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的崛起,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北斗系统在手机和车机上最直接的应用场景,地图导航App堪称北斗技术最大的受益者。
作者|杨知潮
编辑|原野
作为主流智能手机的标配,GNNS(全球定位系统)的竞争一直暗流涌动。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多数手机厂商都是同时支持北斗、GPS等主流定位系统,择优而用。
这是一场用户看不见的竞争,很长时间里,GPS都凭借先发优势占据着更加主流的市场地位。但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近日,北斗办官方公众号宣布,北斗系统每天被高德地图调用的次数已经达到2100亿次,还在平均单次定位调用卫星数量、民用定位精度等多个维度超越GPS,正式实现了对国内导航应用定位的全面主导。
手机用户无法感知到定位信号来自哪个系统,但对北斗而言,这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这意味着北斗从GNNS的参与者变为主导者,也标志着这项耗时26年、总投入超120亿美元,累计超30万人参与的宏大工程,通过了市场的检验。
而在当下特殊的国际竞争局势之下,类似北斗这种自研技术的崛起,也在传递着无比珍贵的信心。这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
想搞清楚高德地图每天2100亿次的调用意味着什么?有必要先来了解北斗系统的历史。
严格来说,北斗系统在2020年才正式坐上牌桌,与GPS系统展开正面较量。35颗北斗三号卫星在那年完成全球组网,自此,北斗系统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图:北斗卫星生态图
为了迎接那一天,北斗努力了26年。时间回到1994年,当时还叫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北斗一号系统,启动建设。由于资金、技术等客观条件的不足,北斗系统的建设并未采用美苏的一次性建成,而是立足于国情,坚持自主创新,分设三个阶段逐步完成。
其中,作为第一步的北斗一号系统建设难度最高,耗时也最长。从1994年启动,直到六年后的2000年,两颗静止轨道卫星才成功上天,北斗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到2001年年底正式开放运营,主要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不过,当时的北斗民用化还处在试水阶段,距离商业化还很遥远。而从摩托罗拉失败的铱星系统到space X、成功的星链计划,历史上诸多重大科技项目都反复验证过:商业化的成功与否,是大型项目成败的关键。
北斗系统的进化很快来到第二个阶段,即商业化之路。
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启动。第二年,北斗公司被授予了运营服务牌照,宣告北斗系统正式进入商业化时代。不过彼时的北斗系统仅有三颗卫星,也仅仅能覆盖国内范围,商业竞争能力与有数十颗卫星的的GPS、格洛纳斯不可同日而语。有数据显示,到2009年,北斗用户仅为6万,市场占有率仅为1%。
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在第二阶段后半程,北斗系统的建设开始明显加速,到2012年年底,14颗卫星已经完成发射组网,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
在此期间,北斗服务的民用客户也越来越多。到2011年,国内的北斗用户已经达到了十万人左右,累计提供定位服务达到2.5亿次。不过北斗商业化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客户多来自大型集团,终端设备价格昂贵且笨重,个人消费者难以接受。彼时,全国没有手机厂商能支持北斗系统,一些记者与野外工作者在山野沙漠等严苛环境中使用时,还需要背负专门的北斗设备。
在北斗二号系统建设的同时,2009年,北斗第三阶段,即全球系统的建设也同时启动,计划于2018年向“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提供服务。2020年6月,随着最后一颗卫星“吉星”上天,北斗系统的35颗卫星完成组网,这项总计耗时26年、总投入超120亿美元、累计超30万人参与的宏大工程正式完成。
围绕北斗系统,天上与地下的推进在同时进行。
北斗全球系统的建设,几乎与它的全面民用化是同步进行的。2013-2014年,第一批支持北斗系统的智能手机陆续上市,北斗系统开始与GPS、格洛纳斯一起,为中国手机用户提供服务。国内营运车辆陆续安装北斗设备,以保障其营运安全。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接入北斗,以实现更加科学的停放,维护市容市貌。
2007年,北斗星通公司的收入仅1000万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北斗星通的营收已经达到24.6亿。如今,全国安装北斗终端的营运车辆超过700万辆,支持北斗的智能手机超过98%,且调取率超过了GPS。此外,北斗系统还服务110万辆共享单车精准停放。
图:北斗系统在减灾救灾、电力应用、 数字施工和共享单车管理等方
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市场格局也在逐渐发生转变。在最早为车辆、船舶安装的一批北斗导航仪中,多同时配有GPS系统进行辅助。因为彼时的北斗系统还稍显稚嫩,更多是作为GPS和格洛纳斯的辅助定位。如今,随着高德地图每天高达2100亿次的调用,毫无疑问,北斗系统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主导。
北斗系统的成长史同时也是一部逆袭史。GPS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5%以上,彼时,北斗系统几乎不值一提。到2016年时,情况还没有大幅改善。受限于当时北斗系统的覆盖范围与服务能力,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759 款,仅占同期申请进网的全部手机比仅为21%。即使在支持北斗的设备上,北斗也只是作为GPS的辅助存在。
虽然GPS并不直接收费,但通过高精度使用授权,接收器、芯片等生产商的纳税等方式,美国依然可以靠着GPS长期“躺赚”。
商业利润之外,定位系统技术长期由美国公司主导,相关的定位信息也掌握在它们手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动,这其中暗含的风险也逐渐增长。于是,在这场围绕全球定位系统的竞争中,北斗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行业的积极支持。
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终端设备:手机,就见证并参与了北斗系统从“辅助”成为中流砥柱的过程。2013年之前,全国没有任何一部手机能够使用北斗导航。2014年,三星宣布将在Galaxy Note3国行版的两个型号中支持北斗系统,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支持三大定位系统的手机产品,几乎同期,中兴、华为相继推出支持北斗系统的国产手机。2015年,华为推出的麒麟930芯片开始支持北斗,北斗手机芯片完成了国产化。
此后,国内主流手机品牌陆续接入北斗系统,占比数字也在不断提升。到2020年,80%的手机芯片都已支持北斗,主流手机厂商仅有苹果不支持北斗。
这样的傲娇也没有持续太久。迫于用户和市场压力,2020年10月,苹果在秋季发布会上发布的iphone12正式内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22年上半年,新进网手机中有128款支持北斗,出货量合计1.32亿部,占比达98.5%。短短六年,北斗在手机中的占比增长超过4倍。
除了手机以外,智能汽车也正在成为卫星定位系统的另一个主要场景,如今,包括小鹏、比亚迪在内的诸多国内汽车以及运营车辆都已接入北斗系统。
北斗系统的崛起,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北斗系统在手机和车机上最直接的应用场景,地图导航 App 堪称北斗技术最大的受益者。
从第一批智能手机接入北斗系统开始,高德地图等国内导航 App 就开始积极使用北斗系统。相较于GPS,北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虽然黄金频段多被GPS和格洛纳斯占据,但北斗系统采用的定位技术更先进,卫星数量更多,能够显著提高定位精度。
基于北斗系统的技术能力,高德地图们也开发出更多提高用户体验的科技创新性功能。2021年10月,高德地图推出了“车道级导航”,即在北斗系统的加持下,将原本5-10米的道路级精度提升到了1米以内的车道级别。通过这一功能,高德用户得以在立交桥、多车道路等一些传统导航难以驾驭的路况下得到更精准的引导服务。
人造卫星的定位能力离不开计量时间的原子钟。在北斗身上,时间转化为空间定位,定位能力最终又“重塑”为时间。高德利用北斗的定位能力,动态计算红绿灯的状态,推出了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在一些视线不好的场景中,有效帮助用户更好地预判下一步动向。
此外,高德还基于北斗系统推出了位置共享、骑步行精准定位等创新功能。目前高德地图每日提供的海量导航服务次数中,已有一多半是通过北斗系统主导实现的。诸如此类的黑科技技术反哺,也进一步夯实了北斗系统的全球领先地位,为后者的长期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斗赋能万业,继而得到更加丰富的反哺,实现双赢,十几亿人的市场和需求最终造就了一个独步全球、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
北斗在民用领域成为主导,这是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里程碑,其意义不仅在于上下游的直接收入,传递的更是关于自研技术的信心。
民用领域的顶尖技术往往来自航空航天,但最大型的航天航空技术,同样也需要民用市场的反哺,来延续其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北斗官方曾表示,600亿的高昂投资,如果没有广泛的商用,恐怕难以收回。如果缺乏市场的输血和检验,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也逃不过灭亡的命运。
铱星计划曾经是全球卫星商业史上最宏伟的计划之一。80年代中期,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计划建造一个卫星系统,再通过特定的手持终端,让自己的用户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通话。这一需求在今天的手机上都无法百分百实现,在那个以固定电话为主的时代更是无异于黑科技。
1998年,铱星计划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由66颗近地卫星组成,总造价高达34亿美元。然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却并不受市场认可。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在摩托罗拉谋划铱星计划的80年代,手机还未大规模普及,等到1998年,手机的市场规模大幅度扩大,“铱星手机”只在没有信号的区域才有用武之地。
而相比普通手机,铱星计划的终端手机价格过于昂贵,通话费用也是普通电话的10倍以上,对于普通消费者显然毫无吸引力。于是,在投入使用半年后的1999年,铱星计划便宣布破产,几年后,无人收购的卫星开始掉落大气层销毁。
耗费数十亿美元构建的巨大工程,因为没有通过市场的检验,而彻底沦为尘埃。
在卫星定位系统领域,类似的故事也曾发生。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的组网时间较早,早在1982年就发射首颗卫星,1995年基本完成建设。格洛纳斯具备先发优势,本有和GPS分庭抗礼的机会,但格洛纳斯的民用化进程一直较为缓慢,市场份额较低,即使在俄罗斯国内的份额也长期低于GPS,直到2010年后才完成大规模的商业化。
由于商业化不成功,加之俄罗斯经济原因导致的经费紧缺,进入21世纪的格洛纳斯系统经常曝出故障、精度不达标等事件,就连在本土市场都打不过GPS。俄罗斯甚至为了推广格洛纳斯强制国内交通工具安装,但对于后者的推动并不明显。
民用领域的失败甚至影响到了格洛纳斯的军用效果。在俄乌战争中,有俄军飞行员被爆出使用民用GPS进行定位,而不是自己家的格洛纳斯。
而起步更晚的伽利略系统或许是吸取了GPS和格洛纳斯的教训,从一开始便瞄准民用领域,虽然也无法避免地要服务于军事和政治,但从创立之初,欧盟的目的就是与GPS争夺民用市场。
虽然在商业化成果上与GPS存在较大差距,但伽利略系统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3000亿美元。据欧盟统计,伽利略系统在2018年的全球市场占比就达到25%,在当年仅次于GPS。通过良好的商业化,伽利略导航系统得以不断发射新的卫星提升自己的定位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相比这些竞争者,北斗系统虽然在早期技术攻坚阶段经历了举步维艰的挑战,但35颗卫星完成联网的那一刻,一张庞大的、会不断生长的商业场景网图已经基本成型。国内拥有丰富的产业,从手机、互联网、海洋渔业到汽车工业,这些都是北斗系统可以大展身手的应用场景。
落后就会挨打。近现代史中,强者通过技术卡脖子的方式压制对手,案例层出不穷。这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但场上胜负却可能影响更为深远。对于北斗系统而言,日均2100亿次的调用,在国内导航定位领域实现北斗主导,只是新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