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在即,对于学生而言,“大学专业”成为人生选择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普遍的趋势是,大学的专业调整也越来越频繁,今年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2800余个专业布点,占目前专业布点总数的4.5%。
从这些调整中,能否读懂未来发展的方向呢?
跨学科融合趋势
今年科技界最火的事件莫过于Chat GPT的出圈,人工智能专业也再次成为热门。
不过,从近两年高校新增专业的布局来看,单纯的“人工智能”专业新增学校数量呈下滑趋势,2019年“出道即巅峰”,此后逐步减少。
像“智能科学与技术”这种大类专业,增长趋势也减缓,近三年新增学校数量都是个位数。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工具,融入各个领域。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交叉学科专业在近两年遍地开花。
根据教育部近三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人工智能技术与23个学科交融,衍生出像“智能水利”、“智能林业”、“智能飞行器技术”等新兴专业。
其中,“智能制造工程”最受欢迎,近三年有176所学校新增了这一专业。
与人工智能相似,数据相关专业也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
2017年,250个学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此后,基于数据资源、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专业强势破圈,在2022年超过人工智能,夺得新增数量的桂冠。
高新工科回归
除了上述交叉学科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工科专业的“复苏”。
最典型的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早在2010年,深圳大学最先开设该专业,但十年来一直不温不火,仅有极少数学校开设该专业,直到2019年新增该专业的学校数量都为个位数。
相关人才培养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产业增速。从产业发展规模来看,虽然国内集成电路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需求旺盛,集成电路的对外依赖度较高,还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
转折点在2018年。
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更加注重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出台多项扶持政策。
这也直接反映在近两年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数量上。
此外,新能源产业、储能产业的发展,也相继带动了一系列新专业的热度。
以储能产业为例。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统计,近两年国内储能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年增长率达到38%,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且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相应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便在各大高校兴起。
例如,上海理工大学就是在2020年第一批新增该专业的学校之一,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满足国内对储能领域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与时俱进的“瘦身”
高校每年专业有增必有减,撤掉专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就业质量不佳、学校教育方向调整等。
虽然原因不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定位更具体、培养更聚焦”。
从近十二年数据来看,高校对管理类专业的调整最为频繁。
例如,“公共事业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被最多学校撤掉的两大专业,且还处于上涨趋势。
许多网友调侃,在部分学校,管理类专业的授课内容太过空泛,核心课程缺乏竞争力,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明确的就业方向与专业技能。
从专业的交替来看,这几年高校管理类专业“化虚为实”的改动也在进行。
例如,2020年新增的“养老服务管理”、2021年新增的“创业管理”、2022年新增的“慈善管理”和“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等,都将管理专业的知识与更为具体的行业相结合。
上海高校发力“工学”
上海近十二年高校专业变化趋势也十分明显——不断探索新学科,建立、突出高校自身优势特色。
若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来看(以A+学科占比),上海高校的优势集中在人文社科、医学与管理学上。
而“工学”是目前上海高校发力的主要方向。
不仅在新增专业总量上远超其他学位,也是全国较早涉足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学领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
上海各高校在布局学科专业时,也以发挥自身特色为主,分类、分项协调发展。
例如,同济大学在近12年来不断壮大工程类专业,在累计新增的22个专业中,超过30%为工程类专业,包括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而在医学类享有多项A+学科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也在2019年将人工智能与医学结合,开设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发挥自身优势。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最新报告——《未来工作2023》,至少在未来的五年内,人工智能都将会是影响行业、就业的关键要素。而从目前数据来看,国内高校专业变迁与当下主流趋势吻合,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实现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促使更多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