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播、微信公众号、基金经理推介材料等渠道了解其投资思路,投资毕竟是专业的事情,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基金经理的表述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似懂非懂的专业"黑话",本文对此做个简要梳理。
首先得补点财务知识,基金经理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研究公司的财务状况。我们不需要会分析财务报表,但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基础词汇。
资产负债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公式是资产(Asset)=负债(Liabilities)+所有者权益(Equity),标黑的首字母为这一项目的缩写。 举例说明,某人自己出100元,再向银行借100元成立了个公司,那么公司总资产是200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100元。所有者权益部分才是股东的,这个要圈起来,后面的分析会经常用到。
利润表中重要的概念是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基金经理比较关注扣非净利润,指的是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比如一次性处置资产或者收到政府补贴等,这些活动产生的利润是不可持续的,在分析公司长期价值时应予以剔除。每股净利润(Earning per share)是用净利润除以股本数,缩写为EPS.
第三张表是现金流量表,比起盈利,基金经理更关注企业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著名的DCF估值模型就是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意思。自由现金流指的是公司经营现金流减去必要的资本性支出后剩余的现金流,这是企业真正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
所谓的财务分析就是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比例,本文只介绍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
基金经理讲公司贵不贵说的是估值,最常见的估值指标是公司的市盈率(PE),用股价(price)除以每股净利润(EPS), 对于利润可能为负的周期行业,还会采用市净率(PB)进行估值,就是用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对于还未开始盈利的互联网企业,也可以用市销率(PS)估值,就是股价除以每股销售额。
评价盈利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ROE),用净利润除以净资产,这一指标体现了把资本投入该公司后的回报率,说白了就是这公司到底赚不赚钱。基金经理苦苦追寻的就是能持续保持高ROE或者ROE从底部回升的公司。
ROE里面这个E指的是股东投入的钱,很多负债率高的公司ROE虽然高,但隐藏的风险也大,一些基金经理喜欢用投入总资本回报率(ROIC)这个指标来评价公司的赚钱能力,即分母不仅是股东投入的钱,也包括债权人的钱。
有个著名的PB-ROE选股模型就是利用公司的赚钱能力去评价市场对公司的净资产估值是否合理。
投资中增长是永远的话题。基金经理说的公司增长主要体现在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的持续增长上。增长速度及路径决定了公司属于价值、周期还是成长。基金经理对成长股喜欢用PEG指标,即公司估值(PE)除以增速(Growth), 比如一个40倍的公司有40%的业绩增长,则PEG的值为1,PEG越大则说明公司越贵。
宏观层面,基金经理讲的流动性主要指央行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宽松即我们通常说的“放水”有利于抬升股票估值。基金经理需把握和跟踪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对于市场走势基金经理一般不做判断,尤其是不会公开做负面评价,所以当基金经理说“谨慎乐观”时,重点在于“谨慎”二字。。
基金经理喜欢寻找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公司,景气度提升通常是指行业的需求扩大,供给不变或者变少,原材料价格变低,产品价格提高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最终导致了公司净利润的持续上升。如果企业处在去库存阶段,说明需求疲软,企业减产,景气向下,反之,补库存阶段说明供不应求,企业扩张产能,景气度向上。
谈到行业的时候,基金经理经常提到竞争格局。对于竞争格局的理论来自波特五力模型,即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对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应对新进入者威胁的能力、对替代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同行业的竞争程度。基金经理希望寻找能够持续增长或者竞争格局较好的行业,这里的竞争格局较好主要是指头部的企业能够持续稳定保住或扩大市场份额,而不是群雄争霸,王者未定的行业。
谈到投资框架,有些基金经理说自己是“自上而下”选股,这指的是先分析宏观经济,然后判断优势行业,最后在行业中优选个股,而“自下而上”选股指的是专注公司基本面研究,致力从微观层面选出好公司,不太注重宏观。也有的说自己是两种模式相结合,有一个优秀的团队,这也不难做到。
出于合规原因,基金经理公开场合是不提个股的,但有时为了谈投资思路不得不提,于是贵州茅台、三一重工就变成了白酒行业龙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等词汇。结合基金经理最近持仓,这些应该不难猜。
以上只是一些最基础的介绍,在投资中基金经理需要持续学习才能获得超额收益,我们基金持有人也同样需要持续学习,深入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才能做到长期持有。让我们一起用深入的研究创造持续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