素在全宇宙的质量中大约占了24%,但是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为5.2 ppm(1ppm=0.0001%)[1],因此称它为稀有气体。稀有气体也被称为惰性气体,化学反应上的惰性也是造成氦气在地球上含...【详细内容】
2021-12-15  中科院物理所    Tags:稀有气体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在管理工作中,有些传统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要避免犯这些错误。以下这11条,都是错的。 01 . 拒绝承担个人责任有一次,有一项工作出了差错,董事长把我叫去骂了一顿。我对董事长说,“...【详细内容】
2021-12-14  股权设计布局    Tags:管理   点击:(5)  评论:(0)  加入收藏
对光的研究起源于古希腊,在那里,哲学家们开始思考视觉是如何工作的。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等思想家认为,我们的眼睛会发出微弱的光线进行探测。这些光线将收集我们周围物体的信息...【详细内容】
2021-12-08    中科院物理所  Tags: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2月6日报道,进食后感到困倦或疲惫是很常见的。这可以解释为,在那一刻,身体所有的能量都“投入”在消化过程中,短时间内感到有点昏昏欲睡非常...【详细内容】
2021-12-08    参考消息  Tags:犯困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量子力学能用来干什么?更该问的是它不能干什么!在知道了量子力学这个学科后,许多人就会来问:它能用来干什么?实际上,这个问题问偏了。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是:量子力学不能用来干什么?因...【详细内容】
2021-12-07  中科院物理所    Tags:量子力学   点击:(16)  评论:(0)  加入收藏
电流是什么?首先回想下,我们学过的电流的定义是什么?很简单,导体中的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就是电流。只有当物质内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它才可以传输电流——即导电...【详细内容】
2021-12-07    中科院物理所  Tags:电流   点击:(25)  评论:(0)  加入收藏
要理解光速不变原理。首先要有抛弃固有的思维模式的思想准备,否则不容易理解。因为爱因斯坦这个理论有点离经叛道。 我们都知道,描叙一个运动,必须有参考系才有意义。说一列火...【详细内容】
2021-11-30  宇宙探索    Tags:光速不变   点击:(18)  评论:(0)  加入收藏
一半是彻夜无眠,而床上的另一半是呼噜声连绵不绝。这个场景恐怕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了吧。更让人崩溃的是,推一下不打了,下一秒又开始了“呼~~~呼~~呼”。给我闭嘴!!!那为什么“...【详细内容】
2021-11-17    科普中国  Tags:打呼噜   点击:(22)  评论:(0)  加入收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新更新
栏目热门
栏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