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开发人员每天必不可少要提交代码,但是你真的懂代码提交吗?这篇文章带领大家熟悉一下常用的代码提交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公司的开发模式对号入座。
代码提交方式可以用一个专业术语描述:,在 SVN 时代大家会使用,所有人都往一个主库分支合并代码;随着技术的演进,以 为代表的分布式代码管理工具横空出世,在 Git 的基础上又逐渐出现了多种代码管理工作流:,,。搬好小板凳,下面一一给大家讲解。
集中式工作流
这种工作方式对于使用过的同学想必会非常的熟悉,让我们思考下在 下的协作体验,不同的开发同学需要依次将本地的修改提交到服务器,如果有冲突就先解决本地的冲突再提交,这个过程中远端的服务器就像是一个,管理着所有人的代码提交,所以 的开发协作流程就是典型的集中式工作流。
如果切换到 Git 来维护代码仓,但是开发人员又对 Git 的分支模式不熟悉,能不能用 Git 实现类似的集中式工作流呢?答案是当然可以。
每个开发人员将远程仓库的代码 clone 下来变成了属于自己的本地仓库,提交代码时先提交至本地仓库,然后再推送到远程仓库。
这种模式相比 SVN 只是多了一个本地仓库而已,有了 SVN 的经验开发人员也很快能熟悉这种模式,在前些年有很多公司都是将 Git 作为 SVN 来用的。
从提交记录来看,集中式工作流通常是一条直线往前走,如下图:
集中式代码提交流程
小结:这种模式不推荐大家使用,因为完全没有发挥出 Git 的作用,类似于,太浪费了。
功能分支工作流
集中式工作流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随着团队内人员不断增多,大家每一次提交代码都可能会遇到冲突,提交代码一分钟解决冲突一小时。
为了便于大家开展工作,通常会基于 master 主干分支拉取几个特性分支,每个开发人员关注于自己的分支,需要提交代码时直接提交到本地库的特性分支,在合入到主干分支前通常会拉取最新的代码,如果有冲突先在本地解决好冲突,解决完提交 MR 申请将特性分支合入主干分支。
功能分支工作流
在下,不会直接将代码合入到主干分支(master),通常是通过其他分支提交 MR(Merge Request),这使得集成一些自动化操作变得简单可行了。
提交 MR 之后团队成员开始围观你写的代码,可以提交检视意见(code review),还可以进行投票(vote),团队 committer 据此合并或者驳回你的 MR。
代码提交流程
新功能大量合并到 master 分支后容易造成 master 分支质量不稳定,不稳定会有什么问题?比如线上突然有个 bug 要解决,可能只需要修改一行代码就能解决,但是 master 分支已经合入了大量新特性,测试人员还没来得及测试,那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将代码回退到上一次发版本的时间节点,基于这个节点再修改一行代码,是不是太麻烦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佬基于开发实践总结了一套 Git 分支管理的流程和规范,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Gitflow 工作流
是目前非常成熟的一个方案,它定义了一个围绕项目发布的严格分支模型,通过为代码研发、项目发布以及维护分配独立的分支来让项目的迭代过程更加地顺畅,不同于之前的集中式工作流以及功能分支工作流,Gitflow 工作流常驻的分支有两个:、。
和相比,没有增加任何新的概念或命令,它给不同的分支指定了特定的角色,定义它们应该如何、什么时候交互。除了功能分支之外,还为准备发布、维护发布、记录发布分别使用了单独的分支。
Gitflow 常见分支:
开发主分支:
master 分支的代码是可以直接部署到生成环境的,为了保持稳定性一般不会直接在这个分支上修改代码,都是通过其他分支合并过来的。
开发主分支:
develop 分支是主开发分支,包含所有要发布到下一个release的代码,主要是由feature分支合并过来的。
临时分支:
feature 分支主要是用来开发一个新特性,一旦开发完成会合入 develop 分支,feature 分支也随即删除掉。
临时分支:
当需要一个发布一个新release版本时,会基于develop分支创建一个release分支,经过测试人员充分测试后再合入 master 分支和 develop 分支。
临时分支:
当在生成环境发现新的Bug时候,如果需要紧急修复,会创建一个hotfix分支, 充分测试后合入master和develop分支,随后删除该分支。
各分支如何配合工作?
(1)master/develop分支
原则上master分支上所有的commit 都应该打上Tag,因为一般情况下master不存在 直接commit;
devlop分支 是基于 master分支创建的,与 master 分支一样都是主分支,不会被删除。
develop 从 master 拉出来之后会独立发展,不会与 master 直接产生联系。
主分支工作流程
(2)feature 分支
通常一个独立的特性都会基于 develop 拉出一个 feature 分支,feature 分支之间没有任何交互,互不影响。feature 分支一旦开发完成后会立马合入 develop 分支(采用 merge request 或者 pull request),feature 分支的生命周期也随之结束。
feature 分支工作流程
(3)release 分支
通常一个迭代上线会拉一个release 分支,开发人员开发完毕所有的代码都已合入 develop 分支,这时候会基于 develop 分支拉出一个 release 分支,测试人员基于该分支进行测试。
release 分支工作流程
(4)hotfix 分支
hotfix分支基于master分支创建,开发完后需要同时回合到master和develop分支,同时在master上打一个tag。
hotfix 分支工作流程
分支命名规范
团队内部可以约定每个分支的命名样式,这里举个例子,大家可以参考:
Forking 工作流
是以 Github 为代表的一种代码协作方式,开发者通过克隆(fork)源仓库进行编写代码,一旦完成会发起 ,源仓库作者可以选择是否接受该 PR。
下面通过 Github 详细讲解 Forking 工作流模式。
随便找一个Github 开源项目,
https://github.com/smileArchitect/JAVAMap
右上角有三个按钮:Watch,Star,Fork
是关注的意思,一旦你点击了之后该项目有任何改动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到你;
类似于点赞的意思,多给开源项目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
本意是分叉,实际上是克隆的意思,点了之后会将该项目拷贝一份到自己的 github 远程仓库中。
fork 示例
在本地执行 命令将代码克隆到本地,一顿修改操作后提交代码并 到个人远程仓库中,然后在界面上发起 ,项目的原作者会看到你提交的 ,根据提交的质量作者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
Github 工作流程
Forking 工作流非常适合于类似 Github 这种开源项目,任何一个开发者都可以通过 向项目中贡献代码。
总结
文章介绍了四种工作流,分别是,,,。
在 SVN 时代比较常见,切到 Git 后不建议再使用这种方式了。
通常是一个主干 master 分支 + 多个 feature 分支,一般适用于小团队开发。
是在功能分支工作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演进而来,采用 master + develop 双主分支再加上多个临时功能分支,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代码协作管理的方式,推荐大家使用。
主要采取 fork + pull request 的模式进行协作,主要用于开源项目。
最后:这四种工作流方式各有特色,开发团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去选择,不必严格拘泥于某一种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的。大家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