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里有个非常有趣的调查,就是观测人们在亏损和盈利两种情形下的投资偏好。
按照理性的思维,人在遭遇损失时,应该更加谨慎,小心翼翼,以避免进一步的亏蚀发生;而在获利时,财产有一定的“安全垫”,不妨适当地加大注码,博取更大的收益。
然而,观测的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绝大多数人的人,在遭遇损失时,反而会提升风险偏好;而在盈利时,胆子会更小,往往草草结束投资。
这种情况,在赌场里倒不罕见,往往下注最凶的赌徒,都是输急了眼,要“回本”的人。
我们往往不能成为理智的人,在金融的世界里更是如此。面对亏损和盈利,我们往往做出愚蠢的行为。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这都是人类天生的“亏损憎恨”情绪在作祟。即我们对于损失,有着天然的,不理智的反感。
面对同等程度的损失和盈利时,我们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
根据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丹尼尔·卡内曼的统计,损失所带来的心理冲击是盈利所带来的心理冲击的2-2.5倍。也就是说,假如你损失100元,则要赚回来250元,才能抵消亏损所带来的心理落差。
另外,当下的情绪远远胜于未来的感官。简单来讲,“及时行乐”是我们的天性。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的潜意识是: 如果我们已经盈利了,与其要面对接下来亏损的可能性,不如立即终止投资。将“成功”“锁定”在当下。获得更多的心理满足;但是,如果我们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即刻了结,或不加注翻本,都等于“立即”证明了自己的“失败” ,我们自然要规避这些行为,以避免心理的挫败感。
这属于一种人类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却戏剧性地导致了我们的愚行。
既然这样,我们有没有办法克服这种天然的缺陷呢?
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我们可以改变决策的“锚点”。所谓的“锚点”,就当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内心用来对比衡量的尺子。
具体在投资上,我们可以不把“亏损”和“盈利”,至少是短期内的亏损和盈利,作为决策的“锚点”。例如某只企业的股票,我们可以把“合理价格”作为买卖的“锚点”,高于就卖出,低于就买入,而是不死死盯住自己的历史成本(很遗憾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东西)。这样,我们可以部分地“忘却”盈利和亏损带来的骤喜骤悲,较为理智地做出选择。许多投资大家,包括巴菲特先生,都有效地采用了这个机制。
又例如,在上一个策略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适当减少检视自己资产价格的频率。
既然我们都厌恶损失,那为什么我们要频繁地确认我们是否已经损失呢?这不是增加了心理的煎熬么?给自己设定一个更为合理、科学的盘账周期,可以让自己更理性地接受资产价格的波动。
最后开个不太恰当的玩笑,过去二十年最成功的长线投资,是买房产和囤茅台,你会每天跑到房产中介那去盯楼价,或去烟酒铺子里盘库存么?
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证券立场。投资皆有风险,应谨慎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