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贝恩公司,作者 | 李舒 ·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
下半年伊始,伴随我国全面有序复工复产,抗“疫”进入新阶段,而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的高科技行业则同样面临着疫后“新常态”。
本文中,贝恩基于之前数月在全球范围内针对IT采购人员的调研和业内专家访谈,总结了目前高科技行业的市场需求变化模式,分析并归纳出整个行业加速转变的驱动因素以及如何提升供应链韧性。此外,我们还为高科技企业实现降本增效、重塑销售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的建议。
重塑需求,把握新机
贝恩发现,新冠疫情在需求端对于各大高科技细分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整个市场展现出四种不同模式。
各大高科技细分行业的市场需求变化呈现出四种不同模式( 图一)
具体来看,疫情冲击下,消费级PC、游戏、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为代表的to C硬件需求受到抑制。伴随疫情趋稳,我们观察到上述部分品类出现反弹,甚至取得了暂时的消费水平提升。
此外,B2B行业的软硬件以及IT服务和CSP在短期内需求受到抑制,随后逐渐恢复至疫前水平。由于各个品类的特征存在差异,恢复影响也不尽相同,对此,我们总结了相应三种恢复速度:
1)恢复影响较小:维护合同,边缘基础设施,网络和长期ITO
2)恢复影响中等:核心SaaS(例如CRM、ERP),广告平台,SD-WAN
3) 恢复影响较大:各行业垂直产品,BPO,现代化升级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年4月进行的一项对于IT采购人员的调研显示,立足长期向“云”转移的背景,本地部署的软件、硬件和维护服务遭受的消极影响更大,面临着长时间衰退的可能性。
新冠疫情促使居家需求激增,因此,与远程办公的企业和教育有关的PC硬件和周边设备的需求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支持在家工作模式的企业IT和其他远程工作SaaS以及IT服务(如:现有基础架构升级)均在短期内得到爆发增长,长期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趋于稳定。
最后,疫情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意识和行为习惯,或将引发新一轮需求增长浪潮。我们预计,以下品类或将长期保持增长势头,企业应当把握机遇,致胜长远。
1)硬件:电信/网络基础设施
2) CSPs/硬件:公有云基础设施
3)CSPs/SW:在线学习,电商,直播,基于云技术的安全服务
4)软件:电子支付
推陈出新,加速转型
对于广大高科技企业,新冠疫情不仅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更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颠覆现有格局,推动转型创新。
自2010年,全球数据增速迅猛,十年之间,企业分享数据占比显著提升。
数据呈指数级增长,成为疫情后ICT行业转变加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图二 )
上世纪60年代起,计算格局经历了大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互联展、云端与移动端互联三个阶段。展望未来,贝恩相信,日益增长的数据将成为高科技企业面临的疫后“新常态”:2020年及以后,云端与边缘计算终端多重互联或将成为下一度新的计算格局。
下一度计算格局将向分布式互联计算转变 (图三)
此外,提升网络效率和可配置性,降低延迟;不断普及分析法、人工智能,增强安全和自主性,都是高科技企业亟需重视的关键议题。
无独有偶,我们进行的调研结果表明,疫情爆发后,远程协作和流媒体服务需求高企,推动企业和工作负荷向公共云IaaS迁徙,有85%受访者预期将在未来两年维持/增加云技术方面的支出。
资本市场方面,对标其他行业,高科技企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性,领先企业更是持有大量现金储备,纷纷表示愿意增加资本支出。今年4月,微软CFO在电话会议中说道,“我们预期将继续大幅提高资本投资,帮助提高云服务使用,满足相应需求。”摩根士丹利则在今年5月表示,“为了在2020年第一季度大力普及公共云服务,亚马逊在该季度的资本支出达到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贝恩发现,高科技企业的特殊属性决定其“危机之中存在机遇”。2007年-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亦是如此:经济衰退期间,多家科技巨头出击收购“本垒打”,并购交易量逆势增长,带来积极长远的战略影响。如IBM在2008年斥资49亿美元收购了Cognos,巩固其商务智能软件解决方案,显著扩大了IBM软件产品的范围。
在监管角度,全球范围内对于基础设施的监管逐渐加强,例如暂停携号转网,对重要国家资产和基础设施加强监管,全球各地的数据隐私监管法规保持不变等。
具体来看,一方面,以往频段拍卖中的监管要求并没有因疫情而放松,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共享频段、网络分离、容量冗余成为新兴主题,更有不少电信企业通过在疫情期间免除费用、禁止涨价来履行宽带普及业务,或是提供更丰富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公共危机服务(如位置追踪),以此提升服务水平和用户忠实度。
贝恩预测,在长期,多数主题监管趋严将延续,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实践中,大部分法规监管趋严具有经济价值:终端客户愿意为更好的服务水平买单,to B企业对安全的投资回报率得以提升;对于少部分法规,政府愿意为重振经济提供补贴,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效果导向,效率优先
如今,伴随我国步入疫后恢复期,正是各行各业复盘梳理、制定计划的时刻。贝恩建议,高科技企业不妨立即采取行动,从成本、客户、运营三个角度,自上而下进行系统化的成本转型。
首先是降低管理和采购成本。我们建议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鼓励远程工作并适量关闭工厂,实际上,部分企业已经实施上述措施,例如三星。此外,停止所有非必要差旅以及人员招聘,并且取消非必要的资本支出(如苹果削减了对第三方供应商的费用支出),都是管理层近期可以实现的改革。
其次是优化各类客户费用。具体包括审核并重新评估非直接支出的效率;对于最高管理层,有针对性地削减薪酬和奖金;合理优化营销支出等。
最后是完善研发和运营环节。疫情之下,大部分高科技企业的领导者不得不重新布局供应链,借以提升运营效率,三星、微软和谷歌等行业巨头纷纷寻找供应链替代方案。其它切实可行的措施涵盖立即停止增加一切非必要的IT支出;审核管理跨度和层级,尤其以增加跨度为主。
放眼未来,高科技企业领导者须重视战略的可持续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疫后“新常态”。对于硬件制造商,采用外包人工的方式合理优化采购,去除非必要或“锦上添花”型的产品或服务,都是长期发展趋势;而垂直领域的企业则必须重视自动化和数字化布局,不断标准化流程和相关活动,从而最大程度提升整体效率。
重新布局,打造韧性
自2018年,全球地缘政治风险频发,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愈演愈。伴随中美冲突进一步发酵,不同产品类型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地缘政治风险级别,这可能是当前高科技行业供应链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认为未来可能会划分为三个层级——从完全开放的贸易品类,比如低风险的消费级软件、通用化硬件(如机箱、电源);到部分受限的品类,如企业级硬件和软件;到严格受限的产品品类,其中包括高尖端的半导体元器件、电信网络的核心设施、先进生物科技等。
基于前述背景,实际上,在新冠疫情爆发前,许多高科技企业已经着手降低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程度(图四)。
高科技企业试图降低供应链的对华依赖度(图四 )
2019年初贝恩公司对全球超过200家跨国公司调研发现,已经有超过两成的厂家表示将重新思考其供应链布局,如采用不同地区的合同制造商、主动将投资从中国转向其它地区、在全球重新布局自有生产/制造网络、调整生产流程从而增加中国外区域价值等举措。上述一系列措施导致当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科技或电子产品的金额同比下降19%,是自2016年以来首次下跌。
当前的新冠疫情,更准确地说是起到了“催化剂”作用,进一步刺激了高科技企业加速重新布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的思考。
新冠疫情刺激高科技企业加速思考供应链布局(图五)
面对诸如新冠疫情等自然灾害,以及日益严重的地缘政治风险,提高供应链的韧性变得愈发重要。但是在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同时,又往往伴随着供应链成本一并增加。
面对上述情形,贝恩建议,高科技企业需要准确拿捏风险管理和供应链韧性之间的平衡。例如,着手降低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程度,或采用不同地区的合同制造商、主动将投资从中国转向其它地区、在全球重新布局自有生产/制造网络、调整生产流程从而增加中国外区域价值等举措。
打破边界,重塑关系
回顾过去半年,高科技企业面临重重考验。疫情之下,一系列封锁措施和隔离令使销售周期不断拉长,员工不得不远程办公等。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未完全解除相关措施,不断打破企业原有的模式和关系。
针对上述情况,贝恩建议,高科技企业的领导者应当将其列入长期规划中,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方面,明确销售重心,加快内部销售,采用虚拟“会议”的新型销售模式,尽可能减少因外部环境对于销售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明确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为员工本人及其家庭和子女提供支持政策,包括互联网、移动服务等一系列必要的支持。
我们相信,经历疫情洗礼,高科技行业将迎来重大突破,企业若能认清趋势,顺势而为,早日适应疫后“新常态”,必将攻坚克难,实现长足发展。
(本文首发钛媒体)
注:作者李舒系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TMT业务联席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