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有不少人每天都在某宝中的“蚂蚁森林”收集能量,偷朋友的能量,然后能量积攒到一定量之后,就可以选择在西北地区种树。
而“蚂蚁森林”会提供一个编号,这个编号就对应着这棵树,还采用了实名制。很多人很积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相当于环境保护出了一份力。这样看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蚂蚁森林”瞄准的市场叫做
碳交易市场。而碳交易未来会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许多全球的企业大佬都在涉足这个领域,比如:比尔盖茨和马斯克都在这个领域有众多的布局。就拿马斯克来说,他通过碳交易市场已经获得了20亿美金的收入,碳交易也成为特斯拉收入中最重要的占比。
而“蚂蚁森林”从创立到现在,通过碳交易市场也得到了高额的利润,专家估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甚至达到了113.06亿元。
未来,“蚂蚁森林”大概率会成为阿里旗下的另一个独角兽企业。
那么问题来了,“蚂蚁森林”到底是如何挣到这么多钱的?到底是什么是碳交易?为什么说碳交易是下一个万亿市场?
京都议定书
这是要从著名的《京都议定书》说起。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活动使得地球大气成分比例发生改变,温室气体的比例不断升高。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果地球温度飙升,海平面上升,会导致许多国家被淹没。其次,温室效应会导致大量的极端天气发生。如果放任不管,最后可能连人类自己都无法逃脱灭绝的命运。
因此,在1997年12月,全球各国的相关人员齐聚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国立京都国际会馆,在这次会议中,参与国家拟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这也被称为
京都议定书,全称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这个公约的目标是:
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平滑适应、食物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说白了就是要把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就需要全球各国尽可能地减少排放。不过,温室气体的种类有很多,要一起控制很难。好在我们可以抓住主要矛盾,这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温室气体中占据极其重要的比重,从百分比的角度来看,它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了25%。因此,只要控制好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
碳交易
可问题就来了,如何进行控制最合理呢?全球各国达成了共识:
通过市场机制,让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减排量)可以交易。
具体操作就是,各国有排放的额度,它可以把这个额度分别给各家企业。一个企业拿到指标后,就只能排放在指标范围内的二氧化碳。如果不够的话,你就找其他企业去买这个额度。有些企业根本用不上这个指标,比如:特斯拉
汽车。它就可以把自己的指标卖给别人。
而厉害的操作就是“蚂蚁森林”,通过植树造林,
由于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就可以实现减排,凭空创造出额度来。然后他们可以把这个额度卖给其他需要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只要减排得越多,那么创造出来的额度就会越多,也就能卖越多的钱。
国内到现在为止有七个碳交易试点,价格还没有完全统一,据估算,在南方一亩林地可以核算为减排1吨;而在北方,如果减排一吨,把额度卖给别人,可以拿到15~38元。
“蚂蚁森林”从2016年到去年年底,4年的时间减排量达到了1200万吨,而且增速每年都很快。这些减排量都可以作为额度卖给其他的需要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这就好比是一个存钱罐一样,每时每刻都在金钱,更关键的是随着种植的树木越来越多,减排量会持续递增,能挣到的钱就越来越多。
某种程度上说,“蚂蚁森林”这个项目是一举多得,挣了钱,成了独角兽,又是公益,承担了社会责任,还拉着大众一起参与环保。而大众们呢?
不知道你想没有,为什么“蚂蚁森林”不自己就种,非要拉上大众?
这里有个逻辑是这样的,对于阿里而言,支付宝
App日活十分重要。而APP日活要提高,就需要大众经常使用APP。如果这项公益事业拉着大众一起玩,尤其是和大众的“走路步数”捆绑,这样大众首先会觉得自己很有参与感,同时又“好像”做了环保。
对于阿里而言,APP日活增加,广告收益提高,建立起了流量的护城河。而拿这些收益去种树,再买碳,又可以再收益一笔,同时还是长期的收益。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本质上是大众牺牲了“注意力”,这些“注意力”带来了阿里第一笔收益。而阿里拿着这笔收益种树,进而拿到了碳减排的收益。不得不说,阿里这套做法确实是很高明,堪称商业界最成功的的案例之一。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