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焦点

报名人数连续三年破千万,高考“千万人挤独木桥”?

时间:2021-06-07 14:08:3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俞杨

文/俞杨

报名人数连续三年破千万,高考“千万人挤独木桥”?

图/图虫创意

6月7日,高考正式拉开大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时隔十年重新回到千万人,2020年比上年再增加40万人达1071万人,今年再增加至1078万人,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三年破千万。

 

过往人言,高考是千万人挤独木桥。那么现在呢?中国新闻周刊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一起聊聊高考这些年的变化。

 

都能上山,不同的孩子在山的不同高度

 

中国新闻周刊: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三年破千万,怎么看这几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回潮?

 

储朝晖:高考报名人数的变化,总体上跟两个因素相关,一是这个年龄段的总人口,二是高中的普及状况

 

从全国来看,不同区域普及高中的时间进程不一样,像东部江浙地区,普及高中比较早,当然再往后难有人数的增量。在河南、山西以及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高中普及程度还不高,所以现在呈现出的一个基本状况,是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量出现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增量相对来讲已经到头了。

 

三年前教育部门提出普及高中的要求,各个地方普及高中实际上很快,因为我们有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基础,实际上三五年之内,我们普及高中在各个地方基本上能实现。因此,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量,最多能够维持五年左右的时间,以后增量主要由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来决定,跟高中普及没有相关性。

 

中国新闻周刊:虽然高考报名人数千万人,不过录取率已经逐步飙升到现在的80%以上。过去说高考是“千万人挤独木桥”,那么现在是“千万人跑双向八车道”?

 

储朝晖:从独木桥到八车道这个比喻,我觉得还有更恰当的。就好比这些孩子都在登山,登山有一个坎,80%的孩子都能迈过这个坎,都能上这个山,但是不同的孩子在山的不同高度,有的在更高的位置,有的在相对低一点的位置。

 

上山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高考。通常来讲,登山应该可以有多个途径,可以快可以慢。高考则是在同一个时间,大家都在这条道上往上奔,有的奔得高,有的奔得相对低一点。

 

我认为只要上了山,大家不要过于在意在山的什么位置,因为大学本身就是个门槛。进了门槛以后,孩子们还要花时间去修学,去改变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过去高考被赋予“改变命运”的使命,如今考上大学似乎不再那么激动人心,那么考大学是为了什么呢?

 

储朝晖: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国家处于发展中的时候,高考对个体命运的改变更大,当国家越来越走向发达的时候,高考对个体命运的改变会小一些。也就是说,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社会就不再会通过高考来改变人的命运,它会通过其他的路径、方式来改变人的命运。

 

再从人数比例来看,当高考只有很少的人能进入大学的时候,那么对改变人的命运的作用更大。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进入普及化时代,高考只是从事某一项职业或者进入某一个行业的台阶,它不能够马上改变人的命运。

 

但是它有助于考上大学的人,今后站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上去就业、去拓宽视野、去寻找新的空间。我认为现在大学的主要功能,就是使你能够上一个更高一点的台阶,只能起到这个作用。

 

一定要在意自己的状态是不是还在成长

 

中国新闻周刊:虽然上大学已经比较稀松平常,不过重点大学的录取率依然只有约5%。准确点说,高考其实是“千万人挤名校独木桥”?

 

储朝晖:真正能够登到山顶的是少数人,更多人可能是在半山腰,在相对靠山脚一点的位置。我建议各位同学不要太在意考上了什么学校,只要你进了这个门槛,都是很好的

 

然后进了这个门槛,也不要觉得自己爬到山顶了就睡觉,没有目标了,实际上爬到山顶依然是在门槛里面。查一下两院院士的统计数据,有不少院士原来都是从专科学校上来的,清华北大能够达到院士的比例反而相对比较少。

 

比例比较多的,是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做得比较好的专业院校。从这个角度看,大家不要在意考上什么学校,一定要在意自己的状态是不是还在成长,这才是关键

 

中国新闻周刊:为了考名校,近年来不少考生即便已经考上大学,依然选择回炉重造,并出现高分复读热现象,这真的有必要吗?

 

储朝晖:先解释一下复读现象。有高考以后就有复读,那个时候整体录取的人数较少,有不少人复读很多年都没有考上大学。1999年以后,复读的性质改变了。这个新的变化就是,不是因为他考不上大学去复读,而是因为他想考一个更好的大学去复读,于是出现了高分复读热现象。

 

高分复读现象从数据来看,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第二年考的分数比第一年显著提高,这样的学生大约占到30%;第二种情况,是第二年考的分数跟第一年相当,没有增长;第三种情况,是第二年考的分数比第一年还低。也就是说,复读的学生当中只有30%的人,能够保证第二年考的分数比第一年高。

 

此外还要算上复读多花一年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样一来复读真正能够划得来的学生,最多也就只有20%左右。我讲这个数据,就是希望大家理性地去看待这个事实,要不要复读?要不要高分复读?我觉得对于一般人确实没有必要。如果你确实第一年发挥失常了,倒是建议你复读一下。

 

第二个维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进什么学校重要,还是延续成长过程重要?显然是延续成长过程更重要。你进任何一个学校,它在你人生当中都是一个阶段,你最终都要走出这个学校,学校对于你的成长价值就已经实现了。

 

大家更应考虑到的,是自己真正在某方面的潜能,自己能上什么样的学校,然后在学校里面再寻求改变,即便是很偏远的学校依然有它的机会。即使进了顶尖高校,没有找到自己的潜能,就依然找不到机会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就建议大家理性地对待复读,要依据自己成长的需要决定是不是要复读,而不是简单地看自己想进什么样的大学。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社会对考上重点名校这么迷恋呢?

 

储朝晖:这个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某些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重视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与“名”相对应的“实”考虑得比较少。我们现在重学历,重名校,事实上都是很多人过于看重名所产生的一个效应。

 

这种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人的成长是一个干扰。人的成长,一定要在乎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的优势潜能在哪里?自己的成长路径是什么?这些都是实的。所以我们不要太在意名校,一定要在意自己能学到什么,学校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能发挥什么作用,这是非常关键的。

 

以“人生小事”的心态来对待

 

中国新闻周刊:高考不是一劳永逸,以后还需更多努力。不少考生在进入大学后,因为学业的压力、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逐渐有些迷茫甚至抑郁,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脆弱了吗?

 

储朝晖:首先现在的大学生,成分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少数人上大学,在同龄人当中,这个群体相对来讲优秀程度是很高的。现在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大学招进的是过去不可能进入大学的人,这是成分发生了变化。

 

其次,现在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适应了死记硬背拼分数的学习方式。进入大学后,事实上是一个灵活的、要自己选择的、要自己去做决定的学习方式,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

 

再者,很多学生从小被父母、老师告诫好好学习考大学,很多学生就把大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终点了。当他走进大学后,又无法生成新的目标,这时候他学习是茫然的,学习没有方向学习效果哪会好得起来呢。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学还要考试,考得不好情绪自然受影响。

 

我觉得要从起点,从进到大学门槛的时候,就要建立新的生活、学习目标,要尽可能地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安排。

 

中国新闻周刊:高考是我们很多人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您对高考的孩子们有什么中肯的建议?

 

储朝晖:第一,重视过程,不要过度看结果;第二,就把高考当成个测验,不要过于紧张,平常心对待;第三,进入任何一所大学,都只是进入了一个门槛,一定要重视未来的发展。

 

从历史情况来看,20岁的时候,一个人进什么样的大学可能有差距,30岁的时候差距在缩小,40岁的时候人的天性等会凸显出来。如果人生以80年来看,高考对人的影响只占四分之一,四分之三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

 

总而言之,高考是人生大事,以“人生小事”的心态来对待。



Tags:高考   点击:()  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任何标注错误或版权侵犯请与我们联系(Email:2595517585@qq.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推荐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方向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路。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挥洒的汗水和泪水最终都会变成珍珠。以上的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据此写一篇文章。范...【详细内容】
2021-12-27  Tags: 高考  点击:(1)  评论:(0)  加入收藏
各地2022年高考报名逐渐启动。在国家政策中多次提到的“职教高考”制度,受到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关注。“职教高考,是不是中职学生参加的高考?”最近,因教育部在回复“关于降低中专...【详细内容】
2021-12-03  Tags: 高考  点击:(16)  评论:(0)  加入收藏
2021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但于高考而言,考试并不是高考的全部,填报志愿也同样重要。考完试后同学们一定要在填报志愿上多下功夫。以下内容是关于汇总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事项,希望...【详细内容】
2021-06-16  Tags: 高考  点击:(96)  评论:(0)  加入收藏
高考“指挥棒”对于普通高中发展具有直接的调节与导向作用。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实施“两依据一参考”,开启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力度...【详细内容】
2021-06-09  Tags: 高考  点击:(71)  评论:(0)  加入收藏
非官方发布,仅供参考。1、新高考Ⅰ卷小作文题目是Youth and ME ,Youth是英语校报的名字“校报十周年” 让你写一篇短文 任务要求:一是你读报的经历;二是最喜欢的栏目;三是期望与...【详细内容】
2021-06-09  Tags: 高考  点击:(135)  评论:(0)  加入收藏
文/俞杨图/图虫创意6月7日,高考正式拉开大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时隔十年重新回到千万人,2020年比上年再增加40万人达1071万人,今年再...【详细内容】
2021-06-07  Tags: 高考  点击:(69)  评论:(0)  加入收藏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7日电(郎朗) @所有高三学子,距离2021年高考只剩一个月,你准备好了吗?今天起,2021年高考将进入最后1个月倒计时,学子们也将进入最后的冲刺时间。今年高考招生...【详细内容】
2021-05-08  Tags: 高考  点击:(95)  评论:(0)  加入收藏
今天起,2021年高考将进入最后1个月倒计时,学子们也将进入最后的冲刺时间。今年高考招生将继续向中西部和农村等地区倾斜,从报名情况来看,在一些省市,高考报名人数呈上升趋势。另...【详细内容】
2021-05-07  Tags: 高考  点击:(139)  评论:(0)  加入收藏
近日,作为“强基计划”试点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陆续发布了“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报名日期截止到4月底。从2020年开始实施的“强基计划”是基础学...【详细内容】
2021-04-21  Tags: 高考  点击:(121)  评论:(0)  加入收藏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临近,不少大学生及家长又在准备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工作了。对于3+2大专和高考后上大专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本质上来讲,3+2大专和高考后上大专...【详细内容】
2021-03-15  Tags: 高考  点击:(203)  评论:(0)  加入收藏
▌简易百科推荐
今天是平安夜,又称圣诞夜,即圣诞前夕,表示圣诞日的开始。关于圣诞节的几个冷知识你不一定知道。1、Jingle Bells不是圣诞节的歌“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其实《Jingle Bell...【详细内容】
2021-12-24  夜航船船夫    Tags:平安夜   点击:(18)  评论:(0)  加入收藏
编者按:眼下,元旦和春节假期邻近,很多人开始担心,今年过节能回家吗?对此,昨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资料来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详细内容】
2021-12-20  人民网    Tags:国家卫健委   点击:(11)  评论:(0)  加入收藏
个税抵扣事关百姓“钱袋子”。近日,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热点专题版块上新“下一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税务部门喊话纳税人确认相关扣除信息。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详细内容】
2021-12-14    证券日报  Tags:个税抵扣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今天(12月7日)下午,杭州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两例新冠肺炎轻型确诊病例有关情况。萧山区北干街道龙湖春江天玺17幢列为中风险...【详细内容】
2021-12-08    钱江晚报  Tags:行程码   点击:(15)  评论:(0)  加入收藏
你的行程码,是不是带*了?行程码带星是什么意思?城市名称标有*(星号),表示您在过去14天访问过的城市中目前存在中等或高风险区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实际访问过这些中等和高风险区域。...【详细内容】
2021-12-08    浙江日报  Tags:行程码   点击:(12)  评论:(0)  加入收藏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编辑:段炼,廖丹近日,“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冲上热搜,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一消息源自央行...【详细内容】
2021-12-03  每日经济新闻    Tags:商户码   点击:(11)  评论:(0)  加入收藏
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情况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详细内容】
2021-12-01    新华社  Tags:奥密克戎   点击:(17)  评论:(0)  加入收藏
自11月17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从严从紧做好进出京管理的措施,迄今已近两周时间。按照新规定,进(返)京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环京通勤人员每次持14...【详细内容】
2021-11-30    新京报  Tags:出京政策   点击:(31)  评论:(0)  加入收藏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始终在与时间赛跑。最新消息显示,我国新冠特效药终于有了“时间表”,其中一款抗体组合药物最快有望于年底前获批...【详细内容】
2021-11-17    央视财经  Tags:新冠特效药   点击:(17)  评论:(0)  加入收藏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15日发布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相关问答。问答指出,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但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疫苗对部分人员的保护效果可能会减弱...【详细内容】
2021-11-16    央广网  Tags:新冠疫苗   点击:(29)  评论:(0)  加入收藏
最新更新
栏目热门
栏目头条