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计划“人体试验”,让大脑连接芯片有哪些风险?

时间:2023-04-19 10:37:49  来源:企鹅号  作者:RockFlowUniverse

【编者按】据外媒近日报道,马斯克的公司正在寻求今年之内进行神经链人体临床试验的许可。脑机接口(BCI)设备究竟会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奇异效果”?这项被马斯克称为“改变世界的技术”可能会让人类付出何种代价?本期《硅谷封面》第五期聚焦脑机接口的技术进展,及脑机接口带来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硅谷封面」系列聚焦硅谷科技大公司动态、科技大咖访谈、重磅研究报告等,旨在为科技资讯爱好者提供全球最前沿的深度好文。

在过去的七年里,马斯克的公司Neuralink,一直在开发一种设计用于植入大脑的计算机芯片,其声称该芯片可以监测数千个神经元的活动,希望可以帮助瘫痪的患者再度行走,使有视力障碍的人能够重见光明。

此前,Neuralink培育了一只能够“脑控”玩简单电脑游戏的猴子 “Pager”,震惊了全世界。然而,创新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去年的Neuralink可谓是走入了“水逆期”: 多个在实验中的猴子死亡,Neuralink因嫌虐待动物涉登上头条、随之而来的公司内部变动,内部高管开启了一波“离职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申请许可被拒绝等等,都给该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Neuralink研发交付也迟迟无进展公布,使得人们对于脑机接口的发展开始质疑不断。

而在最近,Neuralink有了一波新进展, 根据外媒报道,Neuralink计划下个月(5月)开始“人体试验”。并且,他们正在寻找合作伙伴来协调初始实验。对此,本文带各位网友一起回顾Neuralink的发展史,以及解读脑机接口带来的变革和存在的风险性。

01. “命运多舛”的Neuralink:深陷舆论风波,多位创始人高管相继离职‍‍‍‍‍‍‍‍‍‍

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由特斯拉汽车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创办。在Neuralink创办之初,Elon Musk曾表示,“在人脑中植入电极,将人类大脑与计算机相连,未来可以直接上传和下载想法”。

在创办后的两年里,Neuralink几乎淡出了公众视野,直到2019年该公司召开了关于脑机接口研究的发布会,并在预印本杂志《bioRxiv》发表了一篇未经同行评审的论文,才重回公众视野。同年,该公司推出了第一个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并在第二年公布了硬币大小、电池供电的 N1 芯片植入计划,展示了其成功采集了猪的大脑电生理信号。而后来引发舆论狂潮的事件则出现在2021年,彼时该公司放出了一个3分28秒新视频,视频中一只9岁的猴子Pager正在用意念玩电子乒乓球游戏,它的大脑内被植入了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设备。

自此,Neuralink经常出现在生物技术相关的新闻上。虽然相关报道诸多,但该公司的技术在市场推广上却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到2022年初才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申请许可。

人体测试是其产品获批过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Neuralink在所谓的脑计算机接口(BCI)设备的利基市场中竞争。这类设备使用穿透大脑的电极或位于其表面的电极,以提供与计算机的直接通信。然而目前,没有一家公司获得FDA的最终批准来销售BCI大脑植入物,尽管对其所属类别的确切定义在业内存在争议。

意料之中的是,FDA在去年拒绝了Neuralink的申请,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尤其是锂电池安全性问题,比如植入物的微小电线可能会迁移到大脑的其他区域;以及该设备如何在不损害脑组织的情况下,可以被移除等等方面,都有待商榷。此外,Neuralink在追求获批的道路上还面临着来自政府的合规性调查。据路透社去年年底独家报道,联邦政府正在调查该公司对待其实验动物的方式。三名 Neuralink 员工告诉路透社,公司领导希望加速动物实验来收集数据,以解决FDA对人体试验批准的担忧。而员工们则越来越担心该公司仓促地进行实验,会加剧猪、羊和猴子遭受痛苦和死亡。

“祸不单行”的是,Neuralink也经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部人事变动和高管离职潮。十几位Neuralink公司的现任和前任员工描述了目前的工作环境:虽然公司的发展目标高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是松散和无序的。虽然马斯克是领导层中为数不多的不变因素之一,但是包括著名科学家在内的八位公司创始人几乎都已离职。

对于内部出现如此分歧的原因,有分析表示可能是自公司成立以来,为了节省成本,一直在不断雇用和提拔年轻员工。员工们说,这一策略节省了资金,也很符合马斯克的雇佣想法——即年轻员工的创新能力往往比年长的员工更强,但是,由于这些员工缺乏医疗监管方面的经验,一度导致Neuralink内部发展出现紧张的局势。

比如该公司前总裁马克斯·霍达克(Max Hodak)在Neuralink成立之初加入时还未满30岁。在加入Neuralink之前,霍达克在杜克大学读大学,就读期间曾在一个神经工程实验室工作,之后又创办了一家云计算创业公司。四名现任和前任员工说,目前公司与FDA的一名关键联络人是一名20多岁的软件工程师。

据外媒透露,“在某次公司会议上,马斯克说,如果公司研发进展没有加快,他将在Neuralink进行重大改革”,这位消息人士回忆说。几周后,据几位现任和前任员工讲述,马斯克解雇了公司总裁和实际领导人霍达克。而在解雇霍达克后,一个高管团队填补了这一空缺。据员工讲述:领导层中包括希冯·齐里斯(Shivon Zilis),她与马斯克关系十分“密切”,曾在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工作。在去年,齐里斯与马斯克生了两个孩子,但她称这段关系并不浪漫。根据她的领英(LinkedIn)页面,目前她是该公司运营和特别项目总监,这样的任命无疑让员工更加怀疑公司的公平和公正性,也对公司的发展前景表示堪忧。

时至今日,Neuralink的研发终于有了最新进展。据外媒报道,近日,六位知情人士透露,Neuralink公司一直在与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神经疾病治疗和研究机构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洽谈,准备在监管机构允许的情况下在人类身上测试其设备,而该机构是其潜在的临床试验合作伙伴。一旦监管机构允许,Neuralink将展开产品人体试验。

02.从科幻小说到十亿美元的产业

“如果我们希望在人工智能主导的世界中生存,就必须拥抱人机融合”,马斯克在一次解释Neuralink的潜在用途时曾表示。他希望将大脑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以便下载大脑深处的信息和记忆,就像 1999 年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的情节一样。

在电影中,一名男子接受了侵入性脑部植入物以帮助治疗他的癫痫发作。虽然手术最初很成功,但当持续接触芯片后(比如算力过载时),该男子出现了精神失常问题。就像科幻电影中常常上演的那样,一位科学家通过将植入物与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的脑叶切除术进行比较,并对此进行了“警告灾难”:“他们创造了数量未知的「人类植物」”。

尽管电影画面中的飞行汽车、人类移民火星等设想在短期较难实现,但脑机接口目前已逐步变为现实,并且超越了早期科幻电影的描述。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200,000 人出于医疗方面的原因在使用“某种形式的脑机接口”。比如人工耳蜗可以让听力损伤的人重新听见世界的声音,而脑机接口的另一个主流用途是预防癫痫发作,现有设备可以监测大脑信号活动来警告患者避免某些活动,或者采取预防性药物治疗。

其实,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症、强迫症和癫痫症的植入物已经在人体试验中进行了多年。尤其在目前,人工智能和神经探测材料方面的飞速发展使得这些设备的体型更小,可扩展性更强,很快吸引了一波资本市场的关注。市场情报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对 2021 年全球大脑植入市场的估值为 49 亿美元,其他公司预测到2030年这一数字可能翻一番。

目前BCI虽仅限于医疗领域,但已经为该技术提出了大量的非医疗用途。比如2018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描述了参与者使用 BCI 与 Android 平板电脑上的众多应用程序交互的情形,包括打字、消息传递和仅通过想象相关动作来搜索网络。更多的推测性应用包括玩视频游戏、操纵虚拟现实,甚至直接接收文本消息或视频等数据输入,而无需显示器。这些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现实是我们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地步。与此同时,这种技术的文化和道德障碍已经开始超过技术障碍。尽管“终端人”是虚构的,但它的灾难性转变引发了关于脑机接口无意影响的真正问题。

与许多新型的BCI设备一样,Neuralink尚未获得批准对其侵入性植入物进行临床试验。而整个市场竞争,虽然不像AI领域创业公司“百家齐放”,但在技术方面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除了Neuralink,目前还有三个研究团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是最古老的先进BCI植入系统:BrainGate系统于1998年在马萨诸塞州成立,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直存在,这使其成为最古老的先进BCI植入系统之一。其设备使用微针放置在大脑中,与Neuralink使用的技术相似。在BCI功能方面,BrainGate的设备可能是最先进的。它的一个有线设备的打字速度为每分钟90个字符,或每秒1.5个字符。

第二是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疗中心首个为患者实现可以带回家的全无线植入式BCI技术。其设备使用基于皮质电图的BCI(ECoG),金属盘形式的电极则直接放置在大脑表面以接收信号。它们以无线方式连接到接收器上,而接收器又连接到计算机上。在2020年到2022年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中,参与者能够将该设备带回家,每天使用,持续大约一年时间。该设备使患者能够控制电脑屏幕,并以每分钟两个字符的速度打字。虽然这个打字速度很慢,但未来带有更多电极的版本预计会有更好的表现。

还有Neuralink的强劲对手——Synchron公司,于2016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2019年,它成为第一家在澳大利亚被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的公司。其后在2020年,它成为第一家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永久植入的BCI进行临床试验的公司——今年也终于在一名美国患者身上做到了这一点。

Synchron的方法是通过使用血管在大脑中植入电极来绕过全脑手术。这种微创方法类似于诊所中常规进行的其他支架手术。与Neuralink一样,Synchron的目标是帮助瘫痪的人用他们的大脑完成打字。据路透社去年8月报道,随着Neuralink追赶的步伐,马斯克于去年夏天与Synchron公司接触,商讨投资事宜。

在政府支持方面,美国设置了专门服务支持和资助医疗创新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在试图通过公私合作来帮助大脑植入技术相关公司,这是其“BRAIN计划”(通过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进行大脑研究)的一部分。该机构为六家公司提供资金,包括初创企业 Blackrock Neurotech 和医疗设备巨头美敦力 (Medtronic)。 该项目于 2014年启动,今年将获得约 6.8 亿美元的资金。 除了拨款之外,它还提供访问政府专家的机会,他们就如何获得 FDA 批准和将设备商业化提供建议。

BRAIN 计划团队负责人 Nick Langhals 表示,该机构曾向 Neuralink 抛出橄榄枝,但遭到拒绝。 “我们不会将像 Neuralink 这样的公司排除在名单之外,但他们不感兴趣”,他补充说,该公司没有解释原因。据一位听过马斯克此类评论以及了解马斯克对 NIH 看法的消息人士称,马斯克认为,NIH 的资金会带来不必要的公众监督和官方障碍。

总的来说,Neuralink目前还在一直被夸大承诺的“黑历史”所困扰——如未能按时交付、引发了对违反动物福利指控的联邦调查等。Neuralink公司下一步将采取何种举措,其人体实验是否能够如期开展,我们拭目以待。

03.高价值与高风险并存

虽然BCI可以运用到诸多领域,尤其在疾病治疗方面潜力无穷,如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帮助提升记忆力、注意力或解决问题;促进辅助设备或假肢的沟通和控制;治疗抑郁症或焦虑症等精神健康状况等,但其目前还有多方安全隐患亟需关注。

在此次事件中,FDA拒绝Neuralink的申请原因也是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对Neuralink的拒批书中,FDA列出了该公司必须在人体试验前解决的安全问题。据梳理,主要有如下七方面,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第一,该设备的电线(携带电极)可能会迁移到大脑的其他区域。前FDA官员维克多·克劳特哈默(Victor Krauthamer)表示,这些比头发丝还细的电极,一旦迁移会诱发炎症,损害大脑关键区域的功能,并使血管破裂。同样,迁移问题也会侵蚀设备的有效性,导致手术切除的风险。而Neuralink已经试图通过对几十头猪进行动物试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Neuralink公司提议用一种新型的充电系统制造其设备,该系统涵盖可以远程充电的锂电池。FDA要求Neuralink在动物实验中证明,该电池故障机率极低。脑移植专家对此评论说,如果与电池电流相连的设备的任何组件发生故障,电流可能会损害脑组织。

第三 ,FDA还提出了关于该设备是否可以在不损害脑组织的情况下被移除的问题。工程师亚历克斯·伍德·托马斯(Alex Wood Thomas)被问及未来为植入升级版设备而移除原设备的潜在危险时他回答说,由于螺纹的尺寸很小,在大脑中的疤痕非常小,所以实际上很容易被移除。但据路透社报道,两位Neuralink消息人士和内部讨论称,几位员工对他的发言提出异议,认为其具有误导性,没有动物实验的支持。伍德·托马斯为此拒绝发表评论。

第四,FDA还对该设备可能过热的问题表示担忧,这也有可能损害脑组织。

第五,BCI的另一个潜在风险是私人或政府机构可能将其用于不当目的。例如,黑客可以通过BCI,来操纵使用者的思想和行为。无论是出于恶意还是为了个人利益,这样的违规行为可能会对受影响的个人和整个社会产生严重后果。

第六,由于 BCI 难以在经济上支持和维护,通常需要侵入性脑部手术来移除和重新植入,因此这种依赖性变得更加复杂。由于 BCI 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试验阶段,缺乏通用标准或稳定的资金支持,许多设备面临突然失去资金的风险。供应链问题、硬件更新或公司破产可能会扰乱早期采用者的自我意识。

第七,计算机访问人类脑电波也会带来隐私问题。“例如,如果你有一个设备来帮助你移动你的假肢,那么该设备就会拾取你可能不希望从大脑中消失的其他噪音源”,即有人可以通过研究你的脑电波学到很多东西,如果黑客设法访问你的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可以通过寻找大脑信号活动的特定表达来读懂你的思想。

由于 BCI 目前主要局限于医疗领域,因此大多数早期采用者乐于使用此类设备。韦克斯勒说:“如果有人因残疾而无法交流,他们通常会很高兴有一种技术可以让他们正常交流。” 但是,撇开非医疗 BCI 可能会带来许多新问题的想法不谈,在普通人的头脑中拥有一个 Fitbit (智能设备)是否值得,其中的权衡和取舍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虽然我们距离埃隆·马斯克等人所预言的电子互联思想的机器人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该行业的加速增长加剧了曾经仅限于科幻小说的道德考虑的紧迫性。“如果大脑芯片可以改变人类性格的关键部分,公司不应该急于将它们植入人们的大脑”,韦克斯勒表示,“虽然业内大多数人对将 BCI 用作消费产品持开放态度,但他们仍然认为这有可能发生。如果确实如此,整个风险收益权衡都会改变。”

【本期由硅谷封面和RockFlow Universe联合发布,未经作者授权,请勿转载。】

Ref: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brain-chips-elon-musk-neuralink-change-personality-behavior-computer-tech-2023-2

https://www.reuters.com/investigates/special-report/neuralink-musk-fda/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2023/03/03/brain-chips-paradromics-synchron/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brain-chips-elon-musk-neuralink-change-personality-behavior-computer-tech-2023-2



Tags:脑机接口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相关推荐
马斯克脑机接口再造奇迹:瘫痪小伙意念玩赛车击败正常人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的首位志愿者,又给我们展现了一段“绝活”:  肩部以下全无知觉的他,只靠脑中的一块芯片,就打起了马里奥赛车游戏。  只见赛车前进、转弯,控制得相当灵活。...【详细内容】
2024-03-26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23)  评论:(0)  加入收藏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谈脑机接口:假若真能实现,将真正实现人的永生
每经记者:杨卉 每经编辑:梁枭今日(3月21日)晚间,中国移动(SH600941,股价102.68元,市值2.2万亿元)披露了2023年业绩数据。公司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通信服务收入8635亿元,同比增...【详细内容】
2024-03-22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瘫痪8年小哥植入马斯克脑机接口,狂打8小时「文明6」!Neuralink首个人类植入者直播来了
一名因潜水事故导致肩部以下瘫痪八年的 29 岁男子,正在借助脑机接口设备重温在线国际象棋和杀时间大作游戏《文明 6》。这是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最新一场直播的内容,迅速...【详细内容】
2024-03-21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24)  评论:(0)  加入收藏
脑机接口将为人类带来什么
◎实习记者 蒋 捷 实习生 杨茜茹怎样才能突破身体的限制,用意识与万物相连?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拥有凭借意念隔空取物的超能力。如今,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建立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详细内容】
2024-02-29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29)  评论:(0)  加入收藏
马斯克:首位脑机接口受试者可通过意念控制鼠标
当地时间周一(19日)晚上的一次活动中,马斯克透露了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首位人类受试者的最新进展。他表示,该受试者已经完全康复,并可以通过大脑控制电脑鼠标。在社交媒...【详细内容】
2024-02-21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34)  评论:(0)  加入收藏
芯片植入人脑待长期评估,马斯克脑机接口终极目标:人与AI共生
·伦敦国王学院植入式医疗设备教授认为,Neuralink在与参与者一起训练系统前,要给参与者时间恢复。真正的成功需要长期评估脑机接口的稳定性和对参与者的好处。·...【详细内容】
2024-02-01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86)  评论:(0)  加入收藏
比马斯克脑机接口更精确微创,超声波读脑大法来了
西风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脑机接口赛道又有新消息传出。IEEE Spectrum消息,一种新型微创超声脑机接口设备正在开发中。该设备将传统的脑机接口介质脑电,改为了...【详细内容】
2023-12-07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89)  评论:(0)  加入收藏
脑机接口正在“接入”现实
安因中风瘫痪,她使用脑机接口将大脑信号转化为虚拟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图片来源:《自然》网站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的一个实验室里,一位名叫安的来自加拿大...【详细内容】
2023-11-20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210)  评论:(0)  加入收藏
脑机接口“解冻”渐冻症患者控制能力
脑机接口“解冻”渐冻症患者控制能力 使用三个月无需重新校准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张梦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约翰斯·霍普...【详细内容】
2023-10-31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166)  评论:(0)  加入收藏
科幻作家江波对谈脑机接口专家李远宁:从科幻到现实,脑机接口如何连接AI与人类智慧?
文 | 追问NextQuestion“《黑客帝国》在某种意义上描绘了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向大脑输入一个完整的虚拟外部环境并与之双向交互。”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常任轨助理...【详细内容】
2023-10-25  Search: 脑机接口  点击:(162)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Meta推出新版自研AI芯片:性能较上代提高三倍,降低对英伟达依赖
AI(人工智能)芯片紧缺之际,越来越多科技巨头选择自行研发。当地时间4月10日,社交巨头Meta公布了自主研发芯片MTIA的最新版本。MTIA是Meta专门为AI训练和推理工作设计的定制芯片...【详细内容】
2024-04-11    澎湃新闻  Tags:Meta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AI芯片并首推AI芯片代工 “单挑”英伟达和台积电
新华财经上海4月11日电 当地时间4月9日,英特尔在Vision 2024客户和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推出最新AI芯片产品Gaudi 3加速器。英特尔称,相比英伟达的H100 GPU,Gaudi3 AI芯片的模型...【详细内容】
2024-04-11    上海证券报  Tags:英特尔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AI“复活”亲人成生意,哪些红线待划定?
提供一张照片、一段10多秒的音频,即可让逝者在视频中“活”过来——AI“复活”亲人成生意,哪些红线待划定?本报记者 陶稳《工人日报》(2024年04月11日 06版)阅读提示...【详细内容】
2024-04-11    工人日报  Tags:AI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科技巨头狂撒千亿美元 “买照片”,只为训练AI模型?
高质量的数据,越来越值钱。你能想象,那些被遗忘在网盘的陈年老图,有朝一日能价值千金?就在最近,路透社报道称,苹果公司正与图像托管网站Photobucket协商,希望得到这家公司近130亿张...【详细内容】
2024-04-10    镁客网  Tags:AI模型   点击:(0)  评论:(0)  加入收藏
谷歌推出适用于安卓设备的“查找我的设备”网络
IT之家 4 月 9 日消息,谷歌今日推出了适用于安卓设备的“查找我的设备”网络,其功能类似于苹果的“查找”网络,旨在帮助用户定位丢失、被盗的安卓产品。IT之家注意到,与苹果的“...【详细内容】
2024-04-09    IT之家  Tags:安卓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你的自拍和聊天记录,正被硅谷大厂砸数十亿美元疯抢
2026年的数据荒越来越近,硅谷大厂们已经为AI训练数据抢疯了。它们纷纷豪掷十数亿美元,希望把犄角旮旯里的照片、视频、聊天记录都给挖出来。不过,如果有一天AI忽然吐出了我们的...【详细内容】
2024-04-09    新智元  Tags:硅谷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谷歌搜索史上最大变革!考虑对AI搜索收费
快科技4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正计划对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新高级功能收费,这将是谷歌搜索业务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自2000年以来,谷歌的搜索产品一直依靠广告盈利...【详细内容】
2024-04-08    快科技  Tags:谷歌搜索   点击:(8)  评论:(0)  加入收藏
为训练AI,OpenAI等科技巨头花式淘数据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纽约时报》6日披露了科技公司训练人工智能的秘密——利用语音识别工具转录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视频,形成对话文本数据,供其最新的AI学习...【详细内容】
2024-04-08    环球网  Tags:AI   点击:(9)  评论:(0)  加入收藏
训出GPT-5短缺20万亿token!OpenAI被曝计划建「数据市场」
全网真的无数据可用了!外媒报道称,OpenAl、Anthropic等公司正在努力寻找足够的信息,来训练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前几天,OpenAI和微软被曝出正在联手打造超算「星际之门」,解决算...【详细内容】
2024-04-08    新智元  Tags:GPT-5   点击:(2)  评论:(0)  加入收藏
当“机器人”有了“AI大脑” 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了吗
数智风向标当“机器人”有了“AI大脑”​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了吗简单明了的口令下达后,机器人便开始搬箱子、运小球,在各类不同的地形行走……这些身上布满芯片和传...【详细内容】
2024-04-08    中国青年报  Tags:机器人   点击:(5)  评论:(0)  加入收藏
站内最新
栏目相关
  • · Meta推出新版自研AI芯片:性能较上代提高三倍,降低对英伟达依赖
  • ·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AI芯片并首推AI芯片代工 “单挑”英伟达和台积电
  • · AI“复活”亲人成生意,哪些红线待划定?
  • · 科技巨头狂撒千亿美元 “买照片”,只为训练AI模型?
  • · 谷歌推出适用于安卓设备的“查找我的设备”网络
  • · 你的自拍和聊天记录,正被硅谷大厂砸数十亿美元疯抢
  • · 谷歌搜索史上最大变革!考虑对AI搜索收费
  • · 为训练AI,OpenAI等科技巨头花式淘数据
  • · 训出GPT-5短缺20万亿token!OpenAI被曝计划建「数据市场」
  • · 当“机器人”有了“AI大脑” 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了吗
  • · 报告称 OpenAI 采集了超一百万小时的 YouTube 视频来训练 GPT-4
  • · 量子计算会和经典计算一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 · ChatGPT官宣免注册,全球互联网变天!OpenAI将取代谷歌搜索?
  • · 谷歌为了结集体诉讼,同意删除 Chrome 无痕模式下收集的用户数据
  • · 哥伦比亚大学华人开发「人脸机器人」,照镜子自主模仿人类表情超逼真
  • · 谷歌服务现已支持使用 Windows Hello 人脸和指纹解锁登录
  • · GPT商店热度不尽人意 仅用在写论文和炒股票上较受欢迎
  • · 距实现全球安全量子通信更近一步:量子点源产生近乎完美纠缠光子对
  • · 中国三大运营商共同发布通过GSMA Open Gateway认证的一次性密码 API
  • · 马斯克脑机接口再造奇迹:瘫痪小伙意念玩赛车击败正常人
  • 站内热门
    相关头条
  • · 谷歌搜索史上最大变革!考虑对AI搜索收费
  • · ChatGPT官宣免注册,全球互联网变天!OpenAI将取代谷歌搜索?
  • · 马斯克脑机接口再造奇迹:瘫痪小伙意念玩赛车击败正常人
  • · Kimi引燃大模型“长文本竞赛”,阿里360百度急出手
  • · 瘫痪8年小哥植入马斯克脑机接口,狂打8小时「文明6」!Neuralink首个人类植入者直播来了
  • · 英伟达“算力核弹”强在哪里?
  • · AI大模型之争远未落幕
  • · 世界首款!英伟达重磅发布人形机器人模型
  • · 全程回顾黄仁勋GTC演讲:Blackwell架构B200芯片登场
  • · 真“Open ” AI?马斯克旗下大模型Grok宣布开源:参数量全球最大
  • · 全球首位AI程序员诞生 人类程序员会失业吗?
  • · 谷歌宣布更新搜索算法:打击AI生成内容,提高搜索结果质量
  • · 英伟达、微软等巨头“抱团”,AI有望助推6G时代到来 国内产业如何接招?
  • · OpenAI Sora已开放对外申请 网友爆料:可能还有其它重磅产品发布
  • · 周鸿祎再谈Sora:真正给人工智能补上了“眼睛”
  • · Sora爆火超100小时:美国狂“卷”算力,国内则卖 AI 课程“捞金”一年5000万|钛媒体AGI
  • · 爆火Sora参数规模仅30亿?谢赛宁等大佬技术分析来了
  • · “AI女友”霸占GPT商店,OpenAI苦不堪言:开发者也难出头!
  • · 从居家到工作,CES 2024上演 AI硬件大秀
  • · OpenAI新年头号重磅!GPT Store上线,企业客户新品也来了
  • 站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