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中,一幢高楼,一条公路,筑就的是现代的华彩。在山村里,一方青砖,一片黛瓦,留存的是传统的文脉。
中国的城市何其多,南北东西,大小各异,众多的人们选择在此栖息。中国的山村何其广,青山绿水,老宅旧院,又是多少人心中的理想家园。
对于热爱旅行与传统文化的我来说,尤其喜欢古城、古镇、古村,在粉墙黛瓦里,触碰那些斑驳的历史;在光影流转中,体味那些沧桑的岁月。
就像此次,我来到汪口,只为探寻这个"千年古村"的前世今生。
千年古村:18条古巷串起1000年积淀
汪口古称永川,走进村子很快就会发现,村东与村北的两股水流,汇合而成一条河水,名叫"永川溪",一派碧水汪汪,故名"汪口"。
汪口古村始建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开山立基的是时任朝议大夫的俞杲。全村现有人口1700余人,绝大部分姓俞,都是俞杲的后裔。
永川溪风光
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动观流水静观山。想必当年俞杲,应该是相中了这里枕山面水的独特风水位置,才选择在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的吧。
与永川溪平行的官路正街,是汪口古村最为重要的街道。它见证了一幢又一幢,青石粉墙黛瓦撑起的古村人家;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岁时寒暑不曾停下的脚步。
汪口街巷
这条街从街头到街尾,长不过1000米,却像是一条时间长廊,900余年的岁月积淀,铺就了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有的山村风情,成为了汪口人最清晰的家乡记忆。
汪口街巷
官路正街像"千手观音"似的向左右,各伸出了18条"胳臂",形成了18条古巷。每一条小巷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而这些故事连缀起来,就是一部简明的汪口村史。
汪口街巷
或许是由于正街宽度不足的缘故,街道两旁并未做过度的商业开发,百余幢明清老宅立在街面上,不见此起彼伏的商贩吆喝,也不见琳琅满目的雷同商品。
汪口街巷
最常见的是,村民利用老宅经营一些简单的生意,守着一份平静安然的生活,真可谓是原汁原味的老街。
走进正街的古巷中,你很容易看到"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养源书屋"等名宅。这些老宅,如同一枚枚闪亮的徽章,记述着这座千年古村过往的辉煌。
养源书屋,还保留着旧时布局
在正街的中段,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乡约所"。以前只是对宋代陕西蓝田《吕氏乡约》有所耳闻,这次在汪口亲眼见到乡约所,确实是一件幸事。
《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其内容主要涉及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方面,对后世乡村治理模式影响很大。
《吕氏乡约》
到了明代洪武年间,朝廷大力提倡和推广乡约。乡约所逐渐成为明清时期乡村的一种基层管理组织,类似今天的村民委员会。
汪口乡约所,既是村民自治机构,也是昔日俞氏宗族,对族人进行伦理说教的场所。乡约所大堂正中,悬挂着一幅"归仁里"匾额,下方陈列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六条"圣谕":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
和睦乡里,教训子孙
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俞氏乡约》
汪口乡约所戏台
两旁的墙壁上挂着《俞氏乡约》和《乡约会戒》的管理条例,看上去很像一个家族执法的"衙门"。前厅上方是座戏台,悬挂有"齐天同乐"匾额,为演出戏曲所用。
鑑三六公祠
从乡约所向前,即是"鑑三六公祠",这里原是俞氏三六公一脉的支祠,又称"迪公众屋"。后来成为汪口船工行业的"汪口船会",也是汪口最大水运经营商设立的"俞利通行"所在地。
俞利通行
汪口船会前厅的木雕屏风上,镌刻着"船会"二字,中厅陈列着一艘乌篷船,两边墙上分别悬挂着一幅水路行程图,展示了商行"代客载货发夫"的旧貌。
如今的汪口船会,已成为汪口村史馆,诸多的展览陈设,记录着古村和俞姓子孙,走过的那些漫长岁月,让人们得以想见汪口所经历的千年时光。
后厅二层,中间供奉朱熹画像
俞氏宗祠:江南第一木雕艺术宝库
走过汪口船会,可见一座气势恢宏的祠堂,矗立在眼前。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由朝议大夫俞应纶回乡捐建。
砖木结构的俞氏宗祠,主体建筑共有三进院落,由山门、享堂及寝殿组成,两侧各有一座小花园,每两进院落之间,均由天井与连廊连接。
山门中间及左右两侧的如意斗栱和雕花梁架
山门前的廊轩梁底,浅刻着卷草图案
俞氏宗祠的山门,是宫廷建筑中常见的中轴歇山式"五凤门楼"。重檐之下,是繁复层叠的如意斗栱和雕花梁架,山门前的廊轩梁底,浅刻着卷草图案,结构精巧无比。
山门抱柱联写道:青山抱水,水抱村,赣北无双景;彩凤盘龙,龙盘阁,江南第一祠。此联精准地点明了汪口山环水绕的自然景观,与龙凤呈祥的人文风采。
山门门厅背面题额、斗拱和雕刻
山门门厅左右两侧的斗拱和木雕
进入山门,可见门厅背面题额为:生聚教训,颇有卧薪尝胆的警醒之意。题额上方刻着几只大象,取"太平有象"之意,下方木刻的则是丹凤朝阳,比喻贤才恰逢盛世。
从天井看享堂
从山门经过第一进天井,就是享堂。享堂是宗族商议大事,制定乡规民约和祭祖仪式的重要场所。宗祠墙壁上挂有《汪口俞氏宗祠祠规》,旨在教导约束俞氏族人,以正族风。
《汪口俞氏宗祠祠规》
享堂
从天井望向享堂,廊道两厢,面阔三间,斗栱叠置,飞檐翘角,两根嵌有倒爬狮子的垂花柱,立于高出天井的五步台阶之上。
享堂正中由外向内,分别挂有"乡贤"、"父子柱史"及"仁本堂"三块匾额。汪口自北宋俞杲开山立基后,相继出了进士14人,举人2人,七品以上文武官员83人,文人学者13人。
享堂
其中,更有宋代俞杲父子同朝为官,被誉为"父子柱史",明代俞文进、俞文达兄弟同榜高中进士,被称为"兄弟同榜"等佳话。真可谓文风鼎盛,人才辈出。
享堂前檐四界梁,用弯椽
享堂中跨为六界梁,童柱层层递进
六界梁上圆栌斗镂刻瓜瓞绵延图案
梁底刻如意卷云纹
站在享堂中,抬头仰望,可见享堂前檐为四界梁,用的是弯椽。中跨为六界梁,童柱层层递进,梁上圆栌斗镂刻着瓜瓞绵延图案,梁底刻的则是如意卷云纹。
享堂以"仁本"为名,当是取孔子的"仁者爱人,以仁为本"之意。左右两侧悬挂的"程朱一脉"与"道学名家"两块匾额,都是褒扬溢美之词,蕴含了浓厚的儒家思想。
从享堂回望前院
从享堂回望前院,檐牙交错,飞阁流丹,古意盎然。享堂之后是寝殿,高两层,为宗祠内最高的建筑。
寝殿二层供奉的是俞氏宗族列祖列宗的牌位,首层供奉的是俞杲夫妇二人的画像,以及俞杲和他祖父与父亲三人的牌位。
寝殿
环顾俞氏宗祠,几乎所有木质构件都有雕饰,各种图案多达100余组。其中,鸟兽人物,呼之欲出;渔樵耕读,栩栩如生。
厢廊檐下木雕
这些雕饰图案,运用了深雕、浅雕、圆雕、透雕等多种刀法,前后花了二十年才完工,风格独特,工艺精湛,精美绝伦,堪称一处"雕刻艺术宝库",可谓婺源之最。
宗祠内部精湛的木雕
这诸多精致华美的雕刻,浸染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虽有些许斑驳,但所幸的是,绝大部分都在历经劫难后,仍然保存完好,足见俞氏子孙对古祠的挚爱至深。
因为他们深知,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传承。
厢廊檐下木雕
草鞋码头:溪水西流成就繁华商埠
俞氏宗祠在双河交界的岸边,已经屹立了两百多年了,它面迎一汪活水,见证了这个古埠上演了多少人事代谢与商旅兴衰!
汪口曾是徽州府城歙县,经陆路至江西饶州(今上饶)、九江及湖北的必经之地,更与歙县渔梁码头并列为徽州两大水埠码头,是徽商走出大山的两大出口。
明清两代,汪口成为徽州东南部,与婺源东北部的货物集散地、商业中心和水运商埠,素有"草鞋码头"之称。
永川溪风光
从村口西边的正街,径直下到溪水埠头,左边临水的是一些旱地,种有油菜和果蔬,旱地之上是街道和民居,满足着村民日常生活的饮食和居住,充满了宁静祥和。
永川溪风光
溪埠右边是一片青翠葱郁的树林,临水投下婉约的倩影,繁茂的绿意,迸发出蓬勃的生机,为汪口增添了无数的负氧离子,净化着这山水之间的空气和呼吸。
西关桥横跨两岸,一边是日常的人间烟火,另一边是神秘的自然乐园。
西关桥
桥上的孩子们,从村口到桥头,嬉戏玩闹,往来南北,天真烂漫;桥下的旅人们,从都市到乡村,看山亲水,任意西东,自在随心。
永川溪风光
站在西关桥上,环顾四周,就能很真切地感受到依山傍水的汪口,青山为屏的从容,绿水作带的灵动,以及数百幢古居老宅与这片山水的完美交融。
永川溪风光
眼前的永川溪,不同于中国绝大多数从西向东流的江河,因为它恰恰是"一溪春水向西流"。这倒让我不禁想起了苏东坡那首《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词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永川溪风光
他在词序中写道:"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我想,东坡居士大概也是因为看到溪水西流,而感到新奇,所以借景抒情,表达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吧。
中国的风水术认为,水向西流,此地必富。不管是风水佳位的地理加持,还是俞氏儿女的苦心经营,小小的汪口,成了一个大大的码头。
永川溪风光
遥想当年,永川溪畔当是时常倚靠有百十条商船,帆影蔽日,商贾云集,一派繁忙的景象吧。汪口也凭借水运交通优势,发展成为一个因水兴商、以街为市的商埠名村。
讲到汪口的水,除了永川溪之外,另一处亮点"平渡堰",也不得不提。"平渡堰"又叫"江永堰",是清雍正年间的教育家江永,在水利工程中的杰出贡献,名列婺源"四大古建"之一。
永川溪风光
据《婺源县志》记载:"汪口两溪合流,回伏凶险,每逢洪水涨发,覆舟溺人,故筑堰以平水势。"
作为皖派经学开山鼻祖的江永,不仅对经史百家、天文历算、音韵礼仪都有重要贡献,而且对水利工程也有着精深的研究。
永川溪风光
江永在看到洪水爆发所造成的危害后,婉拒了雍正皇帝请他入仕为官的好意,殚精竭虑地为百姓修了这座长达130米、宽15米的水堰。
平渡堰的建成,彻底平息了水患,有效实现了蓄水灌溉、防洪、通航的多重功能,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诸多便利,也成为江永"学以致用"治学主张的成功实践。
平渡堰
世俗中当官是荣耀,治水很辛劳,然而一贫如洗的江永,却毅然选择了后者。我想凭吊"江永堰"时,真的应该在他众多头衔之外,再加上"婺源大禹"的美誉,也绝不为过。
平渡堰
结语
生活,是路的故事;旅行,是诗与远方的故事;汪口,是水和码头的故事。
汪口因水得名,亦因水而兴。虽然汪口的商旅辐辏,已是昨日黄花,但从古街临溪一侧的码头遗迹中,仍可想象出它昔日的热闹与繁华。
小小的码头,不知带走了多少东奔西走的读书人,敬天爱民的家国情怀,带走了多少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富甲一方的经商梦想!
那些由水和码头,所演绎的历史云烟,消逝在时光长河之中。如今的汪口,早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永川溪风光
它用丰富的文化遗存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来探寻它的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
一如此刻,我回望汪口,目光所及尽是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粉墙黛瓦、石桥竹筏,充满着如诗画般的立体感和韵律感,让我沉醉于这片山水田园的幽雅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