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充满乐观与向往,也有不少怀疑的声音。
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
1992年就提出的元宇宙,怎么今年突然就火了呢?
元宇宙之所以会火,和前几年VR/AR技术风靡不无关系。而且,云计算、芯片、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刺激了元宇宙的概念复苏,现在被讨论最多的就是游戏、VR/AR、虚拟人、社交这四个赛道。
被称为
“中国第一位元宇宙架构师”刘慈欣
曾表示,元宇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而内卷的封闭系统的熵值总归是要趋于最大的,所以元宇宙最后就是引导人类走向死路一条。
在在吹捧“元宇宙”的同时,不妨辩证地来看一看这个“元宇宙”:
一方面作为“新的资本”来看:
今年3月10日,游戏公司
Roblox
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上升54.4%,市值超过400亿美元。而在一年前,Roblox的估值仅仅为40亿美元。Roblox是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的公司,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概念、新机会,就如上面提到的Roblox,看看股价已经处在疯涨状态,可见它的赚资能力还是非常的强的。
新概念的诞生,当然少不了资本圈的炒作……
Facebook的扎克伯格提出,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里,要将Facebook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
其实,仔细看看,元宇宙的参与者主要也就是大型互联网公司、3D软硬件厂商、基础硬件公司、其他技术厂商等一批资本家。
把握好时机,你就是赢家。
另一方面作为“新的赛道”来看:
构建理想化的元宇宙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它需要高质量的数据处理、图形渲染能力。除了视觉交互之外,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乃至芯片半导体都是元宇宙概念发展的底层支撑。
所以它的概念炒作其实是大于实际的,就技术方面来看还远远不能支撑。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
“元宇宙”作为真实世界的延伸和拓展,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就如刘慈欣曾在演讲上说过:
“现在的科幻小说,更多地想象人类在网络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中的生活,更多地关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
所以就目前来看,不能尖锐地评价它的出现是好还是坏,也只能“让子弹飞一会”。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
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
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样的道理不论在真实宇宙还是元宇宙,应该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