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像妈还是像爸,就成了永恒的话题。不管谁家生了娃,总免不了被大家讨论一番。
而在孩子长相这一块儿,民间向来有“儿子随妈,女儿随爸”的说法。还有身高,也有“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之说。
那么,孩子的长相、身高到底遗传爸爸还是妈妈呢?
儿子像妈妈,女儿像爸爸?
有说法称,决定长相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确切来说是在X染色体上。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的X染色体来自妈妈,Y染色体来自爸爸,所以儿子像妈妈。
而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往往被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所“掩盖”,所以“女儿像爸爸”。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12年9月,基因领域的权威期刊PLoS Genetics 发表了一项研究:
他们使用了一万个欧洲人脸部的核磁共振数据,和脸部肖像照,以及他们的DNA突变数据一起分析,想找到他们身上哪些基因突变和脸型有关系。
最后,他们找到了5个对脸型有显著影响的基因,这5个基因全部在常染色体上。
因此可以说,孩子的长相跟性别无关,“女儿像爸、儿子像妈”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
现实生活中,儿子像爸,女儿像妈的比比皆是,比如戚薇的女儿lucky,和戚薇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实际上,孩子的长相像谁,更多要看遗传的基因是隐形还是显现。
假设来自妈妈的基因多数为显性遗传,而爸爸的多半是隐性遗传,那么孩子就长得像妈妈,反之,孩子就更像爸爸。
举个例子,双眼皮是显性遗传,如果妈妈的双眼皮基因是AA,爸爸是单眼皮,那么无论男宝女宝,都会是双眼皮。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基因Aa,生出的娃不一定是双眼皮,也可能是单眼皮。
另外,长相除了跟遗传有关外,气候、水土、生活习惯等环境因素也会对相貌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以说,孩子的长相是由「父母双方的基因」和「环境」两方面共同决定的。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因为身高问题,而被对方父母棒打鸳鸯的情侣。
小编一个朋友小A,就因为1.50米的身高,而遭到了男方母亲的反对。
男友告诉她,父母觉得她太矮了,听说“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担心以后生的孩子也矮。
作为一枚健康科普小编,真的是看不下去了,怕不是随口编来的分手借口?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研究成果,男女性身高的遗传度分别为0.89和0.87,男女性身高的遗传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身高的影响是相当的,并不是由哪一方单独决定的。
举个例子,孩子妈妈矮,但如果爸爸比较高,那么孩子生出来也可能是高个儿。
所以,“娘矮矮一窝”的说法并不靠谱。
实际上,后代的身高,70%由父母的遗传因素决定,还有30%则是由后天决定的。
很多身高不是很理想的夫妻,看到这里可能心里凉了一截,自己的后代是不是注定就是矮个子了?
不一定!
父母都矮,后天也有办法长高
身高虽然大部分受遗传影响,但还有30%的后天因素。
有人抱怨,后天因素才占30%,太少了,还能逆天改命吗?
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处长、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潘慧医生强调,30%的比重一点都不小!
比如篮球明星林书豪,他身高191厘米,比身高168厘米的父母,整整高出一大截。
而他能长这么高,靠的就是后天的努力——青春期充足的营养、运动和睡眠,都是长高的关键。
抓住两个“长高黄金期”,矮个儿也能逆袭成高个儿。
婴幼儿时期(0~3岁)
这是孩子长高速度最快的周期,在此时期,喂养是重中之重,家长最好找医生或看书,系统学一学。
孩子频繁生病、睡不好,对长个也有影响。
青春期(8~14岁)
这一时期内,孩子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增多,开始性发育。
只要孩子的骨骺未闭合,骨骼还在生长期内,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就极有可能比遗传身高高出至少10厘米。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青春期也是骨骺闭合前的快长期,一旦错过,就无法再长高。
所以,爸妈想为孩子长高助力,不妨好好把握孩子的生长高峰期。
在这段时间内,更加科学地规划孩子的饮食、运动、睡眠等。
①好好吃饭
孩子不长个,基本是饮食不健康所致,所以青春期想长个儿,一定要保持营养均衡。
多给孩子喝牛奶,尽量给孩子准备丰盛的早餐,因为早上吸收好。
②别熬夜
优质的睡眠,能保证孩子体内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更好地长高。
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是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1点。
一般建议晚上9点准备入睡,10点必须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
③多跳绳
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发育。各种跑跑跳跳的运动都可行,如慢跑、快走、游泳、打篮球、打羽毛球等。
跳绳是比较好的“长高运动”,不妨每天跳绳10分钟,1000~1500下。
除了身高、长相外,孩子的智力也是很多父母关注的焦点。
有说法称,母亲的智力水平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也是不科学的。
智力和长相、身高一样,都是受父母共同影响的,只能说聪明的人生出的孩子聪明的几率更大些,但并不能保证100%一定聪明。
之前就有一位网友发过“老公985博、自己985硕,儿子却是学渣”的抱怨帖。
孩子聪不聪明,后天的培养很重要,否则天资再过人,也会泯然众人,《伤仲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