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烧钱补贴来抢夺市场可以理解,但毫无底线的烧钱模式一定要谨慎
多事之秋的淘集集,最终倒在了寒冬。
12月9日,正当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备战双十二之时,被业内视为下一个“拼多多”的淘集集,宣布因本轮并购重组失败,接下来将进行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
淘集集方面称,公司欠款规模为16个亿,其中包括8亿供应商欠款和8亿商家货款。这意味着加上之前的融资金额,淘集集在这一年多里已烧掉了18亿元。
这家2018年8月上线的社交电商黑马,打着“买得多,赚得多”旗号,瞄准四线及以下城市月收入2000以下的人群,平台上的商品单价大多不超过50元,靠补贴、低价等方式吸引用户。然而,当融资进度赶不上烧钱节奏,其很快就因资金链断裂而无力续命,众多商户血本无归。
近期,位于淘集集的上海总部,已多次爆发各地商家集中上门挤兑货款的围堵风波。
温州电商私圈创始人马凯跃对媒体表示,“仅在温州区域内,遭遇损失的商家就超过了两千,大多数拖欠资金在10万至50万元不等,也有很多超过百万。”
按照马凯跃所述,淘集集内部工作人员称,上海开域拿走了淘集集10月8日后货款的使用权,即公章密钥。
不过,12月23日,数十位淘集集商家到上海崇明区开域集团总部索要货款时,得到的回应却是,开域称与上海欢兽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淘集集)未签订任何业务合同,也从未签订任何投资协议,无任何股权关联,同时也未接收上海欢兽的公章、网银等。
“毁灭性”影响
淘集集的发展就像一个神话。
数据显示,上线两个月,淘集集用户总量达1133万人,以120.61%月活增幅位居当月月活增幅榜第一。2018年10月,其还获得老虎基金、数码天空科技和险峰投资等A轮4200万美元融资,估值2.42亿美元。
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趁着下沉市场的东风,不到一年时间,淘集集平台用户量已达1.3亿人,日订单量突破了150万,渗透率环比增长最高,被业内公认为社交电商的明星企业。
就在今年6月,淘集集宣布启动B轮融资,拟融资2亿美元,投后估值8亿美元。10月15日,淘集集创始人张正平证实“拿到了很多口头offer”,并豪言要把淘集集做成百亿美元以上体量的企业。
时隔仅仅两个月后,张正平最近却突然改口称:“由于资金未能如期到账,公司不得不宣布本轮并购重组失败,接下来公司将要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组。”
从画出百亿美元的大饼,到如今宣告破产,淘集集的命运急转直下。
在公开信中,张正平提到了多方面因素,如黑客攻击、恶意投诉。他举例称,2018年10月至12月,淘集集经常性地受到黑客攻击服务器,App无法正常访问,当年双11,0点到2点、16点到20点,无法正常打开;APP STORE上超过10万条1星差评;北京、上海、深圳多地工商集中收到恶意投诉,最高1天1000笔。
淘集集也曾试图自救。今年10月12日,淘集集宣布将与国内大型集团进行业务重组。
债务重组协议内容是让商户及供应商暂时不要追讨80%欠款,淘集集在收到重组方支付的收购价款后15个工作日内,向商家偿付债务金额的20%;剩余债务延期至当淘集集与重组方重组后的目标公司估值达到15亿美元时,3个月内兑付10%;剩余债务延期至当淘集集与重组方重组后的目标公司估值达到20亿美元或上市时,3个月内兑付剩余70%。
不过,这种态度和方式令很多商家表示反对和失望。
淘集集随后又提出了新的债转股方案,即把此前商家入驻模式调整为合伙人自营模式,按5.5亿美元估值,将商户及供应商债务转为股权。淘集集要求商户及供应商同意其股权由张正平代持。
对于外界质疑的投资人问题,张正平回应称,淘集集确实曾有A、B两个潜在投资人。投资人A是某大型集团公司,投资人B则为某PrelPO公司牵头的基金公司。但投资方在收走公司的公章和银行密钥后,并没有履行当初说好的打款进度。
张正平直指公司资金断裂的理由为:“投资方的控制公司向法院申请了对淘集集的诉前保全,冻结了淘集集的支付宝账号,直接造成公司贷款退款无法正常支付,工资无法支付,对公司运营造成毁灭性影响。”
疯狂补贴下的不归路
从公告内容看,淘集集创始人张正平将平台破产的原因归咎于B轮融资迟迟未到账,导致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而实际上,即便淘集集能融到资,最后恐怕也难逃死亡的结局。
“那钱到底哪儿去了?”面对这一拷问,张正平在10月15日的公开信中解释,“亏损实际上都亏损在获客上边。”
为了争取到投资方的资金,张正平选择铤而走险。在未持有支付牌照、未进行第三方托管和资金趋紧的情况下,淘集集利用应付账款的周期挪用商家货款,投入营销,通过满减、补贴、市场投放等多种形式齐发,开启生猛激进的“烧钱”大战,拉新增用户提升流量。
淘集集覆盖一元拼团、限时秒杀、补贴拼购、返现等模式。新用户注册会有1元现金,老用户每邀请一位新用户入驻平台也可获得现金奖励。为了鼓励拉新及完成社交关系的裂变,淘集集还在拼团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现金补贴+分销返利”的双重补贴体系。
疯狂补贴的背后,是淘集集巨大的资金压力。正是这一操作,将淘集集彻底送上了不归路。
从2018年8月上线以来,淘集集货款账期经历了T+1、T+7、T+30、T+45多次调整,加上中间夹杂的各种延迟打款理由,后续淘集集的实际账期已被拖到90天。但即便如此,商家们的货款仍无法提现,最终导致商家维权事件爆发。
“讨债”的商家愤愤不平。一位来自保定的商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被淘集集拖欠的货款是50万元左右,然而淘集集后台如今看不到货款的显示记录,每次问客服,得到的回复都是说在升级中。“我是一个小商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说。
此外,淘集集方面还存在要求商家强制做品控、品控费直接打入个人账户,强制升级KA并签署KA合同,店铺商家被迫变供应商等问题。
张正平对此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进入7月,由于内外部一些因素,公司业绩增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销售额出现停滞。“这里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过多的时间花在了融资身上,想通过融资款来解决当前增长的问题,延误了最黄金的自救期,策略上选择了继续亏损获取用户。”
“烧钱”应慎之又慎
淘集集折戟,真如张正平所说吗?
“社交电商烧钱补贴来抢夺市场可以理解,但毫无底线的烧钱模式一定要谨慎。”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淘集集破产就是因为毫无底线的烧钱及过度依赖融资,一旦融资即后续的投资资金跟不上,企业就难以生存下去。
在东兴证券分析师叶盛看来,淘集集的商业模型很糟糕且难以改善,虽然静态获客成本看起来不高,但是客户留存率和复购率都很差,导致其单个用户的客户生命价值要小于其获客成本。
叶盛认为,电商平台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在拼多多“飞轮效应”的影响下,淘集集很难聚合足够的商家和用户,这就导致其客户留存率和复购率始终不高,商业模型的改善基本不可能做到。
市场普遍认为,淘集集迫于增长压力,烧钱补贴节奏没控制好,动了商家货款更是触及经营红线,融资只是压倒其最后一根稻草。
张毅说,过度地依赖资本,自身无法造血,繁荣的背后千疮百孔,从这一角度看,淘集集的失败是必然的。
实质上,烧钱补贴的模式并不鲜见。前有京东、苏宁价格战,滴滴、快的、UBER的出行大战,后有美团、饿了么的外卖争斗,还有靠下沉市场快速成功的拼多多、趣头条们。除了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的创新,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烧钱补贴。
不过,在监管趋紧、资本环境生变、营销费用高企、亏损持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所谓的烧钱模式是否还有出路?
“社交电商依然要降低获客成本。靠烧钱拉新获客的成本太高,主要还是依靠社交关系链实现裂变传播,这类传播获客的方式成本更低;在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未来传统电商往社交化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张毅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烧钱虽然能帮助其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一定的用户规模,但用户留存、复购才是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预计突破7亿人,增长至7.13亿人,中国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为社交电商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交电商崛起,持续受到资本市场青睐,2018年行业融资总额超过250亿元。
张毅分析认为,未来,社交电商市场发展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挖掘,其分化出的社交内容电商、社交零售电商、社交分享电商均存在拥有巨大流量的平台产品。他建议探索更多的玩法,“目前主要细分类型中,社交内容电商以创造内容营造社群引流、社交分享电商以鼓励分享促进用户社交互动吸引新客。其社交玩法仍然存在广阔的探索空间,但烧钱的打法应该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