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底指标:从资金流动性看懂市场趋势
每一次调整后,市场期待的总是历史大底,而我们需要接受的一个现实因素是,每次下跌都有相似之处,而筑底时,却必能有统一的模式,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变化的市场,似乎达到了和之前筑底一样的某些指标,依然还在下跌,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筑底的真正因素呢?我们做一个思考。尤其是在《筑底后固定反弹的热点?有模式无行业》中明确相关节奏后,对其他因素做一个补充。
每次大的顶部构筑时中,超额流动性和社融增量增速,都有下滑,甚至负增长的现象。比较典型的,2008年、2018年初,超额流动性负增长,社融增量增速快速下滑,企业盈利也快速下滑,市场都出现了一波大跌。之前分析过,我个人角度认为,筑底关键指标只有资金因素,毕竟下跌因素很多,哪怕是传闻也能导致踩踏而下跌,但上涨似乎永远只能依托真金白银来实现。而能让资金有信心去抄底,一定来自于市场赚钱效应,说白了资金要有利可图,短期往往是因为政策利好;而久一些的,一定是来自于经济层面的盈利因素。
最近一次比较大的底部,2018年四季度时,国资委纾困民企,不仅仅是资金面因素,也解决了企业层面盈利的因素。而在此之前,一波又一波下跌后都有超跌反弹,却重心下移,主要是相关因素未解决所致。所谓资金流动性,有诸多构成,降息降准算一种,但还有更值得重视的是实体经济的社会融资规模,而由于经济扩张,社融基本都是正增长的。所以,为了更准确的观察实体经济流动性变化,就用社融增量的同比增速来表示了。
社会融资指标会领先企业盈利指标3~6个月。如社融增量增速早在2020年下半年就开始下滑,2021年甚至负增长。而2021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见顶,市场也是在2021年春节后出现市场拐点的,形成一波下跌;当时还是有美债收益率这个大幅提升,意味着无风险收益率的提高,市场高估值泡沫刺破,导致传统行业龙头的筑顶下跌,且持续一年多。包括我们对比去看三一-重工、格力-电器、中国-平安、海螺-水泥、恒瑞-医药等诸多绝对行业龙头股,行业的盈利和公司业绩等也都是下滑周期,虽然并不是单纯股价因素。
2021年一季度后,不管是企业盈利的基本面,还是市场流动性,都开始恶化,这也是A股几次反弹后都遇阻的因素,虽然有高景气板块炒作,但这些一旦调整,市场重心就下移了。2022年1~2月,新增社融增速同比正增长,已经出现拐点。但中长期新增社融还是负增长,社融数据变乐观还需时日。尤其是要从二季度数据,才能确定拐点有没有出现,所以市场磨底还是要一段时间的。实际上,也是正是看到这样的经济环境大背景,我们才能明白,为何A股只能是一个震荡市周期。
此外,在《当旧因素屡屡碰壁,就要新思路新视野》中也提到过一个和传统指标不同的新的指标,去替代所谓的市盈率,因为十年期国债利率倒数,即无风险收益市盈率,其长期是和A股PE中位数走势粘合的,说白了,当两者背离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他们提示的风险与机会,即泡沫与低估。其也是利用资金利率因素和基本面因素,实现的指标指示。因此,单纯从市场层面,大的顶部,都是一轮资金流动性和企业盈利面的共振下滑;而筑底过程,则是一次资金流动性和企业盈利基本面触底、好转的过程。那么,接下来,我们从更多市场走势,热点,行业和个股因素,去分析市场趋势变化中的蛛丝马迹,并为我所用,选择合理的博弈策略,如抄底的资产等,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