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严峻挑战之际,中央出台关于新基建相关政策,致力于打造充满科技和数字元素的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红利释放,这对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都有极大鼓舞作用。新基建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基建的定位是数字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工业经济时代,生产要素通过铁路、公路等物理道路流转,“铁公基”是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计算成为新的生产力,“云网端”等新一代基础设施构建起生产要素流转的虚拟“高速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带来强连接,导致组织分工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带动了平台经济体的崛起;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个性化、定制化、敏捷柔性生产更多体现出“以人为本”,推动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
新基建的核心是夯实“数字”发展基础。新基建从数字化出发,将基础设施建立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上,比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更具科技元素、数据元素和智能元素,是基于信任和安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重点在于数字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这从根本上有别于分散、异步、低效的传统IT系统建设。
新基建的意义在于揭开了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序章。新基建为未来万物互联时代做准备,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释放数字红利,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可以说,新基建是面向数字时代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的 “进军令”。
除了建设5G、数据中心等七大类项目外,推动新基建需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1 强连接:建立安全泛在的万物互联
5G作为“新基建”的“领头雁”,不管是从其承接未来的产业规模,还是从其对新兴产业所起的技术作用来看,都是最值得期待的。当今社会,移动互联将人和人、人和商品、人和服务等连接到一起;下一步,5G技术将提供全方位、立体、高速和安全的连接能力,把移动互联升级到更具想象空间的万物互联。未来将引发众多行业变革,为全球带来新一轮产业发展机遇。
2 强云端:推动全业务流程上云在线
区别于传统IT基础设施烟囱式的建设,新基建首先是要系统上云,完成规模化在线的第一步。随后,基于新型基础设施的在线化,核心业务甚至全流程的在线化也将成为现实。今年,许多工作、生活、场景前移到了线上,在线应用已经得到蓬勃发展。未来,新基建将推动企业生产、社会公共服务等全流程上云。“上云”将成为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关键动作。
3 强融合:引导跨界发展 助力产业升级
一是通过新基建带动更广泛领域形成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当前,欧美国家正在争夺高端制造业,低端的制造业在向东南亚流出,我国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更需要抓住新基建机遇,加快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互联网等跨界融合式创新。
二是通过新基建推动产业界的跨界融合。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技术将逐步融入人类生活。
4 强赋能:推动企业级服务(To B 业务)快速增长
新基建不仅仅是一次基础设施的升级,也是一次产业革命的升级,是互联网行业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关键举措,将大范围推动企业级的应用落地,最终推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我们的数字经济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主要集中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即面向终端消费者提供服务。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所支持的数字经济领域,在涵盖消费互联网的同时,也将包括生产环节,即面向产业互联网提供服务,从而促使To B业务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的消费升级和工业改造加快,新零售、大交通、大文化、大健康等领域都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不断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大发展,为企业级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新基建要撬动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就需要创造与之相适应的软环境。与基建等硬层面相比,软的层面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软环境包括要素培育、平台搭建、场景拓展、治理提升。
1 要素环境:数据新要素动能的释放
数据作为当前最活跃的要素,是推动新基建激发更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活水”。数据是经济流动的血液,驱动智能和创新,支撑并带动新基建所承载的产业升级。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数据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瓶颈和制约,数据资源全要素流通还不够通畅。要通过技术和制度双重发力,寻找到数据自由流动、开发利用与数据安全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点。激活公共数据价值,创新数据要素治理模式,进一步激发数据在拉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2 产业环境:创新合作平台的搭建
新基建将推动更多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一进程需要跨界合作,需要更加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平台以极低的成本将碎片化的能力和资源整合起来,推动生态协作和共享发展,如阿里、腾讯、百度各自建设生态体系,加强内部协作,并激活了微经济。
对于更大范围和公共层面的创新和研发而言,需要以国家之力来推动。通过建设全球创新网络,搭建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科研基础设施,孵化产生更多的跨界融合应用,推动更多的传统产业乘上新基建所构筑的“高速赛道”,从而推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融合,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3 需求环境:应用场景和需求的拓展
5G、云网端将加速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进程,需要更多的新应用场景、新建设模式和新商业模式来落地,从而推动产业进入正向循环。数字化的转型是由技术牵引开启的,但最终取决于社会对数字化的准备程度。我国目前已有9亿多网民,但依然有庞大的人口缺席网络社会。
因此,需提升社会数字化就绪程度,积极创造应用场景和需求,推动更广泛的群体接触互联网、使用互联网,享受数字红利。
4 制度环境:规则和政策的调适
新基建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加扁平化的社会和更加松散灵活的新型组织结构。智能终端、智能设施、工业智能在开启全面智能化的同时,也带来新一轮安全风险,对传统的信用体系、治理模式等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化时代需要与之相应的制度、规则和标准,需要开启新认知,凝聚新共识,构建新治理,通过进一步激发制度优势,完善政策环境,将新基建带来的技术红利与制度红利、政策红利相碰撞,推动实现有序且有活力的治理新秩序。
新基建作为数字世界的基石,将对未来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带来“整体的质变”和“化学反应”。建议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创新机制,统筹规划各类要素,夯实发展基础。
1 新生态:基于数据构建开放共享的信任生态
数据要素激活和流通的前提在于打造信任、安全的生态环境。构建分等级的数据保护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快完善落实数据确权、定价,以及市场监管运行、数据安全保护机制等各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和细化措施是首要任务。在信任安全的生态体系下,加快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降低数据交易成本。通过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制定出台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等方式,持续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及政府与社会数据之间的融合,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
2 新标杆:发挥企业主导和示范力量
突破传统基建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主导的旧方式,引导建立市场多元化主体机制是新基建发展需要明确的重点之一。充分发挥企业、平台的主导力量,一方面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氛围,减少企业投资政策障碍,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优势,保障企业的建设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树立一批标杆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激发企业参与新基建投入的内生动能和信心。此外,以产业为依托,以关键工程和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政府在基础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公共平台建设。
3 新能力:全面提高公民的数字素养
加强全民数字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降低用户使用数字产品的门槛及难度,提升消费者对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推动数字化终端快速普及。补齐贫困地区基础网络设施短板,助力提升学龄人口数字技能和素养,逐步提升农村人口利用数字化手段致富的能力,不断缩小数字鸿沟。
4 新治理:坚持底线思维和包容审慎监管
对新基建重点发展领域涉及的相关行业和重点工程,要采取既坚持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又包容审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的新治理思路。一是坚持依法管理。对出现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打击。二是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要不断适应新业态特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监管思路,为新基建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
✿本文 来自传播君约访,作者张晓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副主任。
✿投稿 wangluocb@vip.sina.com
✿征订 《网络传播》杂志邮发代号:8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